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學名 : 竹                                         目 :禾本目
拉丁學名  :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           科 :禾本科(Poaceae)
別   稱 :竹子                                         亞   科 :竹亞科(Bambusoideae)
界 : 植物界                                            屬 :竹屬
門 : 被子植物門                                       種 : 竹
亞   門 : 被子植物亞門                                 亞   種 : 3
綱 : 單子葉植物綱                                       分布區域 : 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
亞   綱 : 禾本亞綱                                     原產地 : 中國


竹子,又名竹。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品種繁多,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竹是多年生木質化植物,具地上莖(竹杆)和地下莖(竹鞭)。竹杆常為圓筒形,極少為四角形,由節間和節連接而成,節間常中空,少數實心,節由籜環和杆環構成。每節上分枝。葉有兩種,一為莖生葉,俗稱籜葉;另一為營養葉,披針形,大小隨品種而異。竹花由鱗被、雄蕊和雌蕊組成。果實多為穎果。竹類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為營養生長階段,一旦開花結實後全部株叢即枯死而完成一個生活周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是世界上長得最快的植物。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竹子原產地在中國,也稱之為中國的文物標誌。

形態特徵

類植物的形態特徵不同於其他樹種,而形態特徵是竹類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竹類植物營養器官可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有竹稈、枝、葉等,竹在幼苗階段稱為竹筍;而地下部分則有地下莖、竹根、鞭根及竹稈的地下部分等。

一、地下莖

竹類植物的地下莖是在地下橫向生長的主莖,既是養分貯存和輸導的主要器官,也具有分生繁殖的能力。地下莖俗稱竹鞭,亦由節和節間組成,圓而中空。節由鞭環和籜環組成,鞭環上着生芽和鞭根;籜環為鞭籜脫落後留下的痕跡。地下莖先端生長部位稱為鞭筍或頂芽。竹類植物的繁殖主要靠地下莖上的芽發筍成竹繁衍後代。同一屬的竹種具有相同的地下莖類型,因此地下莖是竹類植物分類的重要特徵之一。根據地下莖的形態特徵和進行分生繁殖的特點,可將竹類植物的地下莖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單軸散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莖(即竹鞭),鞭上有節,節上生根,每節着生一側芽,交互排列。側芽或出土成竹,或形成新的地下莖,或呈休眠狀態。頂芽不出土,在地下擴展,側芽出土成竹,地上莖(竹稈)在地上散生,故又稱為散生竹。如剛竹屬Phyllostachys、方竹屬Chimonobambusa、酸竹屬Acidosasa等。

  2.合軸叢生型。無真正的地下莖,由稈基的大型芽直接萌發出土成竹,不形成橫向生長的地下莖,稈柄在地下也不延伸,不形成假鞭,竹稈在地面叢生,故又稱為叢生竹。如刺竹屬Bambusa、牡竹屬Dendrocalamus等。

  3.合軸散生型。稈基的大型芽萌發時,稈柄在地下延伸一段距離,然後出土成竹,竹稈在地面散生。延伸的稈柄形成假地下莖(假鞭)。假鞭與真鞭(真正的地下莖)的區別是,假鞭有節,但節上無芽,也不生根。稈柄延伸的距離因竹種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或十數厘米,或可達幾米。如箭竹屬Sinarundinaria (Fargesia)等。

  4.復軸混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莖,間有散生和叢生兩種類型,既可從竹鞭抽筍長竹,又可從稈基萌發成筍長竹。竹林散生狀,而幾株竹株又可以相對成叢狀,故又稱為混生竹。如赤竹屬Sasa、筇竹屬Qiongzhuea、箬竹屬Indocalamus等。

  復軸混生型不是一種十分穩定的地下莖類型,常因立地條件和生長狀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單軸散生型的竹種如生長發育不好,或受立地條件的影響,則可能表現為復軸混生;而復軸混生型的竹種,當立地條件較好,生長旺盛,常常表現為單軸散生的性狀。

二、竹 稈

竹稈即地上莖,實際上是主莖(地下莖)的第一級分枝。竹稈的大小差別很大,大型竹如巨竹高達30m,直徑可達30cm,小型竹如菲白竹高僅幾十厘米,直徑尤如鐵絲。有的竹種稈直立,少數竹種稈攀緣而呈藤狀。稈通常中空,也有的竹種稈實心。稈一般為圓柱狀,也有的竹種稈近方柱狀,如方竹;有的稈則節或節間為其他形狀,如羅漢竹、肚竹等。稈的表面一般為綠色或黃綠色,有的竹種則為紫色、黃色、黃綠相間或具斑點,如紫竹稈為紫色,黃稈烏哺雞竹稈則為黃色間有綠條紋,斑竹稈綠色具有紫黑色斑點、斑塊。竹稈是竹子的主體,其構造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稈柄(俗稱螺絲釘) 竹稈的最下部分,與地下莖相連,細小而短縮,具有數節,但上無芽,也不生根。地下莖為合軸叢生型的竹種,其稈柄是與另一老竹稈基相連的部分;合軸散生型的竹種,其稈柄延伸形成假鞭。

  2.稈基 竹稈入土生根的部分,由數節至十數節組成,節間極為短縮,粗大。在叢生竹中,稈基上通常有互生的大型芽,稱芽眼,萌筍成竹;在散生竹中,稈基上通常無大型芽或僅具少數發育不完全的大型芽。稈基各節密生根,稱為竹根,形成竹株的獨立根系。稈柄、稈基和竹根合稱竹蔸。

  3.稈莖 也稱竹稈,由稈環、籜環、節內、節隔和節間組成。稈環是居間分生組織停止分裂分化後留下的痕跡,位於籜環的上方。稈環隆起或平,其隆起的程度隨竹種的不同而不同。多數叢生竹的稈環平,如綠竹等;在散生竹中一些竹種分枝以下的稈環平而不明顯,如毛竹、金竹,而桂竹稈環隆起。籜環是稈籜脫落後在稈上留下的痕跡。稈環和籜環之間的距離稱節內。稈環、籜環和節內稱為節。兩節之間稱節間。節間通常中空,節與節之間有竹隔相隔。不同竹種的節數有顯著差異,如毛竹可達70節,鵝毛竹僅十餘節。

三、分 枝

竹類植物的分枝與一般木本植物的分枝不同。一般樹種由芽—枝條—芽—枝條。竹子的分枝由竹稈節上的側芽發育而成,根據起源不同,分枝類型可分為單芽起源和多芽起源兩種類型。我國所產竹子的芽在芽的原始體時就已經分化形成側芽(稱芽的早期分化),當芽萌動時,側芽也一起生長,因此我國所產竹種無論其每節分枝的數目是多少,都是由單芽起源的。根據每節分枝的數目,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單枝型。每節具有1分枝,分枝直立而直徑與稈相近。如赤竹屬Sasa、箬竹屬Indocalamus等。

  (2)二枝型。每節具2分枝。如剛竹屬Phyllostachys等。

  (3)三枝型。中部節每節具3分枝,稈上部節可多至5枚分枝。如酸竹屬Acidosasa、筇竹屬Qiongzhuea、少穗竹屬Oligostachyum等。

  (4)多枝型。每節具多枚分枝,分枝或近於等粗,或有1-2枝較粗,其他較細。如刺竹屬Bambusa等。

  竹子通常都有再次分枝,但也有少數竹種無再次分枝,如鵝毛竹。同一屬的竹種其每節分枝的數目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時竹稈上部的分枝數目通常較多,而下部節的分枝數目少於中部節間。一般所說的分枝數目是指中部節每節所具的分枝數。

四、竹 葉

從植物形態學的觀點看,竹子有兩種形態的葉,即莖生葉和營養葉。莖生葉着生於竹稈上,又稱稈籜、竹籜、筍殼等。這裡的竹葉僅指着生於枝條上的營養葉。

枝條各節着生葉,葉互生,排列成2行。葉分為葉鞘、葉柄和葉片三部分。葉鞘包裹小枝節間,葉鞘與葉片連結處的內側有一突起稱葉舌,兩側的耳狀突起稱葉耳,葉耳的邊緣常有肩毛,有些竹種既無葉耳也無肩毛,有些竹種則僅有肩毛而無葉耳。

竹葉通常在葉片與葉鞘之間有一關節,葉片枯老時從關節處脫落。葉片一般為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收縮。葉片的大小各竹種相差懸殊,最大的長度可達40-50厘米,如麻竹、竹,較小的長不過2-3厘米,如鳳尾竹。葉的更新是周期性的,通常為每年一次,毛竹則2年一次,從落葉小枝的節上的芽發育為新的具葉小枝替代落葉小枝。不少竹種可以通過竹葉更新時遺留的小枝痕數來判斷竹株的年齡。

五、稈 籜

稈籜也稱竹籜、筍殼,為主稈所生之葉,着生於籜環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僅起保護節間不受機械創傷的作用。當節間生長停止後,稈籜基部形成離層而脫落,有的竹種稈籜遲落或宿存。

稈籜是識別竹種的重要器官。

一枚完全的稈籜包括籜鞘、籜舌(籜鞘頂端的突起物)、籜耳(籜鞘鞘口兩側的突起物)、籜葉和遂毛(生於籜耳或鞘口)。

  (1)籜鞘:其基部着生於籜環上,整個包被竹稈的節間,外緣通常分離。不同的竹種,籜鞘的性狀各異。籜鞘的質地有厚革質、革質、厚紙質、紙質的不同;籜鞘背面的色澤、斑點及被毛等也因竹種而異;先端性狀可有平截狀、凸形、凹下以及寬窄等區別;邊緣有的可明顯被毛,有的則光滑。籜鞘在竹稈生長過程中有的早落,有的竹種則遲落或宿存。

  (2)籜舌:絕大多數籜鞘均具籜舌,有的竹種可無籜舌,或在稈基部位的籜鞘上籜舌缺失或退化。籜舌的顏色、高度、寬度、先端形狀、是否被毛及被粉等性狀隨竹種不同而發生變化。

  (3)籜耳:籜耳通常着生在鞘頂的兩側。有的竹種籜耳為籜葉基部延伸而成,與籜葉連成一體,如篌竹,有些竹種可無籜耳。具有籜耳的竹種,籜耳的發達程度、形狀、色澤、邊緣毛的有無及發育程度等性狀均有相當穩定的表現。

  (4)籜葉:着生在籜鞘的頂端,通常無柄,宿存或斷落。籜葉的形狀有三角形、錐形、披針形、卵狀披針形、帶形帶。籜葉在籜鞘上是直立還是反轉,其本身是平直還是皺褶、顏色以及其基部寬度與籜鞘頂部寬度之比等都是可以用於分類的性狀   六、花和果

竹子的花與一般禾本科植物的花基本相同,每花有外稃和內稃各一枚,外稃多脈,內稃背有兩脊,等長或略短於外稃。花由鱗被、雄蕊、雌蕊三部分組成,鱗背三片,位於花之基部,雄蕊通常3 -6枚,花絲細長,花葯二室,雄蕊l枚,花柱1-3枚,柱頭2-3裂。果為穎果。[1]

地理分布

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湖南等,他們有熊貓之家和竹林深處的典故。中國是世界上產竹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22個屬、200多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

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竹子是常綠(少數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熱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東南亞位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匯集的影響,雨量充沛,熱量穩定,是竹子生長理想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為3大竹區,即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有些學者還單列「歐洲、北美引種區」。

(一)亞太竹區

亞太竹區是世界最大的竹區。南至南緯42°的新西蘭,北至北緯51°的庫頁島中部,東至太平洋諸島,西至印度洋西南部。

本區竹子約50多屬,900多種。既有叢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約占3/5,後者約占2/5,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有100多種。

主要產竹國家有中國、印度、緬甸泰國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斯里蘭卡等。

(二)美洲竹區

至南緯47°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緯40°的美國東部,共有18個屬,270多種。

美洲竹類植物中,青籬竹屬為散生型,其餘17屬均為叢生型。

在北美,除大青籬竹及其兩個亞種外,沒有鄉土竹種。

在拉丁美洲,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墨西哥危地馬拉哥斯達尼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亞馬遜流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種十分豐富,由此而南直至阿根廷則逐漸減少。

在南北美洲,竹子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

竹子的垂直分布,由海拔幾米至海拔3000m(智利)。

(三)非洲竹區

該區竹子分布範圍較小,南起南緯22°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緯16°蘇丹東部。

在這範圍內,由非洲西海岸的塞內加爾南部,幾內亞利比利亞,象牙海岸南部、加納南部、尼日尼亞喀麥隆盧旺達布隆迪加蓬剛果扎伊爾烏干達肯尼亞坦桑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直到東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形成從西北到東南橫跨非洲熱帶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的斜長地帶,這是非洲竹子分布的中心。

在非洲北部蘇丹境內的尼羅河上遊河谷地帶和埃塞俄比亞的溫帶山地森林地區都有成片的竹林分布。

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降水量高,氣候溫暖,竹種比非洲大陸豐富。

(四)歐洲和北美洲引種區

世界竹子分布,主要在亞、非、拉的一些國家。歐洲沒有天然分布的竹種,北美原產的竹子也只有幾種。近百年來,英、法、德、意、比、荷等歐洲國家和美國、加拿大等從亞、非、拉的一些產竹國家引種了大量的竹種。例如,美國從中國引種的剛竹屬竹種就有35種。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竹林仍處於荒蕪狀態,濫砍濫伐嚴重,經營管理水平低,產量不高。本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熱帶、亞熱帶國家都重視發展竹業生產。其中,經營歷史較久、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要算中國和日本。[2]

生長環境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年平均溫度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對水分的要求,高於對氣溫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類的適應性,強於叢生竹類。由於散生竹類基本上是春季出筍,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質化,所以對乾旱和寒冷等不良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也低於叢生竹和混生竹。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3]

品種介紹

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記載有70餘屬,1千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常見種類有箭竹慈竹單竹毛竹斑竹等。

箭竹別稱滑竹、箭竹仔等,廣泛分布於從秦嶺南坡的佛坪經四川盆地北界的南枰平武北川寶興最後到川南的雷波呈一弧形分布於四川盆地西緣山地,海拔2000~2800米處的針葉林緣,為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中又有相當多的種類其竿為中型,是尚待開發利用的寶貴自然資源。

慈竹別稱茨竹、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吊竹、子母竹等,主幹高5~10米,頂端細長,弧形,彎曲下垂如釣絲狀,粗3~6厘米,分布於陝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可用於治癆傷吐血以及製作竹編工藝品,也被用於製作竹編工藝品。

單竹稈高3~7米,徑約5厘米,頂端下垂甚長,稈表面幼時密被白粉,節間長30~60厘米,每節分枝多數且近相等。籜鞘堅硬,鮮時綠黃色,被白粉,背面遍生淡色細短毛,籜落後籜環上有一圈較寬的木栓質環,籜耳長而狹窄,籜葉反轉,卵狀披針形,近基部有刺毛。每小枝有葉4~8枚,葉片線狀披針形,長20厘米,寬2厘米,質地較薄,背面無毛或疏生微毛。

四季竹稈高5米,徑1~2厘米,節間長約30厘米,幼稈無毛,無白粉,為枝之節間半圓筒形或扁平。籜鞘綠色,邊緣染有紫色,疏生有白色至淡黃色脫落性刺毛,邊緣具纖毛。籜耳紫色,卵狀或偶見鐮刀狀,具粗直之遂毛。籜舌紫色近截狀,青紫色短纖毛。籜葉綠色,闊披針形,基部收縮,先端漸尖,邊緣具纖毛。每節分枝3枚,粗細近相等,扁平,每枝具葉3~4枚,葉耳紫色,遂毛四射,葉舌紫色截狀,葉片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1.5~2.2厘米。筍期5~10月。

斑竹別稱湘妃竹,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桂竹的變型,產於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竹竿布滿褐色的雲紋紫斑。稈高7~13米,莖3~10厘米。稈具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與原變種之區別在於稈有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為著名觀賞竹,稈用作制工藝品及材用。

毛竹別稱楠竹、茅竹、南竹、江南竹、竹、貓頭竹、唐竹、孟宗竹等,禾本科剛竹屬單軸散生型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竿高可達20多米,粗可達20多厘米,老竿無毛,並由綠色漸變為綠黃色。壁厚約1厘米。竿環不明顯,末級小枝2~4葉。葉耳不明顯,葉舌隆起。葉片較小較薄,披針形,下表面在沿中脈基部柔毛,花枝穗狀,無葉耳,小穗僅有1朵小花。花絲長4厘米,柱頭羽毛狀。穎果長橢圓形,頂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4月筍期,5~8月開花。

水竹別稱實心竹、木竹、黎子竹等,竿可高6米許,粗達3厘米,幼竿具白粉並疏生短柔毛。節間長達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環在較粗的竿中較平坦,與籜環同高,在較細的竿中則明顯隆起而高於籜環。所以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水竹竹材韌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節較平,宜編制各種生活及生產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陽水竹蓆就是用本種為材料編制而成的。筍供食用。

刺楠竹別稱車筒竹、車角竹、刺楠竹、刺竹,稈和枝丫上均有堅硬的「刺」而得名。叢生型,肉厚、空小,筍籜無毛,葉子少,竹竿粗大而通直,農村常用以建茅屋或用以作水車的盛水筒。竿尾梢略彎,節間光滑,節處稍突起,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二節上即開始,籜片直立或外展,葉鞘近無毛,花絲分離,花柱細長,被短硬毛。多見於中國華南、西南等地。可作綠籬、防護林等。

棕竹別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等,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叢生灌木,高2~3米,莖幹直立圓柱形,有節,直徑1.5~3厘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翠竹的竿高20~40厘米,直徑1~2毫米,竿籜及節間無毛,節處密被毛。葉密生、二行列排列。葉鞘有細毛。葉耳不發達,鞘口繸毛白色、平滑。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7厘米,寬7~10毫米,紙狀皮質,葉基近圓形,先端略突漸尖或為漸尖,上表面疏生短毛,下表面常在一側具細毛。

金竹別稱黃竹、黃皮竹、黃竿,灰金竹、白夾竹(四川)、粉金竹等,平均高7米,最高的可以長到12米,新長出的竹子呈深綠色,隨時間推移逐漸變白,竹子每一節下都有一個白圈。竹子側枝短,葉片小。隨着竹子的生長,莖稈上葉鞘的顏色會由紫紅色或褐色變成更淺的棕褐色或黃白色。

紫竹別稱黑竹、墨竹、竹茄、烏竹等,原產中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多栽培供觀賞。竹材較堅韌,供製作小型家具、手杖、傘柄、樂器及工藝品。

苦竹別稱傘柄竹,為禾本科大明竹屬植物,植株呈小喬木或灌木狀。竿高3~5米,粗3~4厘米不等,直立,竿壁厚約6毫米,幼竿淡綠色,具白粉,老後漸轉綠黃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叢生,圓筒形。該植物的嫩葉、嫩苗、根莖等均可供藥用,夏、秋季採摘,鮮用或曬乾。中藥名分別為苦竹葉、苦竹筍、苦[竹茹]]、苦竹瀝、苦竹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清痰等功效。

桂竹別稱斑竹、五月竹、麥黃竹、小麥竹等,因在麥共同時成竹,故有此名。《宣統湖北通志》:桂竹作圭竹,謂之貴竹。《竹譜》作桂竹,謂高四五丈,大二尺圍,狀如甘竹而皮赤。《諸官故事》云:梁元帝竹林堂亭前有竹,名桂竹,來風防露,上下合流,每日出羅紈翠,望若花開。因杆籜上有褐色斑點,故又名斑竹。

龍竹在分類學上這屬於禾本科竹亞科牡竹屬,約30種以上,均為喬木狀竹類,一般高24~30米,幼時常被白色蠟粉,地下走莖(竹鞭)粗短,杆叢生,竹梢常下垂,巨大的竹杆可作建築用材和引水管。本屬大部分種類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地,也常見栽培。中國約有10多種,分布於西南部和南部。1999年5月1日在昆明舉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展出了世界最高的巨龍竹,它高達40米,竹竿粗30多厘米。

方竹為禾本科竹類植物,竿直立,高3~8米,竹稈呈青綠色,小型竹杆呈圓形,成材時竹杆呈四方型,竹節頭帶有小刺枝,綠色婆娑成塔形。方竹葉薄而繁茂,蒸騰量大,容易失水,故多自然分布於蔭濕涼爽、空氣濕度大的環境中。方竹竹杆方形,別具一格,除了觀竿外,也是適宜觀筍觀姿的竹種。此外,其稈可製作手杖。筍味鮮美,可供食用。

箬竹為禾本科箬竹屬植物,竿高可達2米,最大直徑7.5毫米。一般為綠色,竿下部者較窄,竿上部者稍寬,小枝2~4葉。葉鞘緊密抱竿,無葉耳。葉截形。葉片在成長植株上稍下彎,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密被貼伏的短柔毛或無毛,葉緣生有細鋸齒。未成熟者圓錐花序,小穗綠色帶紫,花葯黃色。子房和鱗被未見。4~5月筍期,6~7月開花。

麻竹別稱甜竹、大頭典竹、大頭竹、青甜竹、大葉烏竹、馬竹等,竿高20~25米,直徑15~30厘米,梢端長下垂或弧形彎曲。節間長45~60厘米,幼時被白粉,但無毛,僅在節內具一圈棕色絨毛環。壁厚1~3厘米。竿分枝習性高,每節分多枝,主枝常單一。我國南方栽培最廣的竹種,筍味甜美,每年均有大量筍乾和罐頭上市,甚至遠銷日本和歐美等國。竿亦供建築和篾用,庭園栽植,觀賞價值也高。

羅漢竹別稱佛竹、佛肚竹、密節竹、大肚竹、葫蘆竹等,為禾本科叢生型竹類植物。幼稈深綠色,稍被白粉,老時轉欖黃色。稈二型:正常圓筒形,高7~10米,節間30~35厘米。畸形稈通常25~50厘米,節間較正常短。籜葉卵狀披針形。籜鞘無毛。籜耳發達,圓形或卵形至鐮刀形。籜舌極短。

鳳尾竹別稱米竹、筋頭竹、蓬萊竹、觀音竹等,為孝順竹的一種變異。株型矮小,綠葉細密婆娑,風韻瀟灑,好似鳳尾。支幹纖細,竹竿上端由於枝繁葉茂,干細。枝稈稠密,纖細而下彎。葉細小,長約3厘米,常20片排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竹稈及枝為實心或近實心者稱為「觀音竹」,空心的則稱為「鳳尾竹」。

慈孝竹別稱鳳凰竹、蓬萊竹、慈孝竹等,為禾本科灌木型叢生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竹稈密集生長,稈高2~7米,徑1~3厘米。幼稈微被白粉,節間圓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剛毛。稈綠色,老時變黃色,稍稍彎曲。枝條多數簇生於一節,每小枝着葉5~10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葉表面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質薄。原產中國,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西南等省區。

龜甲竹別稱龍鱗竹、佛面竹、文竹、漢竹、黍節竹等,為禾本科剛竹屬下的一個種。稈直立,粗大,高可達20公尺,表面灰綠,節粗或稍膨大,從基部開始,下部竹竿的節間歪斜,節紋交錯,斜面突出,交互連接成不規則相連的龜甲狀,愈基部的節愈明顯。葉披針形,一束2~3枚。地徑8~12分,高2.5~4.5米。

早園竹別稱早竹、雷竹、燕竹等,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竹種,是一種優質高產筍用竹種。早園竹稈高6~8米,徑2.5~5厘米,中部節間長10~20厘米,不勻稱,常一側腫脹,新稈深綠色,節紫褐色。在年平均溫度15~17℃,最低溫度~13℃,年降水1200毫米以上的地方均適宜生長,具有出筍早、產量高。周期短、見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的特點。

金鑲玉竹為竹中珍品,其珍奇處在那嫩黃色的竹竿上,於每節生枝葉處都天生成一道碧綠色的淺溝,位置節節交錯。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條上鑲嵌着塊塊碧玉,清雅可愛,故古海州志中稱其為「金鑲碧嵌竹」。杆高4~10米,徑2~5厘米,新竹新竿為嫩黃色,後漸為金黃色,各節間有綠色縱紋,有的竹鞭也有綠色條紋,葉綠,少數葉有黃白色彩條。[4]

繁殖方式

竹子多採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種法繁殖。

竹鞭萌芽力與叢生性都很強,早春發芽前剪斷竹鞭,連同竹竿分別栽種,當年夏季就可長出新竹。竹子開花後的種子也可以播種。

栽種竹子宜選背風向陽、潮濕的環境。竹子生長快,生長量大,對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濕,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見的庭院栽種有毛竹、鳳尾竹、淡竹、旱園竹、剛竹等。

1、埋鞭育苗

適用於散生竹種和混生竹種。方法是:挖取壯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將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於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濕潤。埋鞭時間宜選擇在早春竹筍出土前一個月。埋鞭後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後適時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銨和腐熟人糞尿等,還要及時除草。只要管理得當,一年後每條鞭可長出2-3條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適用於叢生竹種。方法是:選2年生健壯竹竿,連蔸挖起或不帶蔸砍斷,竹竿每一節上的枝條保留一個枝節,,剪斷並去掉竹竿梢頭,每隔1~2節,在節中間砍或鋸一缺口,將竹竿浸入淨水中,竹腔內浸滿水後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開水平溝,將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後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濕潤。約1個月左右,竹竿節的芽陸續萌發出苗。經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單株竹苗,用於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時期是竹子發芽前1個月左右。

3、埋節育苗

此法亦適用於叢生竹種,尤其是側枝基部具有潛伏芽的叢生竹,如撐篙竹、青皮竹、大頭典竹、吊絲竹等。方法是:將竹竿逐節或每兩節鋸成一段,再將其移埋於苗床中並覆土、保濕, 其管理要求與埋竿育苗相同。

4、側枝育苗

此法亦應用於叢生竹種。方法是:從2年生以上的竹竿節上取下側枝(次生枝),剪掉過多的枝梢與竹葉,保留5~8個節,保護好基部的芽。將側枝插入苗床中並露出上半部枝葉,苗床架設蔭棚,並經常噴水保濕。1~2周後次生枝基部長根,枝節上長新芽,逐漸發育成獨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長最旺盛時期進行側枝扦插效果最佳。側枝苗經一年培育,分櫱成竹叢,即可進行造林。

5、播種育苗

最佳的時間可選在春季的2-4月份。直接購買好種子,放在水中清洗一下,然後放在陽光下晾曬1-2小時,之後浸泡在清水中,大約6-10小時後撈出晾乾。準備好合適的土質,土壤可用園土、營養土、腐殖土混合,將種子播種育苗,等後期長勢穩定後,就可以進行移栽,移栽後注意養護。 竹子通過任何一種無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種突變,從而導致開花。[5]

栽培技術

一、栽植時間

  1.散生竹: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月上旬~4月中旬開始發筍,到5月上旬已出筍結束,到6月上旬已抽枝長葉,新竹長成。7~9月大量長鞭,進入12月後,隨着氣溫的降低,生理活動逐漸緩慢,至翌年2月中旬,伴隨氣溫回升,葉芽開始萌發,逐漸恢復生理活動。根據竹子生長節律以及當地氣候條件,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時節應該是在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月中旬~3月中旬以及秋冬季10月上旬~12月下旬。春季2月~3月雨水多,氣溫低,栽植成活率高;秋冬季10月~12月,儘管雨量少,但此時氣溫已降低,竹子生理活動趨弱,栽竹成活率也較高。

  長江中下游地區,可在梅雨季節採用移竹造林,且根盤多帶土,方能保證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區由於冬季較長,氣溫較低,宜在秋季9月~11月及春季土壤解凍後3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筍期不宜栽竹。如果採用容器竹苗或假植竹苗,則一年可四季種竹,成活率高。

  2.叢生竹:一般3月~4月竹稈發芽,7月~8月發筍,且叢生竹不耐嚴寒。所以叢生竹栽植季節最好在春季竹稈芽尚未萌發前的2月中旬~3旬上旬,以及秋冬季10月上旬~12月下旬。

二、栽植地整理

  中小徑竹生長要求土層深度50cm,大徑竹如毛竹則要求80~100cm。土壤要求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的砂質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值4.5~7.0 為宜,地下水位50cm以下(中小徑竹)或1m以下(毛竹)。

  整地是竹子栽植前的重要環節,整地好壞直接影響到種竹質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採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對栽植地進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塊、雜草、樹根等雜物。如土壤過於粘重、鹽鹼土或建築垃圾太多,則應採用增施有機肥、換土或填客土等方法進行改良。

  整好地後,即可挖栽植穴。栽植穴的密度和規格,根據不同的竹種、竹苗規格和工程要求具體而定。在園林綠化工程上,竹子常採用密植法,一般小徑竹每平方米4株,株行距50×50cm;中徑竹每平方米1株,株行距1×1m。栽植穴的規格通常為長寬各30cm、深25cm。

三、母竹的要求

  母竹質量對造竹質量影響很大。優質母竹栽植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質母竹不易栽活或難以成林。母竹質量主要反映在年齡、粗度、長勢及土球大小等方面。①母竹年齡:最好是當年至2年生。因為當年至2年生母竹所連的竹鞭,一般處於壯齡階段,鞭芽飽滿,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長出新竹、新鞭,成林較快。②母竹粗度:中徑竹(黃稈烏哺雞竹、早園竹等)以地徑2~3cm為宜,小徑竹(紫竹、斑竹等)以地徑1~2cm為宜。③生長狀況:母竹要求生長健壯、枝葉繁茂、無病蟲害及開花跡象為宜。④土球大小:根據竹稈粗度,以15~25cm為宜。土球過小,母竹易過度失水,降低成活,且竹鞭短,根系少,成林慢。土球過大,則竹子太重,運輸成本高。

  中小型觀賞竹,通常生長較密,因此,可將1~2稈竹子同時挖起作為一「叢」母竹。母竹挖起後,一般應砍去竹梢,保留3~5盤分枝;或者保留竹梢,修剪側枝,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栽植成活率。

  母竹遠距離運輸時,竹子裝上車後,必須用篷布將竹子全面覆蓋好,防止竹葉被風吹乾。

四、母竹的栽植

  母竹運到栽植地後,應立即栽植。竹子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栽植穴面低3~5cm即可。首先,將表土回填栽植穴內,一般厚5cm,然後將母竹放入穴內,根盤面與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然後先填表土,後填心土,撿去石塊、樹根等雜物,分層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相接。填土踏實過程中注意勿傷鞭芽。然後澆足「定根水」,進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滲入土中後再覆一層鬆土,在竹稈基部堆成饅頭形。如果母竹高大或在風大的地方,需用竹竿將每根母竹呈「井」字形水平連接固定,以防風吹竹稈搖晃倒伏。

五、養護管理

  竹子喜濕潤怕積水。竹子栽植後,首次水必須澆透,以後每天早晚向竹葉噴水一次,保證竹枝葉不被曬乾,同時可保持土壤濕潤,增加竹林內空氣濕度,有效降低竹林溫度。竹子栽後,會有一部分葉子正常脫落,半個月後,竹枝葉芽會萌動,以後會重新長出新葉。 [6]

病蟲害防治

一、苗期蟲害

在竹類苗期常見的害蟲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龜子蠐螬、地老虎、螻姑、蟋蟀等,局部地區還有蚯蚓;危害竹苗嫩葉的有蚜蟲、葉竹蟎、蚧殼蟲、竹螟、刺蛾等。採用綜合措施防治。選擇苗圃或造林地時,要挖土進行蟲情調查,如蟲口密度大,應採用滅蟲措施。將觸殺型或熏蒸型農藥用細土拌勻,撒在土表,翻人土中,也可以結合整地把害蟲翻出土面捕殺,或用碎土機械殺死害蟲。若出苗後,發現地下害蟲危害竹苗根部,每公頃可用50%可濕性敵百蟲20~30kg,加水3000~4000kg,在苗行間開溝澆灌,再行覆土,或用鮮草傍晚堆在苗床誘集,次晨捕殺。對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蟲如蚜蟲、蚧殼蟲等,可用樂果3000倍注人或敵敵畏2000倍液噴射;對食葉害蟲,用25%二二三乳劑200~300倍噴射。

二、筍期蟲害

常見的筍期害蟲有筍夜蛾、筍泉蠅、筍象鼻蟲等,這類害蟲都是鑽蛀性的,蛀食竹筍,引起退筍或畸形竹株。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作好預防工作。結合劈山鬆土,清除林內雜草灌木,改善竹林衛生環境,對消滅竹筍夜蛾的初齡幼蟲和防止越冬的筍蟲出土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筍出土時,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塗干,竹筍出土後,每隔1星期噴1次,對防治各種筍蟲都有效果。有筍泉蠅發生的竹林,可在成蟲期施放敵敵畏煙劑,每公頃用10kg,熏殺成蟲。對竹筍象鼻蟲可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此外,還應及時挖掉退筍,消滅其中幼蟲。 三、成竹期蟲害

(一)做好預測預報

1.發現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蟲、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調查林地上越冬幼蟲、蛹及卵塊的數量。若數量多,應組織群眾挖除卵塊、消滅越冬幼蟲。

2.蚜蟲、蚧殼蟲、竹蟎等的這類害蟲危害,在竹稈、枝、葉上可發現留有黑霉、蚧殼等痕跡。若數量較多,應採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原則和方法:

1.防治原則:及時掌握蟲情,貫徹「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針,以藥劑防治為主,並結合採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法 對局部發生的食葉害蟲,可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液,敵百蟲500倍液或80%乳劑敵敵畏釋稀1000~2000倍液噴殺;在地形複雜、山高而稠密的竹林中,食葉害蟲可用敵敵畏煙劑,每公頃林地用10~20kg熏殺;大面積發生時,可用飛機噴灑90%敵百蟲50倍液。生物防治可用蘇雲金桿菌,每毫升含孢子1億的濃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頃放200萬頭防治竹螟。

對於蚧殼蟲,要加強檢疫工作,發現蚧殼蟲應消滅後再栽植。竹林發生蚧殼蟲,可在幼蟲期噴射敵敵畏乳劑或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也可用內吸劑1059的20倍液塗稈包紮,或在竹根周圍6~10cm土中灌藥,覆土踏實。

防治蚜蟲、竹蟎,可用樂果50%乳劑1000~2000倍液,在害蟲活動期噴殺,每10天噴1次,連續2~3次。

另外,竹螟、竹筍夜蛾等成蟲有趨光性,在這些害蟲羽化期,設誘蛾燈誘殺成蟲。利用劈山撫育,清除林內的雜草灌木,消滅各種害蟲的中間寄主;利用削山、鬆土,消滅各種害蟲的越冬幼蟲或卵塊。

四 常見蟲害防治

(一)竹筍害蟲及其防治

對竹筍產生較大危害的害蟲主要有: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淡竹筍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筍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筍絨莖蠅(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大象蟲(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一字竹象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長足大象蟲(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山竹緣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等。

1.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 竹筍禾夜蛾,又名竹筍夜蛾、筍蛀蟲,為竹類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竹筍禾夜蛾幼蟲蛀食毛竹、淡竹、剛竹、哺雞竹、雷竹、水竹等經濟類竹筍,發生嚴重地區大量竹筍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斷頭折梢。

竹筍禾夜蛾成蟲灰褐色,體長17――20mm左右,翅展約38――43mm。頭部及胸部黃褐色,頸板、翅基片黑棕色;腹部淡褐灰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有1個三角形的褐色斑,亞端區前緣有一漏斗形大褐斑,基線褐色,從褐斑中穿過,內線雙線褐色,波浪形,環形及腎紋黃白色,腎紋外緣白色,中線褐色,粗,鋸齒形,後端與外線相連接,外線黃白色,鋸齒形,齒尖為褐點和白點,腎紋與外線之間有明顯褐斑,亞端線黃白色,在2、5脈處內凸,在5脈處內、外側均有黑尖紋,端線為一列黑棕色長點,亞端線與端線間的後半帶棕色;翅面還有不明顯的支持齒狀橫紋數條。後翅褐色,基部微黃。卵近圓形,長約0.5mm。幼蟲共有5齡,頭部紅橙色,體紫褐色,齡期愈大體色愈深,背線細,亞背線較寬,第5節的亞背線前半段缺。老熟幼蟲體長26~45mm。蛹紅褐色,長20mm。每年發生1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雜草上越冬,次年2月下旬,越冬卵孵化為幼蟲,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雜草。4月初,當竹筍出土時,幼蟲即爬到筍上,蛀人筍尖小葉,蛀口外有綠色碎屑堆積,3齡幼蟲蛀人筍內,齧食柔軟部分。竹筍被害後,表面失去光澤,內有蛀孔、蟲糞。幼蟲在筍內生活18~25天,至5月上旬老熟幼蟲出筍人土結繭化蛹。蛹期20~30天。至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成蟲在禾本科雜草葉面邊產卵,卵數十粒排成條狀。將卵裹於葉內越冬。2月中下旬先為害雜草,4月上旬蛀筍。幼蟲蛀筍,使筍敗退。 防治方法:

(1)加強撫育工作,除草培土,可促進竹林豐產和消滅越冬卵。

(2)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筍,殺死筍中幼蟲。

(3)對於用材竹林出筍後,用敵百蟲50%可濕性粉劑,釋稀成1000倍,或二二三乳劑 200倍液噴灑林地2~3次,殺蟲保筍。淡竹筍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 淡竹筍禾夜蛾主要危害淡竹、剛竹、烏哺雞竹、毛金竹等竹筍。雌成蟲長22mm左右,翅展48mm左右;雄成蟲體長19mm左右,翅展42mm左右。觸角絲狀,胸部背面淡灰褐色,足灰褐色。卵初產時米黃色,後淡褐色,扁橢圓形。老熟幼蟲體長35mm左右,頭部桔黃色,體略呈淡青灰色。蛹長17mm左右,紅褐色。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孵化。5月蛀人筍中危害,在筍中15~25天,5月下旬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產卵越冬。幼蟲在筍中歷3齡,每齡5~6天,計15~25天。老熟幼蟲咬破筍揮,爬出落於地面,在被害筍周圍半徑為 15~20cm範圍內墜落葉吐絲結薄繭化蛹,若無落葉則在竹箬中作絲繭或在淺土層作繭化蛹。蛹期 15~ 20天。

防治方法:同竹筍禾夜蛾防治法。

3.筍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 筍秀禾夜蛾屬夜蛾科。分布於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危害剛竹、淡竹桂竹斑竹、石竹、水竹、紅殼竹、烏哺雞竹、苦竹等。幼蟲蛀人筍內危害。被害筍大多成為退筍或成竹質量差。雌成蟲14~20mm,翅展36~48mm,複眼褐色。華成蟲體長11~16mm,翅展30~39mm。體褐色,觸角絲狀,灰黃色。卵扁圓形,長0.7mm,初乳白色,後淡黃色。老熟幼蟲26~40mm,淺紫褐色或紫灰色。頭橙紅色。蛹長11~21mm,雌蛹較大。紅褐色。正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在浙江,2月初~4月初孵化,4月中旬~5月初轉移到竹筍中危害,5月中、下旬~6月上旬幼蟲老熟,6月上旬出現成蟲,產卵越冬。

防治方法:同竹筍禾夜蛾防治法。

4.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 竹筍泉蠅又叫毛筍泉蠅,以幼蟲蛀食竹筍,使內部腐爛,造成退筍。成蟲體暗灰色,長約5~7mm,額帶黑色,複眼紫褐色,單眼3個,橙黃色,胸部背面有3條深色縱紋,翅透明,翅脈淡黃色,中、後足黃褐色,中、後足腿節及節脛節橙黃色,基節及跗節灰褐色。體兩側縱帶呈斷續狀,並各着生有一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尖削,產卵管針狀,黑褐色。卵長圓筒形,長1.5毫米,乳白色,有光澤,排列呈塊狀。幼蟲蛆狀,長9毫米,黃白色,前端細末端粗,末端呈截形,頭部不明顯,口器呈黑色鈎狀,一齡幼蟲乳白色,尾部有兩個黑點,二齡幼蟲淡黃色,尾端逐漸變為黑色,老熟幼蟲尾部變黑。圍蛹,深褐色或黑色,近紡錘形,長約7毫米。

竹筍泉蠅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於次年出筍前15~20天羽化為成蟲飛出,當筍出土3~5cm時,成蟲即產卵於筍擇內壁,筍外不易發現,每筍內可產卵10~300粒,卵經過2――4天孵化,孵化率為66%,初孵幼蟲群集於卵殼周圍,取食筍肉表皮,呈不規則的細線蟲道,筍在外觀上表現不出症狀。二齡幼蟲潛入筍肉取食,經過3――4天危害,筍褪色法黃,筍尖不吐水,高停止生長,筍肉開始腐爛。經過10天左右,筍變成鋸屑爛糊狀,筍籜乾枯,全為退筍。幼蟲期15――20天。老熟幼蟲於5月中旬出筍,脫出入地,或隨短筍一同落地,在筍周圍25厘米周圍內入土,入土深度1――6厘米。經2――4天化蛹,蛹外包被一個很薄的土室,以蛹越冬。

竹筍泉蠅在竹林衛生狀況差的林分發生較重,鬱閉度大的發生重,林內比林緣發生重,老竹林比新栽竹林發生重,地勢平緩、山腳比陡坡、山頂發生重。溫度對竹筍泉蠅發育速度影響較大,濕度明顯影響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蟲的存活,驟然的天氣變化會引起竹筍泉蠅的大量死亡,卵和初孵幼蟲的死亡率可高達95%。

防治方法:

(1)挖除受害的退筍,切去被害部分,殺死幼蟲。

(2)對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劑150~2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噴射林地,出筍前噴1次,出筍後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密度較大的竹林,在成蟲出現期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

(4)用糖醋或魚腸、死蚯蚓、鮮竹筍等為餌料,用捕蠅籠誘捕成蟲。在產卵前期和後期用魚腸等腥臭物質為最佳,產卵盛期以鮮竹筍為好。餌料內加入敵百蟲等少量農藥,可直接誘殺,且不影響引誘效果。

5.竹筍絨莖蠅(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 竹筍絨莖蠅科莖蠅屬。危害毛竹紅殼竹簍竹等的筍根,使竹根短截,中間蛀空而成退筍。雌成蟲體長6~7mm,翅長5~6mm,雄蟲體長6~8mm,翅長5~6mm。頭黃褐色,額間具大黑斑,複眼大,後緣微凹,單眼三角形。卵長橢圓形,乳白色。初孵幼蟲的體長為0.5~0.9mm,乳白色。老熟幼蟲體長8.5~11.5mm,淡黃色。蛹體長6.1~7.5mm。 竹筍絨莖蠅1年1代。以蛹在其被蛀的竹根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4月中旬羽化為成蟲,4月底卵孵化出幼蟲,經過18~25天,幼蟲化蛹。

防治方法:

(1)加強經營管理,在竹筍出土後,在筍根四周加蓋泥土,阻止成蟲產卵。

(2) 在成蟲羽化高峰時, 用80%敵敵畏乳油稀釋1,000倍液,2.5%澳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噴殺。

6.竹大象蟲(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 竹大象蟲又稱竹象、長足彎頸象。危害毛竹、青皮竹、粉單竹、甜竹、綠竹、水竹、茶竹等。幼蟲蛀食竹筍,使竹筍內部霉爛而死。 成蟲體梭形,紅褐色,長約21~33mm,雄蟲略小。體表面光滑有光澤,頭管及口器為黑褐色,觸角肘狀,前胸背面後緣中央有一長方形黑斑,鞘翅的肩部各有1個黑斑,鞘翅上各有點刻組成的縱紋9條,足細長。卵橢圓形,長3mm。幼蟲乳黃色,肥胖,無足,頭棕色有毛,體第1~4節略隆起,第1節背面兩側各有一塊方形硬板,每體節有橫皺2~4條,幼蟲共5齡,老熟幼蟲體長約35mm。蛹為離蛹,長約30mm。竹大象蟲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於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份越冬成蟲開始出土後活動,以6月中旬~7月上旬為出土盛期。成蟲有偽死性。喜棲息於陰涼處,啃咬筍籜作為補充營養。產卵時,先在筍的上部用頭咬1個1~2cm的刻槽,然後產1粒卵,再用頭咬筍籜纖維堵塞槽口。卵的經1周孵化,幼蟲蛀人筍內取食,蛀道寬大充滿蟲糞,被害筍逐漸霉爛枯死。幼蟲老熟後於地下6~28cm處做土室化蛹。成蟲羽化後當年不出土,於土室內越冬。

防治方法

(1)冬季劈山鬆土,深度適當,可破壞竹象的土室,不利於其越冬,亦可促進竹林生長。

(2)捕捉成蟲。成蟲有偽死性,多集中於竹筍上,在清晨或黃昏時不甚活動,可用人工捕捉。

(3)捕殺幼蟲。被害竹筍尖部枯黃,尖葉柔軟下垂,可用手指擰一下竹筍端部 16~ 20cm處,如為軟的,內部大多有蟲,就用利刀自下切開1/4筍殼,取出幼蟲。

7.一字竹象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 一字竹象蟲又稱杭州竹象蟲、竹筍象蟲。危害毛竹、剛竹、桂竹、淡竹、水竹等。雌成蟲取食竹筍,作為補充營養;幼蟲蛀食筍肉,使竹筍腐爛折倒,或筍成竹後節距縮短,竹材易被風折。 成蟲體梭形,黑色,觸角膝狀,頭部延長呈管狀,前胸背板上均有一字形黑斑。雄成蟲赤褐色,提倡12――18毫米,頭管長4――7毫米;雌成蟲黃白色至淡黃色,體長12.5――21毫米,頭管長5――8毫米,體較雄成蟲光滑。卵長卵圓形,長約3mm,初產時卵乳白色,半透明,後逐漸變為白色,柔軟易破損。幼蟲體白色至淡黃色,頭赤褐色,口器黑色,體多皺紋,老熟幼蟲長約20毫米,體肥胖,近C字形。裸蛹,剛化蛹時為乳白色,後逐漸變為淡黃色,長約17mm,尾部有兩個突起。 一字竹象蟲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地下6――15厘米深處土室中越冬,次年4月底至5月上、中旬成蟲出土,盛期為5月上旬。成蟲白天出土,尋竹筍取食,獲得補充營養,取食一天後,交配產卵,每穴產卵一粒,5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產卵時,雌成蟲將筍咬成很多小洞,產卵時頭向下,雌成蟲在每棵筍上產卵數量最多可達80粒。卵經3~5天孵化,初孵幼蟲在產卵穴內取食,三齡後食量大增,突破筍節上下取食,被害處即停止生長。幼蟲共五齡,約經20天老熟。5月底至6月上旬,大部分幼蟲進入五齡,幼蟲老熟,咬破筍籜,滾落地面,尋找土質疏鬆處人土,在地下8~15mm深處做土室,經半月以後至6月下旬化蛹,蛹期半個月,6月底~7月底羽化為成蟲,成蟲於土繭內越冬。

防治方法:

(1) 秋冬兩季對竹林劈山鬆土,破壞越冬土繭,可使其越冬成蟲大量死亡,同時也可促進竹林多行鞭孕筍,增強抗蟲性。

(2)成蟲出現期,利用其偽死性,振落捕捉。

(3)用40%氧化樂果5倍液或廢機油於稈或筍殼上塗20cm寬毒環;地面噴2%辛硫磷粉劑;5%殺螟松乳油2,000倍液。

8.長足大象蟲(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 長足大象蟲又稱竹橫錐大象。危害粉單竹、大頭竹、青皮竹等的竹筍。成蟲咬食竹筍補充營養。被害筍長成畸形竹或斷頭折梢。幼蟲在筍中取食,被害筍多數不能成竹。成蟲體橙黃色或黑褐色。卵長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有光澤。老熟幼蟲,乳白色,取食後體乳黃色。蛹初為橙黃色,漸變為土黃色。繭附有竹葉碎片、雜草與泥土。長足大象蟲1年1代,以成蟲於土中越冬。翌年6月中旬出土,8月中、下旬為出土盛期。幼蟲危害期為6月下旬~10月中旬。7月中旬~10月下旬~10月下旬化蛹,8月~11月上旬羽化為成蟲越冬。成蟲有偽死性,受振動後即掉落地面。

防治方法:

(1) 秋冬兩季對竹林劈山鬆土 破壞越冬土繭。

(2) 成蟲出現期,利用其偽死性, 振落捕捉。

(3)40%氧化樂果或廢機油塗於竹稈或筍殼上。

9、山竹緣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 山竹緣蝽成蟲體長20~22mm,寬5.5~6mm,黑褐色,被黃褐色細毛。觸角第1節短於或等於頭寬,第4節基半部紅褐色或黃褐,端部色稍深。前胸背板中、後部色稍淡。卵淺褐色,具黃銅光澤,橢圓形,長1.8mm,寬1.2mm。初孵若蟲觸角與足細長,胸部小,腹部大。山竹緣蝽1年1代,以成蟲越冬。越冬成蟲於次年4月下旬爬出,飛到竹筍上危害。7月間,成蟲在岩石上和山洞附近群集。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成蟲。

(2)用90%敵百蟲晶體、25%亞胺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說怕、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殺死若蟲和成蟲,也可以用煙霧劑滅殺。

(二)竹食葉害蟲及其防治

對竹類葉片產生較大危害的害蟲主要有: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 Walker)、竹織葉野螟(Coclesalis coclesalis (Walker))、金黃鐮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 (Leech))、竹雲紋野螟(Demobotys pervulgalis (Hampson))、小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黃紋竹斑蛾(Allobremeria plurilineata Alberti)、竹鏤舟蛾(Loudonta dispar Kiriakoff)、兩色綠刺蛾(Latoia bicolor (Walker))、剛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華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等。

1.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 竹蝗又名黃脊竹蝗、蝗蟲、蚌標、飛蝗、跑枯子、花蚌標、花雞子、蚌雞子,是我國產竹區的主要害蟲,常大面積危害,成蟲除取食毛竹、淡竹及剛竹等的葉片外,也危害水稻玉米等。大發生時,將竹葉吃盡,如同火燒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後2~3年內不發新筍,被害竹的竹稈內往往積水,不能利用。

成蟲綠色,體長約33mm,雄蟲略小,由頭頂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顯著的黃色縱紋,愈向後而愈寬,觸角末端淡黃色。後足腿節粗大,兩側有人字形溝紋,脛節瘦小,有刺兩排。若蟲又叫跳蝗,體形似成蟲,無翅。共5齡,第1齡體長約10mm,淺黃色;第 2齡體長約 12mm,黃色;第 3~5齡依次為16、22、26mm,體色均為黑黃色。羽化時變為翠綠色。

卵長橢圓形,長6~8mm,土黃色,卵塊圓筒形,長19~28mm。 黃脊竹蝗每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於5月初開始孵化,5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6月底孵化完畢。跳蝗出土後,初群集於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雜草上取食,10天以後即上大竹危害,群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呈現枯黃色。3齡以後,逐漸分散。跳蝗有遷移性,當天氣炎熱時,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陰涼處,待下午氣溫降低後再上竹活動,一般天黑至次日露水未乾前很少活動。7月份跳蝗成熟,陸續羽化為成蟲,成蟲群集取食葉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頗喜飛翔。當天氣炎熱時,交尾後經過16天左右,於9月底至下月初產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將卵粒一層層斜產於泡沫狀物質中,形成卵塊。每卵塊有卵20粒左右,卵塊上端有黑色卵塊蓋覆。產卵地點多在竹山柴草稀少、土質鬆軟的陽坡山腰或山窩斜坡上,每雌蟲產卵6塊左右,產卵後成蟲逐漸死亡。以卵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挖卵。竹蝗產卵集中,可於11月份發動群眾至產卵多的地點挖卵塊。

(2)跳蝗出土10天內,於早上露水未乾前用敵百蟲粉噴撒,每公頃用藥20~30kg;或用敵敵畏80%乳劑1000~2000倍液噴射;或用鬧羊花1kg加水200kg煮沸,當藥液呈紅褐色時取出過濾成母液,再將母液稀釋成500倍液噴射。

(3)在跳蝗上竹時,對密度較大的竹林,用敵敵畏煙劑熏殺,每公頃用10kg,或以3%敵百蟲粉或2.5%甲基1605粉,20~30kg噴撒;或在露水干後用50%馬拉硫磷800~1000倍或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霧;也可用殺蟲淨油劑進行超低容量噴霧;也可以進行煙霧劑防治。

(4)釋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蝗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5)誘殺。用 100kg尿中加人2~3kg5%敵百蟲粉拌勻,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數堆誘殺,效果較好。

2.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 Walker) 青脊竹蝗俗名青脊角蝗、青草蜢。主要危害剛竹、毛竹等竹類和禾本科草類植物。成蟲翠綠或暗綠色。雌蟲體長32~37mm,雄蟲體長21~25mm;觸角20節,黑褐色。額頂突出如三角形,由頭頂至前胸背板以及延伸至兩前翅的前緣中部均為翠綠色;這是與黃脊竹蝗的最大區別。

青脊竹蝗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青脊竹蝗多棲息於林緣雜草或道路兩旁的禾本科植物上,比較喜光,很少棲息於竹林陰濕地。其它特性和防治方法等,均與黃脊竹蝗相似。

3.竹織葉野螟(Coclesalis coclesalis (Walker)) 竹織葉野螟又稱竹螟,危害毛竹、淡竹、剛竹、紅殼竹、石竹、桂竹、角竹、青皮竹、苦竹等。 竹織葉野螟雌成蟲體長9~11mm,翅展24~30mm;雄成蟲體長10~13mm,翅展25~30mm。體黃至黃褐色,腹面銀白色。觸角黃色,複眼與額面交界處銀白色。前翅有3條褐色彎曲的橫線,後翅有1條褐橫線,前後翅外緣有寬的褐色邊。幼蟲綠色,頭褐色,老熟時身體變為乳白色,各節有淡褐色的硬皮板,老熟幼蟲長約18~24mm。蛹橙色,長12~14mm。尾部突起,中間凹入分兩*。卵扁橢圓形,半透明狀,長徑為 0.84mm,短徑為0.75mm。初產時蠟黃色。繭橢圓形,長14~16mm,灰褐色,外粘小土粒。竹織葉野螟,1年4~6代,世代重疊。第1代幼蟲危害最重,第2代較輕,第3、4代較少。均以老熟幼蟲越冬,翌年4月底化蛹,5月中、下旬出現成蟲,6月上旬為羽化高峰。

防治方法:

(1)結合竹林撫育工作,清除林中的小灌木,減少密源植物;冬季削山鬆土。可消滅越冬幼蟲。

(2)在6月下旬發現幼蟲苞葉時,可噴射90%敵百蟲500倍液或505敵敵畏1000倍液毒殺之。大面積發生可採用飛機防治,噴射90%敵百蟲50倍液。

(3)在6月下旬發現幼蟲苞葉時,用內吸劑氧化樂果或乙酸甲胺磷等,注射於竹稈基部的竹腔中,通過竹子的輸導組織把藥液輸送到竹葉里,毒殺食葉幼蟲。

(4)在5月底成蟲出現期間,可用黑光燈誘殺或燈光誘殺。

(5)密度較大的竹林,可施放煙霧劑滅殺。

4.金黃鐮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 (Leech)) 金黃鐮翅野螟危害毛竹、淡竹、剛竹、紅殼竹、桂竹、青皮竹、苦竹等。金黃鐮翅野螟雌成蟲體長10~12mm,翅展31~34mm;體金黃色,腹面銀白色。頭部金黃色;觸角淡黃色。複眼與額面交界處銀白色。雄成蟲體長約13mm,翅展29~31mm。體黃色,前胸背面被較長金黃色鱗片。卵扁橢圓形,長徑1.3mm,短徑1mm,乳白色。老熟幼蟲長25~30mm,淡青色,略帶黃色。蛹長13~15mm,褐黃色。

金黃鐮翅野螟1年1代,老熟幼蟲越冬。翌年4月中化蛹,4月下出現成蟲,5月上、中成蟲產卵並孵化,幼蟲取食30多天後老熟。幼蟲的天敵有:螳螂蜘蛛、絨繭蜂、白僵菌等。

防治方法: 同竹織葉野螟防治法。

5.竹雲紋野螟(Demobotys pervulgalis (Hampson)) 竹雲紋野螟,又稱竹淡黃絨野螟,成蟲體淡黃至黃白色,腹面銀白色。雌成蟲體長9~11mm,翅展24~28mm;雄成蟲體長8~10mm,翅展22~26mm。觸角淡黃。卵扁橢圓形,長徑1mm,短徑0.8mm,乳白色至淡黃色。幼蟲體長16~24mm,淺黃色。蛹體長12~14mm,乳黃至橙紅色。

竹雲紋野螟1年1代,以老熟幼蟲於地面筍籜、枯葉中越冬。翌年4月底~5月底化蛹。5月下旬羽化為成蟲,6月上旬產卵,6月中旬幼蟲孵化,7月下旬開始老熟下地越冬。 幼蟲的天敵有:螞蟻、螟蟲頂姬蜂、白僵菌等。

防治方法: 同竹織葉野螟防治法。

6.小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 竹斑蛾又稱竹斑蛾。幼蟲危害毛竹、剛竹、淡竹、苦竹、青籬竹等竹葉。初齡幼蟲啃食葉肉,殘留表皮。3齡以後齧食葉片,影響竹林生長,甚至枯死。

小竹斑蛾成蟲黑色,具青蘭光澤,體長9~11mm,雄蛾觸角羽狀,雌蛾觸角絲狀。卵橢圓形,乳白色,長約0.7mm。幼蟲淺黃色,前胸寬大,常將頭蓋住,體各節背面生有4個毛瘤,上有黑色短毛及成束的白色長毛,老熟幼蟲長約13~19mm。蛹黃褐色,長約10mm,腹部各節前半段生有黃褐色小刺突。繭扁橢圓形。

小竹斑蛾每年發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竹籜殼處結繭越冬,次年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成蟲白天活動,夜間及陰雨天潛伏枝葉間不動,產卵於葉背。初齡幼蟲有群集性,2~3齡幼蟲能吐絲下垂,分散活動。各齡幼蟲的危害期:第1代為6月份,第2代為8月份,第3代為10月份。11月上旬老熟幼蟲下竹尋找隱蔽場所,筍殼內、枯葉下結繭,在繭內越冬。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蟲繭:冬季發動群眾在竹林內搜集蟲繭消滅之。

(2)幼蟲期可用人工捕捉群集之幼蟲,或用90%敵百蟲1000借液噴殺。

(3)密度較大的竹林,在幼蟲3齡以前施放敵敵畏煙霧劑滅殺。

(4)用蘇雲金桿菌,每毫升含2億個抱子的濃度噴灑,死亡率可達90%以上。 [7]

主要價值

竹子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植物的價值,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可以見到竹子及其衍生品的蹤跡,從日常餐桌到叢林建築,竹子的無處不在正體現了它的柔韌和奉獻,

食用價值

竹子的種子被稱為竹米,因為不易得,所以是珍貴的美食。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是優良的保健蔬菜。可製成筍乾或罐頭等。。筍的種類亦多,有冬筍、春筍、鞭筍,都可作食品。

藥用價值

竹葉,《本草綱目》中記載:「淡竹葉氣味辛平,苦竹葉氣味苦冷」,可治心煩、口瘡等病症,夏秋兩季採集藥用竹葉,晾乾後可做一味中藥,竹葉粥可以治療目疼、上火等症狀。竹葉對心腦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竹青是去火清涼的中藥材。將新鮮竹片放在火上烘烤得到的汁液被稱為竹瀝,用於治療咳嗽和化痰。竹的地下莖通稱竹鞭,其出土名苟或筍。《本草綱目》引陸佃說:"旬內為苟,旬外為竹,故荀字從旬。

【性味】 甘、微寒,無毒。

【成分】 筍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

【功用】 治消渴,利水道,清肺化痰。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

竹葉: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胃經,有清熱除煩,清熱利尿之功,適用於熱病傷津所致的煩渴證、心經實火,移於小腸所致的尿赤口瘡、小便灼熱澀痛等,用量6 ̄12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入藥以鮮品為佳,亦可泡飲。藥理研究表明,竹葉有解熱作用,能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而呈利尿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並有升高血糖作用。

竹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膽經,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咳痰黃稠,痰火內擾,心煩不安,胃熱嘔吐等。用量6 ̄10克。一般除痰熱多生用,止嘔多用薑汁炒用。藥理研究表明,竹茹對大腸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枯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竹瀝:性味甘寒,入肺胃心經,有清熱化痰,鎮驚利竅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中風痰壅等。《本草衍義》言其為「痰家之聖劑」,臨床常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等。

竹黃:性味甘寒,入心肝膽經,有清熱化痰,清心定驚之功,適用於痰熱驚搐,中風痰壅等。竹茹、竹黃、竹瀝三者都能清熱化痰,治痰熱咳喘及痰擾心神之證,但竹茹善能清肺胃之痰熱,並能止嘔;竹瀝性滑利,可化痰定驚以開心竅之閉塞;竹黃也能化痰定驚,但性較緩和,多用於小作驚搐之證。

竹蜂:性味甘酸寒,入心肝肺經,有清熱化痰,祛風定驚之功,適用於口瘡,咽痛,小兒驚風等。

竹筍:竹筍既是一味美味可口的菜蔬,又是一味療效確實的中藥。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化痰,解毒透疹,和中潤腸之功,適用於痰火內蘊,胃熱嘈雜,口乾便秘,咳嗽痰多,食積不化,麻疹透發不暢,瘡瘍,胃腸運化不利所致的脘腹脹滿,大小便不利等。臨床觀察發現,竹筍有改善糖尿病症狀、消除婦女面部黃褐斑的作用。

觀賞價值

我國竹文化源遠流長,竹子頗受文人雅客的喜愛,一般會在書房前的庭院中種植以表現個人品性,竹子外形獨特,竹稈色彩青翠,竹葉形態多變,觀賞性極佳。

竹能與自然景色融成一體,在庭園布局、園林空間、建築周圍環境的處理上有顯著的效果,易形成優雅清靜的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庭園以竹配植,以竹成景,翠竹搖空,綠蔭鋪地,優雅別致,既有舒適的住宅環境,又有民族特色的園林風貌。

建築價值

竹子強度高、韌性好、耐磨性佳,防潮性能好,不易生蟲和變形,可以當做建築材料來建設房屋,我國傣族的傳統建築為竹樓,竹樓防潮減震,還有冬暖夏涼的效用;竹子作為一種原生自然材料,現在還可用作一種天然無污染的室內裝飾品和竹地板。

工藝價值

竹子韌性佳,竹纖維較多,可以用來製作紙張,竹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竹子可用來編織竹筐,打造全竹家具,製作竹蕭、筆筒、花瓶、傘骨等工藝品。從竹子中提取的纖維素,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較強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蟎、防臭和抗紫外線功能。竹纖維的布料經常用於製作窗簾、床單等用品,而且用竹纖維製作的面巾紙,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和韌性,深受人們的青睞。

文化價值

竹子的文化價值可以體現在詩歌、書畫和人格等方面,早在遠古時期,就要關於竹的描寫,到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中也都覓到了竹的蹤跡,說明我國竹文化源遠流長;竹在國畫中體現頗深,清朝鄭板橋尤善畫竹,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幅高潔的畫作;竹子品格高潔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品格,屈原文天祥蘇武等人通常被賦予竹堅貞不屈的品性。竹子四季常青,因此與松和梅並成為歲寒三友。又因為其生長結構的特點,被古人譽為虛心有節。因此竹子還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8]

植物文化

中國悠久的文化與竹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竹文化,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華中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徵。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中國古今文人墨客,嗜竹詠竹者眾多。

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竹林面積最大、開發利用竹資源最早的國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眾,凌霜傲雪,四時長茂受到了人們的稱頌。人們賦予它心虛節堅、堅忍不拔、風度瀟灑的「君子」美譽。在悠悠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竹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悠久的文化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竹文化。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歷史的民族,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個熱愛森林、創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誕生和發展,歷史上的文明古國都誕生於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發展而輝煌於世。森林對人類文化與文明的發展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且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建立在中國獨特風土基礎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獨樹一幟的一個重要分支。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華文明史中一個特殊的現象:竹作為一種特殊的質體,已滲透到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並滲透和凝聚於精神文化之中,構成了中國文化的獨特色彩,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中國竹文明,積澱成為源遠流長的中國竹文化。 英國著名學者,研究東亞文明的權威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東亞過去被稱為「竹子」文明,中國則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號的出現到竹部文字的創造和發展,從一個重要側面反映了中國竹子文明的歷史演進。著名竹子專家熊文愈教授詳細統計了甲骨文?殷商?、金文?周?、《說文解字》?東漢?、《玉篇》?梁?、《字彙》?明?、《康熙字典》?清?等各代重要字典中竹部文字的數量。根據出土文物和有關典籍記載,論述了竹子與中國古代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武器、文化藝術、音樂以及人們日常生活諸方面的密切關係。中華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跡,悠悠五千年,中華民族的成長、壯大、繁榮,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發展的詩篇,由此可見,中國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是名不虛傳的。

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就拿「書者竹紙」來說,從殷商時期出現在竹簡上的刻字,到六朝時期發明的竹紙,竹作為中國文化傳播積累的載體,在文化發展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對保存人類知識、形成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間接的作用。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竹子四季常青、姿態優雅、鞭根發達,不但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態、旅遊、觀賞價值,在綠化環境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發展,不僅在物質層面上滿足了人們的需要,更在精神層面上薰陶了人們的情操,成為品格的象徵。

中國竹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中國竹文化就是以竹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就其內容來說可以分為竹文化景觀和竹文化符號。竹筍、竹製書寫工具、工藝品、樂器、舞蹈道具、日用器物、生產工具、建築、交通工具等是構成器物的物質材料,文化內涵的顯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構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規範,它能顯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說是中華民族為了特定的實踐需要而有意識地用竹所創造的景象,此為竹文化景觀。而宗教、文學繪畫、倫理規範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現與象徵着人的情感、思維、觀念、價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為竹文化符號。 竹文化景觀是指人化了的竹所顯示出來的中華文化性質,或者說是中華民族為了滿足生活需要、生產需要、書寫需要、審美需要等有意識地用竹創造的景象。竹文化景觀既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心理傾向和特點,又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進化的程度。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聯繫着人們的衣、食、住、行、用。

衣——竹服飾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一。從服飾方面看,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製布、取竹製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並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製成的容飾器,震驚中外的馬王堆出土文物,髮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體現了他們對美的追求。

食——竹飲食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二。從飲食方面看,根據《詩經》、《禹貢》等文獻記載,竹筍在西周時期已成為餐上佳肴,此後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筍仍不失為中華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僅可以充飢果腹,滿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賦予濃厚的文化內涵,傾注了生長於農耕文化的中華民族對於植物格外厚愛的感情。

住——竹建築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三。從住宅方面看,竹被中華民族用作房屋各個部分的建築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蓋,蓋以竹;不磚而牆,牆以竹;不板而門,門以竹。其餘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國竹建築體現了中華民族以農立國的生活觀念、尚儉歸朴的生活情趣、優美和諧和空靈飄逸的審美理想。

行——竹交通工具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四。從交通運輸方面看,竹是一種重要的營造材料,人們用竹來開路架橋、制舟做車。在需要與條件制約之下發明創造的交通設施和運輸工具,在特定的環境之中代代承傳,成為一個突出的文化質點。竹製交通設施和運輸工具一方面顯示出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極富想象力的創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禁嚴的等級觀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態。

用——竹生產生活用具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五。竹製生活器物。竹材被中華民族大量用來製作成各種各樣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飲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製日常生活器物的製作工藝、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構成一副別致的中華民族生活風俗圖和中華文化景觀,顯示出中華文化的強烈理性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生活藝術化的情趣。

竹製生產工具。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漁業等中國傳統社會的主要產業都有竹製生產工具。在中國古代生產中,無論是簡單工具還是複雜工具,竹都是生產工具的一種重要製作材料。竹製生產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緩慢性和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中華民族認識自然與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氣和理想,顯示着中華文化對待自然因地制宜、輕視永恆、肯定已然的現實精神。

竹製書寫用具。中國的書寫工具別具一格,書寫材料亦頗有特色並富創造性,而竹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竹筆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書寫工具,作為創作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的工具,歷久不衰,宣筆、湖筆、湘筆等名筆的筆桿均由竹製成。早在中華文化的發軔時期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開始成為中華民族的書寫材料——竹簡。至春秋時期,竹簡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書寫材料。直至南朝時期,流行了約兩千年的中華民族的主要書寫才被紙所完全取代。然而,竹與書寫材料的密切聯繫並未由此中斷,竹不再作為直接的書寫材料,但至遲在唐朝中葉卻作為書寫材料之上品竹紙的加工原料而成為書寫材料的重要因素。竹製書寫工具和書寫材料,尤其是竹製書寫工具是使漢字的書寫藝術化而形成書法藝術,以及形成中國畫畫法的一個重要動因。竹製書寫工具和書寫材料滲透着中華文化的審美趣味和文化觀念。

娛——竹娛樂品是中國竹文化景觀之六。工藝品是器物由實用走向審美、人類精神需求增加的結果,兼具實用與審美兩種功能,既是物質生產技能的集中體現,又顯現出文化性格與審美追求。這兩方面的表現均需藉助於其構成物質材料的形狀、色彩、造型的變化,因而體悟與分析工藝品的文化性格和審美追求不能忽視其構造材料。在蔚為大觀的中國藝術品中,竹製工藝品是頗具特色且種類繁多的一類,它表現了中華民族娟秀細膩、清新淡雅、柔和婉約的審美趣味。

竹製樂器。竹是中華民族樂器的重要製作材料。被列為中國古代的音樂分類「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樂,用「絲竹」代稱音樂。竹製樂器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協調」的態度,亦顯示了中國傳統音樂簡明、靈活的特徵。

竹生活環境。從人類的生活環境看,竹子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竹子獨特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決定其具有廣泛的生態效益: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減少噪音和為其它生物資源提供生存環境,備受人們的青睞,古今人們都用其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 文化符號是指一定的社會環境用於較穩固地象徵某種特定意義的事象。竹被中華文化賦予象徵宗教觀念和理想人格、表現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的功能,中華民族的內在情感、觀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徵與表現,因而竹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重要符號。

竹宗教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一。中華文化在戰國時期開始把竹神聖化和非凡化,對之加以崇拜。天師道把竹視為具有送子和延壽神秘力量的「靈草」,人們常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長,以驅病延壽。彝族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視竹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作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護神進行祭祀,竹成為一種圖騰。竹宗教符號象徵着中華民族虔誠的宗教情感、對現實的態度及對未來的熱望。

竹民俗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二。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聯繫着口承文藝、遊樂活動和民間習俗;祭祀、婚喪、交際、節日、朝規等社群文化構成了民間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竹詩歌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三。早在遠古時期,竹就被當作原始歌謠的描繪內容,其後《詩經》、《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等先秦兩漢的文學作品對竹和竹製器物均有大量描繪,但竹或竹製器物僅只是意境的一個構成要件,尚未成為中心意象。至南朝時期,伴隨着山水詩的出現,以竹為中心意象的詠竹文學誕生了,其代表就是謝跳的《秋竹曲》和《詠竹》。此後,歷代文人墨客對竹吟詠不斷,創造出大量詠竹文學作品。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搖曳之聲和清疏之影,盡入詩懷,並藉以象徵與表現虛心、高潔、耿直、堅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構成情志依附於竹意象、情志貫注於竹意象、情志超越於竹意象幾種文學符號類型,顯示出清新淡雅、幽靜柔美的審美特徵。

竹書畫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四。中國繪畫畫竹始於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國畫的重要一科——墨竹畫已問世,北宋文同、蘇軾等人開始大量畫竹,完善了畫竹藝術。清朝湧現出傾畢生精力於竹的畫家——鄭燮,他不僅留給我們大量寫竹畫,而且在畫竹藝術上多有創新、理論上頗多總結。從正直、高潔、孤傲、堅貞、抗爭到直爽達觀、體恤民情等,畫家們都借畫竹得以象徵與表現,並構成別具一格的簡淡逸遠的繪畫風格。

竹造景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五。竹子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從上林苑、輞川別業到壽山艮岳,都有竹子景觀的記載。現存的江南古典園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範例,如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滄浪亭的「翠玲瓏」、留園的「碧梧棲鳳」、個園的「春山」等等。竹子造景可通過題詠、匾額、楹聯、名人故居、雕塑以及竹韻景石等藝術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營造出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意境。

竹人格符號是中國竹文化符號之六。竹在中華文化中被人格化,成為象徵中華民族的人格評價、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標的一種重要的人格符號。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道家設計出兩種迥然相異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德與遁跡山林、剛正奮進與淡泊自適。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標準構成了中國傳統理想人格系統,竹人格符號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意指着中國傳統人格的整個結構和系統。 竹文化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華中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徵。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中國竹文化的核心, 白居易在《養竹記》中總結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節貞」,將之比作賢人君子。劉岩夫在《植竹記》中賦予竹子「剛」、「柔」、「忠」、「義」、「謙」、「賢」、「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擬人化,如人們極易由竹的不畏嚴寒聯想到人的堅貞不屈的人格品質,由竹的清風瘦骨聯想到一種「超然脫俗」的人生境界。這種竹的自然屬性同人的人格特點發生契合是中國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鄭燮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等詩句都是借竹來表達自己的情懷或表現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淚更是使竹成為女子對於愛情堅貞不渝的寫照。享有詩佛之譽的王維最擅長以竹來傳達自己的禪悟體驗:「獨坐幽徨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由生產生活的資料到具有自然觀賞價值的景物再到表現人類精神追求的審美載體,竹在人們的生活中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實用性向審美性的轉變標示出人們對同自己息息相關的自然的終極關照。 中國竹文化的特徵, 竹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濃重的文學和美學、宗教和民俗、生活和鄉土氣息特點。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義,又有理想愛情的象徵意義,同時又是禪宗禪趣的載體。

中國竹文化具有突出的倫理主義特徵。竹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結叢,折射出中華文化的整體光彩,竹文化的倫理性特徵正是中華文化倫理性的反映。竹文化滲透的領域之所以如此廣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因為竹的某些特徵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異質同構性」,竹文化兼收並蓄地融合了中國古代諸家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倫理精神對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並賦予它豐富的內涵,「天人合一」的類比思維則使竹與人及其文化相結合。

竹文化是中華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重要標識。無論是竹文化的構築材料、形制特徵還是它所體現出的文化氛圍,無論是竹文化的能指還是它所象徵與表現的意指,均能非常鮮明而突出地顯示出中華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華內涵。一雙竹筷,一座竹樓,一架竹橋,一根竹笛,一把竹絲扇,一隻竹管毛筆,一首詠竹詩,一副墨竹畫,一句「無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無不瀰漫着迥異於歐洲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華文化的濃鬱氣息:竹筷是中餐別於西餐的標記,筒車是中國古人獨有的運輸工具,竹絲扇是中國能工巧匠的傑作,竹管毛筆是古老中華文化的象徵,竹笛是中國特有的樂器,詠竹詩是中國詠物詩的一類,墨竹畫代表着中國畫,借竹喻人格只為中國哲人所道出……不必詮釋,無需標籤,人們自會睹物思人,見景生情。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正是通過竹及其他文化事象得以顯現,從而與其他文化判然相別。 詠竹五

明代作者:憨山德凊

詠竹五首[五言絕句

【其一】

寒飛千尺玉,清灑一林霜。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

【其二】

矯矯凌雲姿,風生龍夜吼。霜雪不知年,真吾歲寒友。

【其三】

霜干寒如玉,風枝響似琴。瀟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其四】

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一林寒吹髮,清夜伴松濤。

【其五】

淇澳春雲碧,瀟湘夜雨寒。虛窗人靜聽,颯颯響琅玕。 中國竹文化的源流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竹子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竹文化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體現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諸多方面。考古和歷史文獻資料證實,原始時期中國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肅祁連山,北到黃河流域北部,東至台灣,南及海南島。中華文化發源的兩大中心——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態區域之內。我們祖先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正是在這種竹生態環境下產生和演進的。竹子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文字、生產、文學、藝術、宗教、風俗以及日常生活,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毫不遜於石器、金屬,以致於積澱成為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多彩的中國竹文化。

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符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研究表明,我國商代就已知道竹子的各種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作竹簡,即把字寫在竹片上,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書」,漢字「冊」即由此而來。竹簡為我們保存了東漢以前的大批珍貴文獻,如《尚書》、《禮記》和《論語》等都是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的。殷商時代用竹簡寫的書叫「竹書」,用竹簡寫的信叫「竹報」。竹筆的發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開拓性的一頁,在殷代文化遺蹟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戰國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證。

早在九世紀我國已開始用竹造紙,比歐洲約早一千年。關於用竹造紙,明代《天工開物》中作了詳細記載,並附有竹紙製造圖。用竹造紙,標誌着我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巨大發展和成就,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隨着時代的發展,竹在生活中更是大展身手,與人們的聯繫也更加密切。

中國竹文化的發展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度,豐富的竹資源為我國古代用竹、種竹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是中國竹文化產生的物質基礎。中國對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六千多年歷史。隨着人類環保意識的加強,竹子的優良特性和開發價值得到重新認識,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態環境建設和山區經濟建設的歷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樹木無法比擬的多重特點和優勢,發展竹資源、開發竹產業能把生態建設和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在推進生態建設的同時推進產業建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典型的竹子公園有北京紫竹院公園、上海萬竹園、南京菊花台公園、成都望江樓公園及廣州曉港公園等;以竹景為主的「園中園」主要有北京植物園的「集秀園」、杭州黃龍洞圓緣民俗園的「方竹園」、馬鞍山采石磯公園的「萬竹塢」等。位於安吉縣竹種園內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是我國目前展館面積最大、展品最豐富、設施最先進的竹子專題博物館。

中國竹業的盛典——1997年開始每兩年一屆的中國竹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和首屆十大「中國竹子之鄉」的評選,為我國竹文化又增添了濃重的一筆。1997年11月,總部設在北京的第一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竹藤組織的正式成立,更是世界竹業的一大盛事。

對竹文化進行研究的組織機構、科研成果、專著論文等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神奇樸實的中國竹文化,歷經數千年的歷史發展,在中華民族精神長河中留下了深長的歷史投影。它正以倔強的生命力隨着文化傳統對生產和生活的實踐,實現同現代文化的綜合,以形成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文化意識和品格 。[9]

故事

1、孟宗竹的故事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子倆相依為命。他讀書勤懇,極為孝順。   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何處能尋得竹筍!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2、竹子由來

相傳,古時凡間沒有竹子的,竹子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中。竹子受仙霖甘露澆灌,長得俊秀挺拔。神仙們都十分喜愛仙竹,特別是王母娘娘,更是寵愛有加。她命侍女朝霞仙子照料仙竹,朝霞對仙竹也喜歡萬分,每天都悉心呵護。仙竹仿佛也懂她的心思,只要朝霞從旁經過,便招展身姿,向她致意問好。

天上雖好,可朝霞卻嚮往人間有死有生,有淚有笑的生活。當她和女友們談起人們生活的時候,總說:「要是能在人間活一天,我連神仙也不要做了!」可女友們都笑她痴人說夢,仙女下凡是犯天規的。

說到夢,還真的來了。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乘興多喝了幾杯百花仙子釀的百花露,醉了。這百花露喝上一杯,神仙也得醉三天,更何況多喝了好幾杯呢?朝霞明白這一醉少也要十天半個月,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下凡,只有乘此機會了。便悄悄地帶了一些仙竹從南天門溜到了人間…… 從此,人間就有了挺拔俊俏的竹子。

3、竹神

很久以前,浮流國(即現永安)出了位叫「衍公」的奇人,他生性愛竹,終日徜徉在竹林,以竹為伴。一年,天降大旱,河流乾涸,萬物枯焦,百業凋敝。衍公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決心為百姓做點好事。他拔起一根竹子,運起法力,驅趕巨石,準備在燕江上築起一座石壁,蓄水抗旱。此事被天神得知,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對抗天庭,犯上作亂。於是便降落凡間,把即將築好的石壁破壞。衍公功虧一簣,飲恨燕江。

衍公不向天公低頭,決意教訓一下傲慢的天帝。一日清晨,衍公用竹做了支弓箭,張臂挽弓,射向天庭。竹箭挾風攜電,徑直射向玉皇大帝的金鑾殿。這天玉皇大帝恰好貪睡,尚未上早朝,竹箭直射在玉帝的龍椅背上。待玉帝上得殿來,見椅背上插着支箭,大驚失色,忙問左右是為何。太白金星拔下箭看了後說:「這是一支竹稈箭,不在豫章(即現江西)在閩越(即現福建):金箭頭,銀箭尾,不在沙縣、在浮流。」玉皇大帝聽後,下令天兵天將到浮流國捉拿施放冷箭之人。 天兵來到浮流國,深入竹林搜捕衍公。只見竹林內有個五處美髯、鬚髮飄飄,手持一根竹笛的人在出沒。天兵砍倒所有竹子,可就是抓不着那個留着長須的奇人,只好悻悻地返回天后命。

玉皇大帝聽罷稟報,嘆道:「這個在竹林出沒的不是凡人,只能是竹神啊!」只好下令龍玉降雨,消彌永安的旱情。 雨水一降,一棵棵竹筍拔地而起,竹林又是一片鬱鬱蔥蔥。

從此,永安人把衍公尊為「竹神公」,拜供奉起來,以紀念這位解永安於倒懸的奇人。

4、四方竹的傳說

西樵山上多異竹,尤以四方竹負盛名。四方竹株型矮小,色墨綠,葉細長,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捏它,有明顯的方型感,橫截面成正方形。由於疏密有致,形態飄逸,適宜盆栽,是觀賞的珍品。傳說這種竹最初是由一個堅心的男子培植起來的,不堅心的人很難把它栽活。

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熱戀着,他倆對歌傳情,密訂終身。可是女子很勢利,嫌棄男子靠打柴過日。當男子到女家求婚時,女子的娘竟擋住門口唱道:

不是花靴莫行街,

不是利斧莫砍柴。

除非山上天地變 , 竹子成方送女來。

男子是個堅心的人,他聽了下決心要叫竹子變方。他在自己的草棚下栽了一棵竹子,早晚用力在竹竿上捏一會兒。捏呀捏的,捏了一年,竹竿的下截變方了,但上截還是圓的。捏呀捏的,捏了兩年,竹竿的上截變方了,但下截又恢復了圓形。竹未捏方,女子的娘把女兒許給了一個官家。在花轎過門的途中,那女子在轎里長嘆一聲自盡了。

男子非常悲憤,把棚下的竹株拔了起來,帶着它進佛寺當和尚去了。

這個年青的和尚天天到禪堂里念經,天天捏着檐下新移的那棵竹子。經書念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終於,一棵方形的竹子在香煙繚繞中出現了,葉形細長,竿色墨綠。後來從旁長出來的新竹也是方的。和尚穿上整齊的袈裟,虔誠地把方竹子從禪房前移栽在女子的墳上。

方竹子在墳地里繁殖開來了,長滿了坡坡嶺嶺。山里人把它看作是堅貞的象徵。

從此,山裡有這麼一個習慣:男子向女子求婚,得在女方家門前栽一株四方竹,表示自己的堅貞。

5、插杖生竹

九宮山有座祖爺殿,是開山祖爺張道清生前靜心養性的地方。他升天以後,肉身(遺體)就供在大殿當中。他活在世上時,祖爺殿上始終蓋不住瓦;死了以後,落得肉身不全。

這裡頭有個緣故。當年,張道清偷了師父的三件寶物,一路從江西跑到了湖北,半路上撞見了一個姓章的遊方道人。章道人年長一輩,張道清就尊他為師父。章道人喜歡張道清聰明乖巧,張道清愛慕章道人道藝成熟,張道清有志另立門戶,開壇傳道,章道人也想創立新道場,廣收道徒。兩人碰巧想到了一起,越談越高興,不覺走進了通山地界。

兩人選了幾個地方,都沒有選中,最後來到橫石潭。聽當地人說,這一帶有兩座山最有名,一座是九宮山,一座是太平山。

兩人約定分頭探查,張道清到九宮山,章道人到太平山,五天後在太平山會面。章道人怕張道清看不准,分手之前,將自己的竹手杖交給了張道清,並囑咐說:「要是看不准山上氣相,你就將這根竹杖插在地下。三天以後,它要是生了根,開了枝,長了葉,那就證明這座山的確不錯。不然,就只是一般。」

張道清走到九宮山腳,迎面碰上剛從山上下來的獵人鄭邪。鄭邪慌張地說:「不得了!山上出鬼啊!這九宮山,方圓幾百里沒有人煙。我今天突然看見,山頂上一口塘里有九條大水牛在浴澡。這不是活鬼出現又是什麼呢?」張道清心裡清楚,那不是水牛,是九條龍。九宮山上九龍盤頂,是塊寶地啊! 他一口氣趕到山頂,一心要看九龍出現。

一連三天過去了,還是不見九龍的影子。這時,陡然記起章師父給他的那根手杖,心想何苦要在這裡死守硬候呢?把手杖往地下一插,不就一清二楚了?他連忙回身去拿那根手杖。可是,手杖不見了。他抬頭一看,發現眼前出現了一根活竹子,竹杪還是彎的。原來,當初無意中把手杖插在地上了,沒想到真的成了一根活竹子。張道清滿心歡喜,慌忙飛跑下山,要趕到太平山去給章師父報喜。

走到半路,他心裡變了卦:章師父年紀比自己大,道藝比自己強,要是對他實話實說,這九宮山不就成了他的了?不行,不行。他靈機一動,在路旁找了一根爛竹子,做成一根原模原樣的手杖,上了太平山。

章道人見張道清一副愁眉苦臉相,手杖也帶回來了,猜想事情不妙,就勸張道清說:「我在橫石潭,遠遠看見九宮山氣脈不凡,存心想讓你到那裡自立門戶,做一番事業。哪曉得我老眼昏花,讓你白跑了一趟。今後你就住在太平山吧。這裡是九龜尋母的風水,很不錯的。」張道清連忙推辭說:「不,不。我怎麼能奪師父的風水呢?俗話說,福人登福地。我沒有那個造化,也不打算東顛西跑了,就在九宮山混一輩子,挨着師父做個伴。」章道人更覺得對不住張道清,順手拿起地下那根隨他多年的手杖要離開,見不是原物,心裡全明白了。他不好當面出張道清的丑,只是說了聲:「呀,竹子爛了哩!」張道清趕緊接了一句:「是爛了!我按師父的教導去做,沒想到三天過後就成了這樣。怪不得當地人說九宮山氣數已盡。」章道人笑着說:「我是真心對你,你千萬不可哄我呀!」張道清指天發誓:「我要是哄了師父,這一輩子活着不得安生,死後肉身不全。」

張道清就在九宮山做了開山祖爺,道場辦得興旺紅火。不過,祖爺殿一蓋好,一陣狂風颳來,屋頂上的瓦全部飛了;換成錫瓦,一場天火燒來,全部熔了;最後換成大鐵瓦,這才管幾年。不想後來太平軍上了九宮山,掀了鐵瓦,拖出張道清的乾屍,毀了肉身。人們都說,只怪他當初心術不正。[10]

詩詞

古往今來描寫讚嘆竹子的詩詞非常之多,現摘錄部分如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鄭燮《新竹》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楊萬里《夏夜追涼》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李嶠《風》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

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錢起《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 暮春歸故山草堂詩》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曹組《卜算子·蘭》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11]

參考文獻

相關視頻

漢字的故事 : 竹
求生欲太強!地震時大熊貓丟下竹子「瞬間上樹」

竹子種植技術(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