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生命力(翟永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夕阳的生命力》是中国当代作家翟永旭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夕阳的生命力
不知是夕阳的美好让人们想到了黄昏的悲凉,还是黄昏的无奈让人们淡忘了夕阳的生命。所以才会有古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所以也会有今人产生了“老而无用”的认识等。就在这美好与悲凉之间,无奈与生命之中,吹来了一股和谐的春风,春风过后,邯郸供电公司诞生了一所大学,即:童鹤老年大学。几年之后,呈现出一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画面。离退休人员用多幅美术、书法获奖作品以及文艺表演等向世人展现着夕阳的生命力。
1998年,邯郸供电公司离退党总支、离退科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开设了保健、书法、烹调等课程。从社会上聘请老师定期授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许多老年人认识到了自己从前的不良习惯,自觉改掉了打麻将废寝忘食的毛病,闲聊时,也不再是以东家长西家短为主要内容,而是互相切磋学习成果并在实践中的运用等。有些老年人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应用到家庭中,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和谐之花在家庭中悄然开放。此时,老年大学也没有忘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管理。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切实起到了引导离退休职工自我认识问题,自我平衡心态,自我陶冶情操,自我进行教育的作用。为离退休职工搭建了求知上进的艺术平台。
就在老年大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同的时候,又出现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既不能打消老年学员学习积极性,更不能让他们再去重复过去那种生活的情况下,离退科决定自力更生,把那些精力充沛、技术精湛的离退休职工组织起来,对外承包电力工程,在他们发挥余热的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城乡剩余劳动力来此就业,有力地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有了一些年青人的加入,缓解了经费不足的问题,更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所谓:夕阳有了朝阳的陪伴,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希望。
童鹤老年大学为社会和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又把工作的视线伸向了家属,在各个家属院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等,受到了众多家属的欢迎。为她们购置服装,请人来此辅导,并积极与市里联系,为她们创造更多上台表演的机会。尤其是锣鼓队,被群众称为:“威风锣鼓”。没有上台的机会时,锣鼓队、秧歌队经常在家属院表演,吸引着家属院以外的人也来此观赏。俨然形成了冀南大地上的一枝文艺之花,也唱响了离退休职工老年文化建设的一首和谐的夕阳之歌。针对一些因故不能参加老年大学的离退休职工,特意在每年年底举办一次联谊会,开设几个赏心悦目、雅俗共赏、适合老年人参加的体育项目,争取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在此期间,用文艺表演来活跃气氛,使得和谐的歌声走进每一个离退休职工的心房。
童鹤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片乐园,也是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年人向世人展现着夕阳的生命力,让“老而无用”的腔调成为了曾几何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让世人看见了夕阳的美好。
几年过去了,老年大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为了尽善尽美,离退党总支仍在不断地改进工作。2006年,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以围绕老年人的需、学、乐、用调整了课班,增加了《拍打秧歌》、太极拳等课目。结合一些爱好书法、美术、文学、摄影离退休职工,给他们创造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在这样的机会中,我局许多离退休职工的作品得以在电力部、华北局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诸如此类的人物和事例,在和谐社会的创造中屡见不鲜。老年大学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世人的称赞,得到了众人的赞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由老年人装点的这幅画面将会越来越鲜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