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孟杰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杰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孟杰

国籍; 中国

出生地;贵州省大方县

出生日期;1966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师

专业方向;理论物理

主要成就;2000年和2013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

2007年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

发表论文数量;86篇(截至2019年7月)

职称;教授

孟杰,男,1966年生,贵州省大方县人,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在原子核的手征对称性、晕现象、赝自旋对称性和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等方面有原创性贡献。[1]

主要经历

1966年,生于贵州省大方县;

1982年至1988年,西南师范大学 物理系就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88年至1991年,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就读,获博士学位;

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1993年9月至1994年8月 德国Rossendorf研究中心核与强子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 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96年12月至1998年10月 受日本科技厅资助作为科技厅研究员(STA Research Fellow)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97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

2009-2012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院长。

访学经历

1999年3月至2000年1月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在日本仙台任东北大学JSPS访问教授;

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受日本文部省资助在大阪大学核物理研究中心任COE教授(Center of Excellence Professor);

2002年7月至2002年10月应邀到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德国GSI、法国巴黎南大学作访问教授;

2004年11月8-23日 访问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

2005年1月7-17日 受瑞典Swedish Institutes资助,访问瑞典皇家工学院(KTH,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年6月18日 - 8月18日 访问德国GSI,慕尼黑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意大利Cantania大学和米兰大学;

2006年1月 – 2008年12月 南非Stellenbosch 大学Professor Extraordinary;

2007年7月– 9月 爱丁堡大学 SUPA Distinguished 访问教授。

著作及论文

孟杰教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SCI引用(包括自引)2800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大会主席或顾问委员数十次,先后应邀在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台湾、瑞典、俄罗斯、越南、克罗地亚、南非和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访问和讲学八十多次。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校上讲授《原子核结构理论》。 应国际科学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邀请,为《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撰写94页的综述文章《Relativistic Continuum Hartree Bogoliubov Theory for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Exotic Nuclei》。1993年获国家教育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担任职位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放射性束核物理与天体物理》(2000-2005年)理论课题负责人、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联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资助。兼任北京大学-兰州重粒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联合支持的青年核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离子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全国核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客座研究员、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与原子核理论开放课题负责人、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担任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项目评价专家、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物理学科审查委员、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C, Nuclear Physics 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E, 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学术刊物审稿人。国际《INTERNATIONAL SPRING SEMINAR ON NUCLEAR PHYSICS》、《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uclear Structure and Related Topics》等系列学术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国、日本和德国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系列《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创办人和中方主席。

孟杰教授的研究工作涉及核物理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代表着国际核物理的许多研究领域。在放射性束核物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奇特原子核性质、磁转动、相对论连续谱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与合作者一道,于1997年预言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并建议在有三轴形变、质量数为130的转动原子核中寻找。这一预言于2001年被实验所证实,并被《Science》等专文报道,被认为"在核物理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1994年提出的原子核的"磁转动"模式??被美国国家能源部编写的《核物理长期规划》列为振动转动研究的新成就;建立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并给出实验上发现的首例晕核11Li的微观自洽描述,证明了连续谱对晕的贡献;预言的滴线核中新的奇特现象--巨晕,已成为德国GSI,日本RIKEN和中国CSR等国际上主要放射性核束装置的主要物理研究目标

获奖情况

于2012年12月当选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GSI (Germany) Exotic Nuclei Community GENCO membership award 2010.

2009年8月5日获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9 Achievement in Asia Award (AAA) (ROBERT T. POE PRIZ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Physics Association)。

"Relativistic description for ground-state properties of exotic nuclei"于2008年2月5日获伊朗第21届"Khwarizmi International Award"。

"原子核的手征双重带的研究"于2007 年9月获中国物理学会2006-2007年度"吴有训物理奖"。

应邀为《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撰写综述文章"Relativistic continuum Hartree Bogoliubov theory for ground-state properties of exotic nuclei"于200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奇特原子核及新集体转动模式的研究"于2001年5月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高自旋与超形变核结构的研究"于1993年6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2000年9月被聘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0年10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论文"Solution of the Dirac Equation with Special Hulthén Potentials" 入选《中国物理快报》2006,2007,2008年度最佳引用论文

论文"Pseudospin Symmetry in Relativistic Framework with Harmonic Oscillator Potential and Woods-Saxon Potential"入选《中国物理快报》2008年度最佳引用论文,并经中国物理学会推荐于2007年12月荣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1. 孟杰- 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 , 360搜索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