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世亲,罗阅城人,姓毘舍佉,梵名为Vasubandhu(藏语:Dbyig-gn~en),又作天亲。音译婆薮槃豆、筏苏槃豆、筏苏畔徒、婆薮槃头、婆修槃头。四世纪或五世纪人,印度小乘《俱舍论》的作者,也是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学者。
与其兄无著,并为瑜伽行唯识学派的两大核心人物。大约在佛灭九百年左右,出生于北印度犍驮罗国,世寿八十,寂于阿逾陀国。[1][2][3]
生平
世亲为无著弟,最初在小乘的说一切有部出家,受持小乘三藏。
其人博学多闻,神才俊朗,首学《毘婆沙论》,再造解释《毘婆沙》的六百馀偈,并为求证所造论,将论著送至缩宾国,请求各毘婆沙师指教,虽得认可,唯觉偈语义仍过于深奥,建议再撰长论阐释。世亲即另撰新著,凡有玄奥难解之处,便以经部义理释之,著作完成名为《阿毘达磨俱舍论》(译为“对法藏”,因其理路井然,世称《聪明论》,在当时相当盛行;此外,世亲菩萨又造新论,把婆罗门的《毘伽罗论》三十二品,从头至尾破析得一无是处,令婆罗门上师无法反驳。
著小乘论书多种。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俱舍论》。这部论书的基本态度是“理长为宗”,而不完全立足在说一切有部的立场。在某些重要观点上,也采取有异于说一切有部的经量部说法。因此,所论迷悟因果之理,乃能获得历史的肯定。该书不只在当时被誉为“聪明论”,即使到现在,还是广为佛学界人士所爱读。
在弘扬小乘教义若干年之后,专志小乘教义,曾提出大乘非佛说的论调,大力抨击大乘佛教。其兄无著晚年时,宣扬大乘。为度其弟回小向大,推说病危,派人请世亲菩萨速回相见,世亲闻知兄长病笃,日夜兼程赶回本国,只见兄长精神甚好,正在讲堂上为大众说法。
世亲谛听兄长无著讲《瑜伽师地论》,甚是微妙殊胜,当下忏悔自己对大乘的偏见。后来无著菩萨又故意请人大声读诵《华严经‧十地品》和《阿毘达磨经‧摄大乘品》,使世亲菩萨再次感动大乘妙法的浩瀚,深悔自己过去见解的浅薄,一天,向兄长无著忏悔表示:“过去顽强偏执,多次毁谤大乘,罪孽深重,皆因舌所造业,愿割舌赎罪。”无著劝慰说:“既知毁谤大乘之罪由舌头所造,今可用舌头宣扬大乘学说赎罪,否则即便割掉一千个舌头也无用。”割去千舌,难填补毁谤大乘的罪业,惟有发心造论,宣扬大乘佛教,才是最究竟的忏悔。
世亲一直到逝世为止,他都一直致力于大乘法门的弘通。其一生声誉至隆,不论大小乘学者,甚至外道对他都深为畏服,并且还获得当时国王(超日王)及贵族阶级的诚心护持。自此,世亲便成了弘传大乘学说的杰出继承人。
世亲转入大乘之后,尽全力于瑜伽、唯识之学的弘扬。相传他造论甚多,有“千部论师”的雅誉。所著诸书,除《俱舍论》外,《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十地经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净土论》)等书,对后世也都有极深入与广泛的影响。这四部书分别是我国唯识宗、地论宗与净土宗的思想核心。从佛教思想史的观点看,他实在是一位以著述改变历史的伟大思想家。其中最为大众所认识的是《唯识三十论颂》,此论成为当时及后世唯识学者的主要注释经论。[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