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墙有茨(诗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墙有茨(诗经)

【原文】

墙有茨①,

不可埽也②。

中篝之言③,

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

言之丑也。

墙有茨,

不可襄也④

中篝之言,

不可详也⑤。

所可详也,

言之长也。

墙有茨,

不可束也⑥。

中篝之言,

不可读也⑦。

所可读也,

言之辱也。

【注释】

①茨:蒺藜,草本植物,果实有刺。

②埽(sao):同“扫”,意思是 除去。

③中篝(gou):宫室内部。

④襄:消除。

⑤详:详细讲 述。

⑥束:捆扎。

⑦读:宣扬。

【译文】

墙头长满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对人谈。

如果真要谈出来,

让人听了觉害臊。

墙头长满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详细讲。

如果详细讲出来,

说来话长讲不完。

墙头长满蔡黎草,

不可捆扎无处放。

宫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去张扬。

如果一定要张扬,

让人听了觉耻辱。

【读解】

这是一首讽刺卫空公淫乱的“刺淫”诗。

中国历代帝王的宫廷生活,都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 就生活在宫廷中的人来说,宫纬秘事属于既无法说情楚,又不便于说清楚,更无人敢说清楚的非常特别的一类。这样一来,宫纬 秘事便更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帝王作为人民的领导人,当然无法逃脱人民雪亮的眼睛的监 督。尽管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没有约束帝王权力的弹劾机制,帝 王实际上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他无法完全禁止人们的传说议论。宫 廷的围墙再严密,是不可能不透风的。惧怕议论,下令严禁议论, 或者完全不在乎议论,我行我素,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却共同 表明了统治者的腐败专横。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帝王同一般人不一样的 是,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可能不敢说,但这并不表明 人们不知道,不明白。瞎子吃汤圆都心里有数,更何况耳目和心 智健全的正常人呢。

再说另一方面。帝王制定的种种道德准则,往往是对人不对 己的,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却可以超然于规则之外。这样的规则 再好,却因为有先天缺陷而成为破脚的。如此这般,便又为人们 的议论提供了理由。[1]

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2]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