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冀州刺史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冀州刺史部,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高邑县(今河北省柏乡县),桓、灵年间移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汉代州域范围大致是今日的河北省西南部一带。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区。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冀州刺史部,隋初废郡用州县两级制,冀州刺史部除。607年(隋大业三年)复置冀州刺史部为监察区,隋亡遂废[1]

历史沿革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鉴于秦代中央直辖四十郡,多有不便。于是在“郡”上又加了一级行政机构,除都城附近的司隶部外,分天下为十三个刺史部。因以《禹贡》《周礼》所载之州为名,故又称十三州。冀州刺史部包括今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三个地区的全部,衡水地区的大部,保定地区的西南部,沧州地区的一小部,河南省北端三、四个县,山东省西端三、四个县。初平二年(191年),冀州刺史部领有安平郡、常山郡、中山郡、河间郡、清河郡赵国巨鹿郡渤海郡、魏郡九个郡,约百余个侯国(县)[2]

三国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打败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占领冀州,自领冀州牧。建安十八年(213年)封曹操为魏公,领有冀州,河东等十郡。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220年10月东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年号由延康改黄初,因曹操封魏公,国号魏。从这一年起,我国进入三国时期。三国时魏冀州所辖范围与东汉时大体相同。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因为邺城为五都之一(长安、谯、许昌、邺、洛阳),冀州州治移至信都。

西晋

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安平郡改为安平国,仍以汉制,州治信都。冀州领安平、巨鹿、赵国、平原、乐陵、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常山、中山十三个郡国。安平国领信都、扶柳、下博、广宗、经、观津、武邑、武遂八县。阜城县并入信都(据《大清县一统志》)。“范志”载,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立原安平王孚之曾孙祜为长乐王,遂改安平国为长乐国。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夏,羯族首领后赵石勒攻陷冀州,杀信都刺史王斌,将都城自冀州信都徙理襄国,下设三个州,冀州治信都。

十六国

317—420年,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活动于冀州地区的先后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行政区划基本沿袭西晋。至季龙,冀州治长乐郡。前燕,鲜卑族慕容儁平冉闵。冀州又徙理信都。前秦氐族苻坚克慕容𬀩,州徙于邺。后燕慕容垂自称燕帝,据中山(今河北完县),复移冀州于信都。

南北朝

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改为北朝,与南朝形成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北魏拓跋圭皇始元年(396年),置冀州,治信都,辖长乐、武邑、勃海三郡;长乐郡领信都、扶柳、堂阳、枣强、索卢、广川、南宫、下博八县。515年,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六月,道人法庆聚众造反于冀州。

隋朝

隋文帝灭陈之后,中国又由割据转为统一。由于幅员的广阔,废郡用州县两级制,冀州刺史部除。607年(隋大业三年)复置冀州刺史部为监察区,隋亡遂废。

视频

冀州刺史部 相关视频

论战斗力,汉朝军队永远巅峰
冀州宣传片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