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栉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副栉龙属或似栉龙属(属名:Parasaurolophus,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属,是鸭嘴龙科里面发现化石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50万年到7,300万年前。
副栉龙是种植食性恐龙(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草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连接鼻头一直到后脑勺的头冠为其标志性特征。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小号手副栉龙(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P. cyrtocristatus)。
副栉龙的首次叙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借由在亚伯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叙述。副栉龙为常见的鸭嘴龙类,但目前良好标本为少数,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副栉龙的最亲近物种应是最近在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类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这种结构引起许多科学文献的讨论;现在对于该冠饰主要功能的意见包括:辨别性别与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但并非如此,反而是和没有头冠的爱德蒙托龙相近。
叙述
副栉龙只发现过部分身体骨骸。沃克氏副栉龙的模式标本身长10-12公尺,头颅骨与冠饰长1.6公尺。小号手副栉龙模式标本的头颅骨与冠饰超过2公尺,显示它们比沃克氏副栉龙大[1]。副栉龙重达7吨[2]。从目前唯一发现的前肢显示,它们的前肢比其他鸭嘴龙科恐龙的前肢短,并拥有短而宽的肩胛骨。沃克氏副栉龙的模式标本股骨长达103公分,而且股骨粗壮。副栉龙上臂与骨盆都很粗壮[3]。
如同其他鸭嘴龙类,副栉龙是二足恐龙,但可以转换成四足行走。副栉龙可能在寻找食物时采用四足方式,而在奔跑时采用二足方式。副栉龙脊椎上的神经棘高大,这特征常见于赖氏龙亚科恐龙,这特征增加背部高度,超过臀部的高度。已发现沃克氏副栉龙的皮肤痕迹,显示皮肤上有瘤状鳞片[4]。
副栉龙最著名的特征是头顶上的冠饰,由前上颌骨与鼻骨所构成,从头部后方延伸出去。在沃克氏副栉龙模式标本的脊椎上,一个可能是冠饰接触到背部的地方,神经棘上有个凹口,但这可能是该个体的病理。替副栉龙命名的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假设从冠饰到脊椎凹口有个韧带用来支撑头部,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在许多重建模型里,冠饰到颈部则是有块皮膜。
副栉龙的冠饰是中空的,内部有从鼻孔到冠饰尾端,再绕回头后方,直到头颅内部的管。沃克氏副栉龙的管最简单,而小号手副栉龙的管最复杂,有些管是不通的,而其他管是交叉、分开的。沃克氏副栉龙、小号手副栉龙的冠饰较长、微弯,而短冠副栉龙的冠饰较短[5]。
发现与命名
副栉龙的模式标本(编号ROM708)包含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缺少膝盖以下的后肢与大部分的尾巴。该标本是在1920年,由一个多伦多大学的野外队伍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红鹿河畔的桑德河附近所发现。这个标本的发现地点目前为恐龙公园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坎潘阶;而该化石被威廉·帕克斯命名为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以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董事会主席Byron Edmund Walker爵士为名。尽管在亚伯达省发现了副栉龙的第一个标本,但它们的化石在该省仍然少见。除了模式标本以外,在恐龙公园组另发现了一个部分颅骨[6]、以及三个缺少颅骨的标本,可能属于副栉龙。在蒙大拿州的海尔河组,发现了疑似沃克氏副栉龙的化石,该地层的年代为马斯垂克阶晚期。这些未经处理过的蒙大拿州化石,是苏利文、威廉森在1999年重新研究副栉龙时发现的。
在1921年,大约是亚伯达省的化石被发现、命名的同时,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在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县的基特兰德组发现了一个部份头颅骨,该地层较恐龙公园组年轻。这个化石被送到瑞典乌普萨拉,卡尔·维曼(Carl Wiman)在1931年将它们叙述成第二个种,小号手副栉龙(P. tubicen)[7]。
种名tubicen衍化自拉丁语中的吹鼓手。小号手副栉龙的第二个接近完整头颅骨(编号NMMNH P-25100)是在1995年于新墨西哥州发现。在1999年,罗伯特·苏利文(Robert Sullivan)与汤玛斯·威廉森(Thomas Williamson)使用电脑断层扫描来检验这个头颅骨,并在一个专题论文上讨论小号手副栉龙的生理结构、分类,以及冠饰的功能。汤玛斯·威廉森稍晚提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提出不同的分类结论。
在1961,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叙述了另一个保存良好标本,并命名为短冠副栉龙(P. cyrtocristatus)。这个标本包含一个部份头颅骨,上有圆、短冠饰,以及头颅后的大部分骨骸,除了足部、颈部、以及部分尾巴以外;该标本目前位于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短冠副栉龙的种名cyrtocristatus在拉丁语中意为“变短的冠饰”。短冠副栉龙被发现于Fruitland组顶层,以及其上的Kirtland组底层。
在1979年,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与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在犹他州加菲尔德县的凯帕罗维茨组发现了一个副栉龙的部份头颅骨,该地层年代为坎潘阶。这个头颅骨与另一个犹他州所发现的头颅骨,就冠饰的形态上属于短冠副栉龙。
参考文献
- ↑ (英文)Lull, Richard Swann; and Wright, Nelda E. Hadrosaurian Dinosaurs of North Americ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42: 229.
- ↑ (英文)Glut, Donald F. Parasaurolophus.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 1997: 678–684. ISBN 0-89950-917-7.
- ↑ (英文)Brett-Surman, Michael K.; and Wagner, Jonathan R. Appendicular anatomy in Campanian and Maastrichtian North American hadrosaurids. (编) Carpenter, Kenneth (ed.). Horns and Beaks: Ceratopsian and Ornithopod Dinosaur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6: 135–169. ISBN 0-253-34817-X.
- ↑ (英文)Parks, William A. Parasaurolophus walkeri,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crested trachodont dinosaur.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ies, Geology Series. 1922, 13: 1–32.
- ↑ (英文)Ostrom, John H. A new species of hadr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of New Mexico.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61, 35 (3): 575–577.
- ↑ (英文)Evans, David C.; Reisz, Robert R.; and Dupuis, Kevin. A juvenile Parasaurolophus braincase from Dinosaur Provincial Park, Alberta, with comments on crest ontogeny in the gen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7, 27 (3): 642–650.
- ↑ Template:DeWiman, Carl. Parasaurolophus tubicen, n. sp. aus der Kreide in New Mexico. Nova Acta Regia Societas Scientarum Upsaliensis, series 4. 1931, 7 (5):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