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村龍舟競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二龍村龍舟競渡,又稱二龍村扒龍船或二龍競渡,是礁溪鄉二龍村轄下的上庄淇武蘭、下庄洲仔尾,共同的傳統活動,除了先前準備,二龍村傳統祭典,主要有三個部分:祭典上下庄傳承有所不同分別如下。
淇武蘭祭港典禮:1.祭港儀式(含家戶) 2.遊港儀式 3.儀式後的龍舟競渡。(淇武蘭有謝神)。維持祭典原型。
洲仔尾祭港典禮:1.迎神2.祭港儀式(含家戶) 3.遊港儀式 4.儀式後龍舟競渡。(洲仔尾有迎神、邀請鄰近廟宇主神觀禮與謝神)。
活動當天,上下庄,當值爐主:於清晨舉行龍舟(迎神)、祭港、下水、遊港獻紙頭、而後才是龍舟競渡、謝神龍船戲。村民:則會祭拜1.祖先、2.地基主、3.犒軍、4.聽龍舟遊港鑼聲,面對著淇武蘭港擺案祭港,可謂是動員全村男女的祭港競渡活動。
二龍競渡,是發自二龍村全村的祭港行為,大家熟知二龍競渡下午會划龍舟,卻不知道,二龍村的早上家家戶戶正在悄悄進行祭港拜拜。二龍競渡是二龍村的大活動,村民家家戶戶一早祭祖、地基主、犒軍完成後,待聽到龍船遊港打鑼會在家前擺案,面對淇武蘭港祭港祈求來年平安順利、風調雨順。長久以來村民自發性的祭港行為,是村內流傳的民俗文化,供品祭祀規模如七月半,是國內很特殊信仰與民俗文化(政府可沒有補助村民家庭任何一毛錢,進行祭港活動)。因為祭港不是拜七月半所以沒有插普度旗,這是識別上最大差異。祖先們一直告訴村民祭拜的是河裡的神靈,可見家家戶戶村民祭港,桌案上放有巾衣與冥紙小銀。
早上的祭港典禮完成後,下午才會開始競渡,這個傳統民俗活動,由漢人聚落隨俗舉行後,至少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初期舉行的日期並不固定,直至1967年開始,龍舟競渡活動更改在端午節舉辦。二龍村龍舟競渡傳統上沒有發令員、計時員與裁判,雙方選手們認為齊位、旗鼓相當時就引鑼出發,若有一方未引鑼,便需重新開始;行進中若有一方覺得起步慢,不公平而不引鑼或沒有信心勝利而不引鑼,就算對手已經划船到終點拿到鎮港鏢,也不算贏。只要有一方認為對方違規,競賽就得重來,勝負由觀眾和選手自行認定。亦由於這些特色,常被人稱為「君子之爭」。
由於該活動的特殊性,2001年獲交通部觀光局列為「國家十二大民俗節慶活動」。2006年獲宜蘭縣政府補登錄為「宜蘭縣民俗文化資產」。
歷史沿革
《礁溪鄉志》指稱,漳州南靖林元旻等兄弟四人,早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二龍村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最早者。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成為蘭陽漢人最早居住開發的地區。
祖籍福建漳州府南靖縣船場鎮營頂庄,南靖希遜公十一世林元旻,名老,字有年 ; 與弟林元火,名契,字心合 ; 林元辨,名勳,字受田 ; 林元道,名德,字克明,先入板橋,後遷宜蘭淇武蘭,林元旻四兄弟進入二龍村後尋二龍河邊峙高地點,與「番社」淇武蘭社為鄰,發現此處人煙稀少,土地廣大肥沃,水源充沛,有河川可使船隻載貨進出;陸地可築一條長堤環繞村庄聚落,在上下段架橋可通往其他村庄聚落,認為是最符合墾殖地區;於是以家族制度共同開墾,拓墾期間與噶瑪蘭族生活融洽且比吳沙開墾頭城早二十年。嘉慶三年(1798年),祖籍福建漳州府和平縣安厚鎮三徑,和邑龍峰頭林日隆公十三世皇清待贈林硯(字翰友 考謚温文,地點 頂五房瓦厝底)與其正堂弟十三世林勅(謚正直,地點 九房頭)一同開墾洲仔尾地區,而後塗萬、謝振老、邱角、李阿發、游東山等五人出資,同在地洲仔尾林共同開墾二龍河下游,取名五股,水運為當時最主要的運輸通道可通至武暖石板橋官道、壯圍與頭城烏石港,南北向省道中山路與東西向二龍村主道路為當時礁溪最早的對外連通道路。
對於二龍村龍舟競渡的起源,現時不論是宜蘭官方文件還是大眾主流說法,都強調二龍競渡與噶瑪蘭平埔族的淵源,認為這可能是居住於淇武蘭、番割田的噶瑪蘭人聚落間生活兼具娛樂與運動功能的活動或以競渡方式驅逐水中精怪和祈福超渡溺死亡魂之儀式,目前則認為是噶瑪蘭人回到淇武蘭港,祭拜祖靈與河靈(河中鬼神),舉辦Laligi海祭或補魚祭之活動。後來雖漢人入墾淇武蘭與洲仔尾(沙洲末端之地)混居,仍然延續著這個習俗。
由葛瑪蘭族海祭、阿美族捕魚祭之文獻,可得知有多項特徵與二龍競渡完全相同: 1.春末夏初舉辦,時間並不固定 2.在河邊進行,族群有捕魚用具與船隻 3.為男性的活動,女子不能參加祭典 4.祭拜祖先與河海中的靈 5.活動持續兩三天以上 6.外地族人均會返鄉祭拜河中的神靈(漢人來後稱為老大公),參與祭典,像村中的過年。
由以上特徵可知,二龍競渡與葛瑪蘭族Laligi海饗祭或補魚祭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反推亦可得知葛瑪蘭族在退往花東前在河邊即有Laligi海饗祭或補魚祭活動。
然而,有些人並不同意二龍競渡源自噶瑪蘭人的習俗,如曾任礁溪鄉公所秘書的林月昇在1992年時堅決否定二龍競渡源自噶瑪蘭人說,並認為過去福建南靖、龍溪一帶也曾盛行類似的競渡。他指出當地龍舟自清朝嘉慶元年開始,當時二龍河堤防尚未修築,每戶後院直通江邊,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落水滅頂,為了防止此等慘劇一再發生,就仿照中原古風划龍舟避邪的習俗,在二龍河上划龍舟祭河神。亦有人根據兩庄龍船厝的對聯等文本強調的屈原傳說,認為二龍競渡與其他漢族地區一樣有著紀念屈原的意義。
亦有一說指現時二龍競渡的儀式與噶瑪蘭人的原始活動並未完全關連,此說認為雖然二龍競渡是噶瑪蘭人所遺留的農暇娛樂活動演進而來,但在漢人不斷移入的過程中加入了漢人的傳說和信仰,如屈原給楚王吃鹽的傳說與龍船公鎮壓水域等,再由村民依照祖先留下來的歷史故事、道德觀念,口耳相傳,再結合環境生活的需要,演變為現時的獨特的龍舟競渡風俗。
據當地1921年出生,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交接時代時任的老村長林趖憶述其父林阿江青壯年時(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即清末至日治時期初期約1885年)當時二龍競渡,最擅「押尾槳 舵」者(舵手)為一名為ga mai的「老番」,亡故後由13鄰賴姓的「大箍萬」最擅。他印象中番社內多戶皆無後裔,多收養漢族。原本番人日本殖民後播遷本縣三星、頭城大溪與花蓮、瑞芳等地,到了太平洋戰爭後已經無「番仔」蹤影。但是,林趖聽上輩傳云:「番社港仔」(武暖河)西側的番社番人會沿淇武蘭港到烏石港去划船比賽,現今的烏石港是港嘴,而當時他們的划船地點是以往的大千戲院,現在則是頭城圖書館一帶,後來這條水道淤塞後,划船就轉移到打馬煙去。此說所持的論據是淇武蘭本為番社,後來才變成漢庄,在當地「番社港仔」西側曾住有連、潘兩姓的噶瑪蘭人,認為漢人入墾混居後仍然延續著噶瑪蘭人的這個習俗,再與漢人常見的端午節的賽龍舟結合,但主要仍是以祭祀淇武蘭港內被尊稱為神靈(老大公)與不幸溺斃往生的親友祖先為主,再加上當地人祖先與噶瑪蘭人間的豐收後閒暇遊戲為輔。其祭港供品規格同七月半[1] ,二龍村家家戶戶均會祭拜淇武蘭港裡的神靈,故二龍村一年有兩次祭祀普度,上下庄在比賽前均要村民或童男乘龍舟沿著各庄河道遊河祭祀,獻紙頭的地點主要為聚隂處與事故地點,故各庄地點會有所不同,而後才是傳統遊戲競渡,屈原是為林趖老村長改為端午節舉行後才加入一併紀念。祭港祭拜神靈(老大公)的精神與中港溪洗港(神明壓陣驅逐斬殺水鬼)完全不同,二龍村祭港祭拜神靈(老大公)的傳統中內含一點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