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公西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公西赤
原图链接

公西赤(前519年-?),字子华,汉族,鲁国人。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1]

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仁”的完美要求。

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2]

典故

公西华一生有很多故事,最著名要数《公西华侍坐》这个故事了。孔子的四个弟子围著孔子而坐,孔子就问他们的志向。子路第一个率先说出自己的抱负,说:“一个拥有千辆马车的中等国家,还夹在大国之间,受到他们军事的威胁,百姓还饱受饥饿,如果让我去整治他,三年时间,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的百姓有勇气的打仗,而且还懂得礼仪。”冉有接著说:“如果有一个方见六七十里的小国,让我去治理他,那么等到第三年,我可以使这个国家的百姓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方面,那就要依靠贤人了。”等到公西华时,他说:“我不知道我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是我愿意穿著礼服,带著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轮到曾皙时,他说:“我只希望在春天能跟四五个大人,五六个儿童,七八个少年一起去洗澡,吹风。”孔子于是点头赞同曾皙的说法。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及其他的学生的不同思想。[1]

公西赤被孔子派去出使齐国,但担心家中老母亲没粮食,但又不好意思再向孔子开口,于是就请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帮忙跟孔子说,冉有找到孔子说:公西赤在齐国工作,照顾不上家,请求您签字批点粮食补助给他的母亲吧。

孔子说:好吧,就给他六斗四升。冉有求说,是不是有点少了,拿不出手啊,能不能多给点呀?孔子不情愿地说:那就再给二斗四升。冉有再度求说:“按当前社会消费考虑,起码要送上八十斛。”

孔子听了很生气,对冉有说:公西赤是驻齐国大使,坐的是肥马驾的豪车,穿的是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待遇高,只有生活困难的穷人需要救济,公西赤不愁吃不愁穿,给那么多干什么?冉求听了无话可说,乖乖的退了下去。但是公西赤顺利拿到给母亲的粮食。[3]

参考资料

  1. 1.0 1.1 孔子的学生公西华的故事 公西华性格如何. 每日头条. 2016-10-31 [2019-03-28] (中文). 
  2. 孔子最得意的四大弟子. 壹读. 2017-05-29 [2019-03-28] (中文). 
  3. 三个小故事,告诉你孔子多看重钱!. 每日头条. 2018-03-13 [2019-03-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