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又名《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专著。吕振羽(见“中国政治思想史”)著。1934年北平人文书店初版,副题为《中国社会史纲Ⅰ》;1943年耕耘出版社在桂林出版修订本,书名为《中国原始社会史》;1950年耕耘出版社以本书与《殷商时代的中国社会》合辑为《中国社会史纲》出版;1961年三联书店出版再次修订之新版,增加了《地下出土的远古遗存和我国原始社会公社制时代的历史过程》和《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的原始公社制或其残余》两篇,作为补编,共23万字。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前有李正1934年为本书初版写的序、初版自序、1940年修订版序和1961年新版序,正文分为12章,包括绪论、中国社会形式发展的诸阶段、古代社会的一般特征、神话传说所暗示之野蛮时代的中国社会形态、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传说中的夏代——父系本位的氏族社会、神话传说所暗示由血缘氏族组织到地域组织的转变形迹、仰韶系各期的出土物与传说时代、远古中国各族系别的探讨、洪水的传说和其时代、中国若干少数民族的原始公社制或其残余——补编之一、地下出土的远古遗存和中国原始公社制时代的历史过程——补编之二。本书明确地划分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即传说中的“尧舜禹”和启的时代为原始公社制,殷代为奴隶制,西周至清前期为封建制,鸦片战争以后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本书首先提出的“殷代奴隶社会论”已为学术界所公认,本书首倡的“西周封建说”也成为在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派观点。本书继郭沫若之后,将中国历史的研究推向原始社会,根据古代文献中的神话传说式记载和当时能见到的考古发掘资料,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比较系统地对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社会形态、各族系别等作了辩证的论述和分析,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发展起了开拓的作用。被译成日文出版。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 ↑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