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叶娃儿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卵叶娃儿藤 学名:Tylophora ovata (Lindl.) Hook. ex Steud.科别:萝藦科, 别名:文靴藤.娃儿藤.欧蔓.土细辛.百条根.哮喘草.山辣子.婆婆针线包.三十六荡.双飞蝴蝶.老君须。[1]白龙须、土牛七、多须公、小罗伞、六月桃、牛舌大黄,原产于台湾。
形态
全株有白色乳汁,被锈色黄柔毛,须根细长,常二十至三十条丛生,淡黄白色,有芳香气,味辛辣麻舌,茎细长,长达数公尺,茎柔软,上部缠绕性,空心,外表具深裂皱纹,单叶对生,叶卵形、披针状卵形、长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一般卵形,叶端急尖状,具小尖头,叶基浅心形,叶全缘,叶长二十五至六十公釐,宽二十至五十五公釐,两面密被短柔毛或仅脉上被毛,羽状脉,叶脉中肋两面突起,侧脉四、五对,叶柄长四至十四公釐,短总状花序,聚伞花序状排列,腋生,常不规则二歧,花数多,小型,花萼五裂,淡黄绿色,有缘,裂片线状三角形、卵形,内面基部无腺体,花冠辐状、轮形,未开放时呈卵状圆形,五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裂片向右相叠,平展,径约五公釐,淡黄色或黄绿色,两面带暗紫红、暗紫色,被白色柔毛,副花冠具五枚细小鳞片,肉质,裂片卵形,贴生于合蕊冠上,背部隆肿,雄蕊五枚,紫色,花丝连成筒状,包围雌蕊,花药直立,二室,先端有圆形薄膜片,内弯向柱头,花粉块每室一枚,圆球形,平展,雌蕊心皮二枚,离生,花柱短,连合,柱头五角状,顶扁平,蓇葖果,牛角状,圆柱状披针形,长可达十公分,直径约五至十二公釐,无毛,两两对生,张开近一百八十度,具宿萼,种子多数,卵形,先端截形,具长绵状毛,长约三公分,白色,绢质。[2]
茎柔软,被毛或略被毛。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密被毛或仅脉上被毛,先端具突尖 (成熟叶),基部心形或近心形。短总状花序呈聚伞状排列。花萼裂片线状三角形;花冠未开放时呈卵状圆形。[3]因根多簇生,几无主、支根之分,故又有百条根、三十六根之名。花瓣5,偶见缘毛,花丝愈合成筒状。花紫红色,花冠5裂,具副花冠,花丝合成筒状;花药直立。从外表是看不到花粉与花丝的。因为它的花粉已结成块状,花丝形成筒状。药学上,对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4]
新型冠状病毒的对治药物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病毒,目前的疫情正在扩散全球,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是一群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核糖核酸((+)ss RNA, 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病毒,除了会感染人类外,在大自然中的宿主包括:蝙蝠、猪、鼠、火鸡、猫、牛等;对人类造成的疾病涵盖普通感冒到严重肺炎。由于RNA病毒的基因容易产生突变,新型的突变冠状病毒在跨物种的感染后,可能导致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急性肺炎,引起社会的紧张与恐慌,造成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台湾财团法人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药研所李秀珠博士实验室,以老药新用策略,从既有活性化合物寻找具抗病毒效果的药物。她们已建立多种冠状病毒的抑制药物筛选平台,并已找到娃儿藤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是广效型(broad-spectrum)抗冠状病毒药物。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与药物研究所李秀珠副研究员研究团队,长久以来致力于研究娃儿藤生物碱(tylophorine compounds)与其衍生物(例如:dbq33b)的药物开发。研究发现,娃儿藤生物碱与其衍生物对于多种冠状病毒,包括来自人类、猪、与鼠的冠状病毒,不仅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与其力价(virus replication and titer),更能进一步抑制冠状病毒所造成之细胞凋亡(apoptosis)与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娃儿藤生物碱化合物可有效抑制50%的人类冠状病毒SARS CoV病毒力价约5 nM;有效抑制50%的猪冠状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病毒力价约8 nM,以及有效抑制50%的小鼠冠状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 ,MHV)病毒力价小于50 nM。此外,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娃儿藤生物碱与其衍生物之口服吸收利用率可达52%至100%,相当具实际治疗之潜力。这些结果显示,这一类化合物皆能有效地抑制所测试的冠状病毒活性,相信对其他不同物种的冠状病毒,包括不断演化突变的新型冠状病毒,亦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些抗冠状病毒之娃儿藤生物碱与其衍生物之研究、药物探索与开发,皆已获得在美国与台湾的专利。[5]
药理作用
- 卵叶娃儿藤水煎剂及非水溶性总生物碱对小鼠均有良好的镇咳作用。
- 卵叶娃儿藤的非水溶性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奈氏球菌、流感嗜血性杆菌及甲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 卵叶娃儿藤的总生物碱在组织培养.抗白细胞指数测定及精原细胞法中均显示有抗肿瘤活性, 对肉瘤180、白血病615、 子宫颈癌14、瓦克癌256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肉瘤180及瓦克癌256的抑制作用最强,并对机体巨噬细胞得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但停药后可恢复。 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获得一定的疗效。
- 卵叶娃儿藤的生物碱对皮肤及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能引起痒痛.发肿或溃烂。
因全草有毒,使用须注意,服用过量后容易中毒,中毒症状为头晕眼花、呕吐、四肢无力、麻木、严重者呼吸困难,心跳由强变弱,最后因心脏停止而死亡。[6]急救方法:先用高锰酸钾洗胃,注射盐酸去水吗啡,口服硫酸镁,并迅速给予必要救治。[7]
生态分布
分布于印度、寮国、缅甸、越南、台湾全岛及离岛低海拔林缘。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9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地灌木丛中、山谷以及向阳疏密杂树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影片
参考文献
- ↑ 药用植物简介(688) 卵叶娃儿藤 阿草伯药用植物园
- ↑ 鸥蔓 一花一木一世界
- ↑ 鸥蔓 台湾生命大百科
- ↑ 鸥蔓 福星花园
- ↑ 广效(broad-spectrum)抗冠状病毒之药物开发─新型冠状病毒之防范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
- ↑ 药用植物简介(688) 卵叶娃儿藤 阿草伯药用植物园
- ↑ [1] A+医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