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仙人走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仙人走兽

中文名称:仙人走兽

外文名称:Immortal beasts

定义:古代大型建筑屋脊上的雕塑装饰物

设置部位:戗脊端部或角脊

出现时间:汉代

学科:建筑学

仙人走兽是指我国古代大型建筑屋脊上的雕塑装饰物。流行于全国各地。通常置于戗脊端部或角脊上。最早见于汉代明器。历代使用上并无定则,至清代始成定制。规定翼角处“仙人”之后的“走兽”皆用单数,数量可多达11个,视建筑等级之高低增减。排列次序亦有规定。如天安门城楼翼角上的9个走兽依次为: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但地方建筑,则自有习惯,多不遵守官制,走兽造型亦较生动。[1]

由来

高等级古建筑中,在屋顶垂脊、戗脊的端头常设有数量不等的仙人走兽,这些形象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数量到形式都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等级意义。


在早期建筑形象中,屋顶角脊上是没有仙人走兽的。汉代的画像砖所示建筑中,角脊往往用叠瓦脊装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所示北朝时期的建筑中,屋脊上尚无后来的鸱尾与仙人走兽,而是以飞鸟图案。至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角脊上亦无仙人走兽,西安大雁塔西侧一层门楣上所刻佛殿脊部也没有。那么,仙人走兽形式的出现与频繁使用是从何时开始的?其最初形态为何?


宋《营造法式》中记录有嫔伽,作为角脊端部的构件出现。嫔伽是梵语“迦陵频伽”的简称,意译为妙音鸟或美音鸟,佛经中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在宋代建筑屋角角脊端部,常作人首鸟身站立状,而西夏王陵遗址中出土颇多。在宋画中,我们常常看到嫔伽之后没有蹲兽。若有,则蹲兽的数量常常是二、四、六、八枚这样的双数,并尤以四枚蹲兽为多;只有“不厦两头造”的悬山屋顶因戗脊短,可用一枚嫔伽或一枚蹲兽。在宋画《滕王阁》、《黄鹤楼图》中,戗脊端部的嫔伽之后均跟蹲兽四枚。宋代的这种嫔伽之后蹲兽数量用双数的做法与后来清式走兽用一、三、五、七、九的单数正相反。


此后的元代建筑中,嫔伽与蹲兽的使用仍然如宋代一样,在数量、尺寸的选择上与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相参照来确定。在山西芮城永乐宫一组元代道教建筑中,轴线上的四座大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上,无极门脊角无兽,而最隆重的三清殿在脊角嫔伽(或称仙人)之后有四个小兽。明显可以判断出对不同等级与重要性的建筑,元代的处理仍沿用宋《营造法式》方式。


仙人走兽的出现与转型明初即已开始。明代初期,嫔伽形象就已被另一种形象取代了。在明代第一个皇帝朱元璋陵寝--南京明孝陵明楼、孝陵殿出土的琉璃残件中看到,殿阁角脊部之嫔伽已改为了“仙官驭凤”,仙官双手捧笏,侧身于凤背。在稍后的明永乐时修建的武当山道观之金顶金殿上,角脊端部也不是嫔伽,而是“仙官驭凤”,嫔伽所蕴含的佛教含义此时已改为道教含义。


仙官侧身骑凤鸟的做法只在明初洪武及永乐初期出现并使用,至明永乐营造北京宫殿时就已改为顺身而坐面向四条角脊端部,但“仙人骑凤鸟”的主题是一直延续的。究其原因,应是在琉璃烧制中去繁存简,减少废品率的一种改变。因为侧身仙官是左右成对的,一个烧坏,就无法配对;而正身仙官,四个屋角都是一样的,这样烧制的成品率颇高,施工也更为易行些。因此,明代的仙人走兽从明初就已奠定规制,唯形象在工程实践中有所调整。清代全盘接受这一规制。


设置

仙人在檐角端头指路,其后的走兽也称小兽、小跑。宋代殿阁建筑中,常在屋顶正脊上隔三至五个瓦位,放置正脊走兽,且走兽名称与明清时候角脊上的小兽、小跑名称相似。而明代开始,殿阁正脊上不设走兽,只在檐角设。小跑的排列次序是:行龙、飞凤、行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猴因排行第十故名),每种小兽都有其各自的寓意,例如獬豸是辨忠奸之兽,狻猊代表尊贵、威严,其他小兽还有吉祥、光明、公正、祈雨、防灾等寓意。


走兽的设置是有规矩的。在清代官式建筑中,只有琉璃瓦屋面上才能将琉璃仙人脊件安置在前后两端,并且仙官后面安装的小兽数量只能是三、五、七、九一类的单数,与宋代正好相反。九件的体制最尊,太和殿上檐屋脊在九个走兽以外又加“行什”一件,连仙官共十一件,是一个特例。若是青瓦屋面上,则不设仙官,只将生狮安装在最前端,因为仙官是不允许用于低等级建筑中的。


作用

仙人走兽在古建筑中除了装饰之外,还具有三大作用:


(1)从封建等级制度来说,它们具有标志建筑物等级的作用,建筑物等级愈高,它的个数就愈多,一般为奇数,如11、9、7、5等。递减时由行什、斗牛、獬豸、狻猊、押鱼等依次向前递减,减后不减前,人们抬头一望其个数就能清楚地知道其等级的高低。


(2)从传统思想来说,它们具有化凶为吉、灭火压邪的作用,被称为吉祥兽。仙人,意为逢凶为吉,龙、凤、天马、海马,为吉祥之物;狮、狻猊,为辟邪之物;獬豸,执法兽,象征公正;押鱼,灭火之物;斗牛,消灾之物;行什,降妖。


(3)从建筑结构来说,它们是为了保护木栓、铁钉,防漏防嚷面采取的措施。因为飞檐翘角的戗脊上都盖有瓦,但因翘角上翘很高,瓦容易滑下,所以这些瓦中都有一孔,以此用铁钉把瓦固定在戗脊上,为了防漏、防锈,于是在钉之上再压一件装饰兽。


所以,从上述几方面看,我国古建筑中的某些装饰,往往都不是虚设的,它们是政治、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明确地说,屋顶上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吻兽、脊饰,是屋脊交接点或脊端节点的构造衔化。螭吻、垂兽、戗兽和仙人走兽,实质上都是用来保护该部位的铁钉,是对护钉构造的一种艺术加工。但这一艺术加工又往往与等级制度、防火压邪等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具有多功能的结构件和装饰件。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