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吾家四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吾家四六》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三笔》卷八。

原文

乾道初年,张魏公以右相都督江淮。议者谓两淮保障不可恃,公亲往视之。会诏归朝,未至而免相。文惠公当制,其词曰:“棘门如儿戏耳,庸谨秋防;衮衣以公归兮,庶闻辰告。”所谓儿戏者,指边将也,而读者乃以为诋魏公。其尾句曰:“《春秋》责备贤者,慨功业之惟艰;天子加礼大臣,固始终之不替。”所以怅惜之意至矣。《王大宝致仕词》曰:“闵劳以事,圣王隆待下之仁;归絜其身,君子尽遗荣之美。”大宝有遗泄之疾,或又谓有所讥,而实不然。罢相后;起帅浙东,谢表曰:“上丞相之印,方事退藏;怀会稽之章,遽叨进用。”《谢生日诗词启》曰:“五十当贵,适买臣治越之年;八千为秋,辱庄子大椿之誉。”时正五十岁也。

绍兴王戌词科《代枢密使谢赐玉带表》,文安公曰:“有璞于此必使琢,恍惊制作之工;匪伊垂之则有余,允谓便蕃之赐。”主司喜焉,擢为第一。

乙丑年,《代谢赐御书周易尚书表》,予曰:“八卦之说谓之索,奉以周旋;百篇之义莫得闻,坦然明白。”尾句曰:“但惊奎璧之辉,从天而下;莫测龟龙之秘,行地无疆。”亦忝此选。《代福州谢历日表》曰:“神祗祖考,既安乐于太平;岁月日时,又明章于庶征。”正用《诗凫鹥序》“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祗祖考安乐之也”,《洪范》庶征“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皆上下联文,未尝辄增一字。《渊圣乾龙节疏》曰:“应天而行,早得尊于《大有》,象日之动,偶蒙难于《明夷》。”《易·大有》卦“柔得尊位”、“应乎天而时行”,《左传》叔孙豹筮遇《明夷》,“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彖辞云“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亦纯用本文。乾道丁亥《南郊赦文》曰:“皇天后土,监于成命之诗;艺祖太宗,昭我思文之配。”读者以为壮。后语曰:“天地设位而圣人成能,既扑缊纷之况;雷雨作解而君子赦过,式流汪之恩。”此文先三日锁院所作,冬至日适有雷雪之异,殆成谶云。叶子昂参知政事,为谏议大夫林安宅所击罢去,林遂副枢密。已而置狱治其言,皆无实,林责居筠,叶召拜左揆。予草制曰:“既从有北之投,亟下居东之召。有欲为王留者,孰明去就之忠?无以我公归兮,大慰瞻仪之望。”本意用“公归”之句,指邦人而言也,故云“瞻仪”。而御史单时疑之,谓人君而称臣为我公,彼盖不详味词理耳。子昂坐冬雷罢相,予又当制,曰:“调阴阳而遂万物,所嗟论道之非;因灾异而劾三公,实负应天之愧。”盖因有讽谏也。《嗣濮王加恩制》曰:“天神明而照知四方,既下临于精意;王孙子而本支百世,兹载锡于蕃厘。”又曰:“春秋享祀,独冠周家之宗盟;老成典刑,蔚为刘氏之祭酒。”《士衍制》曰:“克羞馈祀,事其先而万国欢心;肃倡和声,行于郊而百神受职。”《赐宰臣辞免提举圣政书成转官诏》曰:“为天子父尊之至,永惟传序之恩;问圣人德何以加,奠越重华之孝。”《赐叶资政辞召命诏》曰:“见曰消,顾何伤于日月;得时则驾,宜亟会于风云。”《赐史大观文以新蜀帅改越辞免诏》曰:“王阳为孝子,敢烦益部之行;庄助留侍中,姑奉会稽之计。”吴璘在兴元、修塞两县决坏渠为田,奖谕诏曰:“刻石立作三犀牛,重见离堆之利;复陂谁云两黄鸽,讵烦鸿却之谣。”用老杜《石犀行》云“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及翟方进坏鸿却肢,童谣云“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等语也。刘共甫自潭帅除翰林学士,答诏曰:“不见贾生,兹趣长沙之召;既还陆贽,宜膺内相之除。”《批执政辞经修哲宗宝训转官》曰:“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而立经陈纪,在谟训之文百篇。”哲庙正为第七主,而《宝训》百卷也。《答蒋丞相辞免》曰:“永惟万事之统,知非艰而行惟艰;有不二心之臣,帅以正则罔不正。”礼部为宰臣以显仁皇后小祥请吉服,奏曰:“练而慨然,礼应顺变,期可已矣,惧或过中。”又曰:“汉中天二百而兴,益隆大业;舜至孝五十而慕,独耀前徽。”时高宗圣寿五十四也。《辛已亲征诏》曰:“惟天惟祖宗,方共扶于基绪;有民有社稷,敢自佚于宴安。”又曰:“岁星临于吴分,定成肥水之勋;斗士倍于晋师,可决韩原之胜。”是时,岁星在楚,故云。檄书曰:“为刘氏左袒,饱闻思汉之忠;徯汤后东征,必慰戴商之望。”又曰:“侯王宁有种乎?人皆可致;富贵是所欲也,对不再来。”《紫宸大宴致语》曰:“庙谟先定,百官修辅而厥后惟明;黼坐端临,五帝神圣而其臣莫及。”《修圣政转官词》曰:“念五马浮江之后,光启中兴;述六龙御天以来,式时猷训。”又曰:“荐于天而天是受,永言覆焘之恩;问诸朝而朝不知,讵测形容之妙。”《汪观文复官词》曰:“作雷雨之解而宥罪,在法当原;如日月之食而及更,于明何损?”《步帅陈敏制》曰:“亚夫持重,小棘门、霸上之将军;不识将屯,冠长乐、未央之卫尉。”《吴挺兴州制》曰:“能得士心,吴起固西河之守;差强人意,广平开东汉之兴。”《起复知金州制》曰:“惟天不吊,坏万里之长城;有子而贤,作三军之元帅。”《萧鹧巴词》曰:“随会在秦,晋国起六卿之惧;日碑仕汉,秺侯传七叶之芳。”《姚仲复官制》曰:“李广数奇,应恨封侯之相;孟明一眚,终酬拜赐之师。”《追封皇第四子邵王词》曰:“举汉武三王之策,方茂徽章;念周文十子之宗,独留遗恨。”时已封建三王也。《赵忠简谥制》曰:“见夷吾于江左,共知晋室之何忧;还德裕于崖州,岂待令狐之复梦?”《王彦赠官词》曰:“申带砺以丹书之誓,方休甲第之功臣;挂衣冠于神虎之门,竟失戊营之校尉。”《向起赠官词》曰:“驰至金城郡,方思充国之忠;生入玉门关,竟负班超之望。”《李师颜赠官制》曰:“青天上蜀道,久严分阃之权;黑水惟梁州,怆失安边之杰。”《襄帅王宣赠官词》曰:“黄河如带,莫申刘氏之盟;汉水为池,空堕羊公之泪。”王渝以太常少卿朔祭太庙,忘设象尊、牺尊,降官词曰:“牺象不设,已废司彝之供;饩羊空存,殊乖告朔之礼。”《潼川神加封词》曰:“驾飞龙兮灵之斿,具严涣命;驱厉鬼兮山之左,终相此邦。”《青城山蚕丛氏封侯词》曰:“想青神侯国之封,自今以始;虽白帝公孙之盛,于我何加?”《阳山龙母词》曰:“居然生子,乘云气以为龙;惟尔有神,时雨肠而利物。”《魏丞相赠父词》曰:《大名之后必大,非此其身;和戎如乐之和,幸哉有子。”魏盖以使虏定和议,旋致大用。《赠母词》曰:“藏盟府之国功,不殊魏绛;成外家之宅相,重见阳元。”《封妻姜氏词》曰:“筮仕于晋曰魏,方开门户之祥;取妻必齐之姜,孰盛闺闱之美?”《虞丞相赠父词》曰:“活千人有封,非其身者在其子;德百世必祀,畸于人者侔于天。”又《周仁赠父词》曰:“有子能贤,高举而集吴地;受予显服,会同而朝汉京。”用东方朔《非有先生传》“高举远引,来集吴地”,及《两京赋》“春王三朝,会同汉京”也。《奖谕吴挺诏》曰。“◆外制将军,方有成于东乡;舟中皆敌国,应无虑于西河。”《梁丞相醴泉使兼侍读制》曰:“珍台闲馆,独冠皋、伊之伦魁;广厦细旃,尚论唐、虞之盛际。”又答诏曰:“一言可以兴邦,念为臣之不易;三宿而后出昼,勉为王而留行。”《王丞相进玉牒加恩制》曰:“载籍之传五三,壮太祖、太宗之立极;贤圣之君六七,耀永昭、永厚之诒谋。”《批以旱得雨请御殿》曰:“念七月之间则旱,咎征已深;虽三日已往为霖,忧端未贳。”

余不胜书。唯记从兄在泉幕,淮东使者,其友婿也,发京状荐之。为作谢启曰:“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皆用杜诗。其下句人人知之,上句乃《赠李十五丈别》云:“孤陋吞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此事适著题,而与前《送韦书记》诗句,偶可整齐用之,故并纪于此。但以传示子孙甥侄而已,不足为外人道也。

作品简介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1]、王应麟的《困学纪闻》[2],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这部书内容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内容。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容斋随笔》[4]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

视频

吾家四六 相关视频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