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十八蛮子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其十八蛮子朝》作者:大清帝国第六位皇帝弘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密建皇储制度继位的皇帝,也是实际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又是使用年号最长的皇帝,更是最长寿的皇帝[1],还是最后一位太上皇。虽然能力很强贡献也很大,不过之后中华民族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也正是由他带来的,这一桩桩一件件使得他晚节不保。
“ |
蛮子朝,彼自至。 初非蜀将之所致,彼亦盖贪中国利。 涉远来朝必有赐,蜀将乃攘为已事。 更谓开元鲜于仲通征蛮徒丧师,岂如贞元蛮慕明德而自通诚觐玉陛。 德宗嘉其诱谕功,遂令蛮朝大明宫。 异牟寻男寻阁劝,并教召对延英殿。 召对赐衣更赐食,大臣歆羡不可得。 蜀将扬扬颇得意,拖紫佩金相备位。 白傅乐府因为刺云南,天末六诏蛮,来朝弗朝于国诚何关。 边将得意相备位,尔时政治从可观。 辛卯土尔扈特来,跋涉万里诚惫哉。 伊犁收抚抡将才,示恩安辑非招徕。 木兰秋狝命厕陪,山庄挈回镐宴开。 至今畜牧孳童孩,将亦为相调盐梅。 备位非相骄非将,白傅再生,应难腾口谤。 |
” |
— [清]弘历 |
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编纂初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繁多,翻阅不易,乾隆帝谕令编一部只记载书名、卷数、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的目录性图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谕令,将抄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依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逐一登载。有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则略记数语。此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告竣,共20卷。它实际上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分类,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到了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清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使成编时,名为《四库全书》。因为有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较完整地存世。《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2] 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参考文献
- ↑ 此人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生了100多个子孙,硬撑到五世同堂才死 ,搜狐,2022-08-09
- ↑ 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 ,搜狐,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