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家乡的年味(阮仕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家乡的年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家乡的年味》中国当代作家阮仕钊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家乡的年味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春节眼看又快要到来了。在我们家乡,把春节俗称为“过年”。

其实,“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常说,忙了一年了,过年得好好休息几天。一年有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生要有节奏,张弛有度。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过年中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和幸福。

我是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的,虽然参军、转业进城50多年了,但对农村过年的趣事记忆犹新。

曾记得,那个时候过年,甚至能从年前的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会延续到第二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杀猪宰羊灌香肠、打豆腐生豆芽、熬糖炸麻叶、炒花生炒瓜子,办年货、敬祖先等等,一路过来,无疑给过年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神圣的气氛。

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而贴对联又对春节尤为重要,所以,贴对联是重中之重。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为自家写对联了。我们家每年都是我叔叔写对联,他是师范毕业的语文老师,一手毛笔字写得很漂亮。一到春节期间,乡里乡亲都请他写对联。

这年三十,照常还是叔叔写对联,我也帮忙准备纸笔墨砚。奶奶对我说,你也读四年级了,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今年你也写对联。我说怕写不好让别人笑话。奶奶说:孔夫子不嫌字丑,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好歹也是你自己写的啊,谁是生来就会写对联。在奶奶的鼓励下,我也就大起胆子过了一把写对联的“瘾”。

在学校用的小毛笔,大字本只有2公分见方的米字格,可写对联要用大号毛笔。我怕写不好,就找来一些废报纸,先练习一下,写了好多遍也没有一张像样的。

叔叔鼓励我要大胆的写,同时也教导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还手把手的教我怎样使用毛笔。听了叔叔的一番话,我终于掌握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

我初次写对联,不能写大门上的对联,只能写“开门大吉”、“出入平安”以及猪圈杂屋的“六畜兴旺”门脚、斗方之类小条幅。有了奶奶和叔叔的鼓励,我也颇有成就感。

从此以后,每逢春节我就自己写对联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校出墙报、校刊,我都负责画报头、插图、写标题。以至于后来开大会写横幅、刷大标语,逐渐走上美术书法创作道路。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大年三十火要烧得旺旺的,通宵不能熄灭,十五的灯笼通宵达旦。正月里最热闹的事情要属舞龙灯了,每年从正月十五,舞龙灯成了我们当地的习俗。

龙灯走到人家家门口时,主人都会摆好礼品,放上鞭炮迎接龙灯,鞭炮越响舞龙的越有劲。龙灯队停顿时候采莲船就划起来唱起来,都会用吉祥好听的词语祝福主人。

我的家乡十字沟就有舞龙灯、玩狮子、划采莲船的习俗。正月十五早上从宋家坪到胡家坝、罗家岗、杨家台、沙嘴坝、谭家坝、阮家台,直到阳坡罗家岩,我也提着灯笼跟随着一直玩到后半夜才回家。龙灯真正好看的还是晚上,让人流连忘返。

而如今家家都住上了楼房,生活条件好了,却年味越来越少了,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氛围了。

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买房,有的把子女都带到城里上学读书,过年时家里只剩下老人了,能热闹得起来吗?

父母在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困难都会千方百计地回家过年。但是,当父母不在了时候,家就变成了“老家”,兄弟姐妹也就变成了亲戚。原生家庭其实就已经解散了,在意更多的是自己的小家,来往就少了,回老家过年,很显然没有必要了。

随着农村逐步城镇化,有的老家的老房子拆了,回农村过年,住哪里都是问题,你想想,他们还会回来过年吗?

不要说农村过年没有年味,城里也没有了过年的氛围了。相对来说,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城里的人越来越多,五湖四海的人进城打工,贷款买房,城市人口剧增。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的城市也变得没了以往的人情味。同住一个小区,同一个门栋,甚至门对门,相互都不知道对方的姓名,也不打招呼,擦肩而过,视而不见。到了春节放假,街面上的大小店铺都关门歇业,也不少的人关着门打麻将、斗地主。街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也比平时少了许多,年味也就少了许多。

我们家乡还流传着“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的俗话。大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好收成。小孩过年吃好玩好,穿新衣裳,还发压岁钱。

而现在也流行一句话:老人怕过年。因为每次万家灯火的时候,老人们都特别的孤独,因为儿女都不回来陪老人过年。有的人家虽说是儿孙满堂,可子女到外省外国定居,远隔千万里,难得回家陪老人过年。这也正是“子女越优秀,离父母越远。”

以往,人们要想穿到新衣服,或者说吃到猪肉及其他的美食,就必须等到春节。现如今食物不再匮乏,美食不再稀缺,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年夜饭上的美食变得不再稀罕了,天天就像以往过年一样。虽然大家依旧会走走形式,但美食能够带给人的幸福感已经大打折扣了。因此对于过年的期待感就逐渐少了,同时也少了许多“年味”。

以往过年除了吃年饭、看龙灯、赶庙会外,最忙的就是拜年走亲戚。有的亲戚多,七大姑八大姨,拜年要半个月。

那时候走亲访友都要带着礼品,翻山越岭,走街串巷,登门拜访。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了,便有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连拜年短信都是抄袭的,雷同的。如此,网络化的发展,它带给人们许多有趣的事儿。而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现实的年味了。

有的地方作出规定,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春节没有了“响儿”,没有了过年的仪式感,冷冷清清,更没有年味了。

另外,西方的“洋节”也逐渐充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很大一部分人赶时髦,过起了洋节。比如双十一、平安夜、圣诞节,人流涌动,熙熙攘攘,购物狂欢。反观,中国的“春节”就没有了那那种热闹氛围了。

总之,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建立在宗族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所谓年味儿,美食、爆竹和窗花都只是表面,亲情才是年味的本质,而没了血脉传承何来亲情?年味是喜庆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洋溢着人情味的文化传统。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留住浓浓的年味,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愿“年味”永远飘香,成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记忆,成为民族的共同记忆…… [1]

作者简介

阮仕钊(1947—),十字沟人,大专文化,副研究馆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