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拿馬博覽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拿馬博覽會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展會名稱: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舉辦地點: 美國舊金山市

主題: 慶祝巴拿馬運河被開鑿通航

會期: 1915年2月20日開展至12月4日

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簡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也叫"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The 1915 Panama 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當時主要是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被開鑿通航而舉辦的一次盛大的慶典活動。會址設在美國舊金山市,博覽會從1915年2月20日開展,到12月4日閉幕,展期長達9個半月,總參觀人數超過18,000,000人,開創了世界歷史上博覽會歷時最長、參加人數最多的先河。中國作為國際博覽會的初次參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公開露面,並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1]

背景介紹

1912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為慶賀巴拿馬運河即將開通(巴拿馬運河區當時由美國統治),美國定於1915年2月,在西海岸的舊金山市舉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屆時歡迎各國踴躍參加。

美國政府於1913年5月2日承認北京袁世凱政府,是西方列強中最早承認的。當時的美國政府比較重視中美關係,1914年3月派勸導員愛旦穆到中國,遊說中國派代表團參展。3月26日愛旦穆抵達上海,4月4日得到袁世凱召見。雖說當時國內政局動盪,北京政府還是將此事作為中國走向國際舞台的一件大事。

北京政府立即成立農商部全權辦理此事,並專門成立了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各省相應成立籌備巴拿馬賽會出口協會,制定章程,徵集物品。物品大致分為教育、工礦、農業、食品、工藝美術、園藝等,徵集範圍從工礦企業、學校、機關直到普通農民。為了提高各地徵集人員的積極性,事務局還頒發了《辦理各處赴美賽會人員獎勵章程》,規定"凡各處辦理出品人員徵集出品赴美能得到大獎章3種以上,由本局呈報農商部轉呈大總統分別核給各等勳章;能得金牌10種以上或銀牌20種以上、銅牌40種以上、獎狀50種以上者,由本局呈請農商部分別給各項褒獎以示獎勵";"凡辦理出品人員赴美賽如能改良國際商品、倡導海外貿易確有成績著述者,由本局查實呈請農商部轉呈大總統核獎各等勳章"。

1914年6月16日,農商部特地派員分三路前往各省審查,北路赴直隸(今河北)、山東、奉天(今遼寧)、吉林,中路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路赴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其中還有一些偏遠省份和參賽品不多的省份,就近併入附近省份接受審查。由於措施得力,共有19個省徵集參賽品10多萬件,兩個月之內陸續齊集。到1914年冬,所有參賽品的甄別、分類、編號、打包等工作均已完成。

開幕式

1915年2月20日正午12時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舊金山開幕。舊金山市市長Rolph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到會致賀詞。美國副總統托馬斯·馬歇爾及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等國家政要親臨會場助興。

博覽會開幕的第一天,參觀者如潮水涌動,絡繹不絕地進入展館,人數超過20萬。出於對古老中國的神秘、好奇感的驅使,當天到中國館參觀的人數達8萬人之多,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副總統和前總統,以及各部門的高級官員。

過程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定於1915年春開幕,但中國路途遙遠,且所運物品數量龐大,類別繁複,到美國後尚要應付報關、點驗、布置展場等諸多事情,因此1914年冬即出發。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不久,作為中立國的中國所受戰爭影響還不大,由美國太平洋郵船公司船隻從上海裝運,20多天後順利抵達舊金山。在各國參展品陸續抵達目的地後,有約一個月的時間布置會場。除主辦國美國外,30個參賽國中,以中國和日本的參賽展品最多,因此都得到5萬平方英尺(相當於5400平方米)的場地。

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雖然有意在此次賽會一顯身手,但只得到24萬美元的參賽經費,這些經費包括大宗場館建築、轉運、陳列裝飾、保險、報關等一切與參賽有關的支出。但是以赴賽監督陳琪為首的40多名工作人員沒有氣餒,他們精心設計,將中國展品分為9個陳列館展出。另外還仿照中國傳統宮廷建築風格搭建了中華政府館,分為正館、東西偏館、亭、塔、牌樓六部分,雕樑畫棟,飛檐拱壁。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忙碌,中國展館比其他展館提前開幕。當各國展覽會場布置就緒開展後,主辦國美國從各參賽國中聘請了500名審查員組成這次大賽的評委會。中國由於展品最多,獲得了16個席位。審查分為三步,第一步為分類審查,將參賽品分細類,如絲、茶、油、麻等各為一類。第二步為分部審查,將參賽品分大部,如工藝部、教育部、食品部等。最後為高等審查,由分類、分部審查長會同各參賽國賽會委員會代表組成專門審查組,對某參賽品提出申請的得獎說明,進行評定,再由最高審查長派專員復勘,確定是否給予各等獎章。

最後,中國展品獲得各種大獎74項,金牌、銀牌、銅牌、名譽獎章、獎狀等共1200餘枚,在整個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中國向以絲綢茶葉瓷器等著稱於世,在籌備參賽的日子中,對這幾類特產傾注了特別的精力。當時在歐美市場上,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茶葉已有將中國茶葉取而代之之勢,中國的絲綢出口也呈江河日下之象。

但中國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製造業和電氣、化工類產品。同時,中國商人對辦賽會的了解和經驗也不及歐美和日本等國。當中國還在固守着商品質量時,外國商人卻以新的花樣和廉價的產品吸引着更多的顧客,尤其是日本。它的創造力弱,但模仿力強。中國參展團的人總結稱,"凡歐美之物,一經出世,日本即模仿之,始則似是而非,繼則收有成效,因其速也,故易於暢銷"。

絲綢、茶葉、瓷器等為國爭光,但缺少製造和電氣業,參展經驗也不豐富。比如,中國參賽茶葉,經審定,其質優於其他國家。然而,在賽會上,印度的紅茶和日本的綠茶因由機器製造,色香兼美,規格整齊,幾乎奪去中國茶葉的市場。華絲是傳統的產品,賽會上的意大利絲和日本絲由機器製造,光澤、潔白度、彈力遠遠超過中國產品,幾乎奪去華絲的席位。中國又稱"瓷國",而在賽會上,日、德、法、奧等國推陳出新,尤其是日本的瓷器,以其顏色鮮明奪目,引起美國人的興趣。從總體上看,此次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世界各國展品以新發明為主,而中國則以仿古為多,更新者少。日本採取變通的辦法,既模仿西洋,又依照東方,兩者結合,滿足了世人的胃口,故日本展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1915年底,歷時近10個月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降下帷幕。該次博覽會參展國31個,展品20多萬件,參觀者達1900餘萬人,其規模為以前各國博覽會所未有。1916年1月中國郵船公司運回的第一批展品到達國內,到1916年秋,所有的展品和人員回到上海。

本次博覽會後,中國出口大幅度增加。

此次參展,中國特產種類的豐富、品質的優良、工藝的精湛、價格的低廉都引起轟動,以至於外國人評價中國為"東方最富之國",更有人稱為"東方大夢初醒、前途無量之國"。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火蔓延,生產遭受嚴重打擊,外貨需求大增。美國作為歐洲傳統貿易夥伴,瞄準了這一大好時機。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使美國從中國進口物資轉運歐洲方便快捷。因此,中國商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美貿易交流。博覽會當年,紐約、舊金山等地銀行、貿易行、大公司、絲廠等紛紛派代表來華考察,組織貨源,準備銷往歐洲;同時對於一些緊俏的產品,如生絲等,美國還提出改進意見。1916年9月30日駐美公使夏偕復將美國絲業會所擬定的《改良中國生絲》意見譯呈北京政府,農商部據此下令滬、江、浙、皖等地絲繭公所、總商會改良絲業。博覽會的效果當年就顯示出來了,1915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絲綢14000萬美元,茶葉1800萬美元,桐油1120萬美元,較上年共增加6000萬美元。產於甘肅、東三省、直隸、雲南等地的地毯價廉物美,但不為外國人賞識,原每年出口額不過10萬兩白銀,博覽會後,銷售額增加幾乎10倍。同時,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歐洲商品匱乏,中國商品正好填補了一些國家的需求,如日本、俄國及一些亞洲小國,增加了從中國的進口。可以說,中國作為一個原料輸出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給予了她一個絕好的對外貿易機會。中國產品在這裡得到宣傳和肯定,一些原來不為人知的特產開始得到世界上重要國家的認識,這在中國外貿史上有着重大的意義。此次參展,除了獲得國際聲譽和貿易機會外,也使中國學到了一些先進的商貿知識,參賽人員回來以後,即建議政府應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

就在中國民族工業面臨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春天的時候,中國的混亂政局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全稱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後人簡稱"巴拿馬賽會",是美國國會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召開的國際性大型博覽會。

《中國食品》雜誌1988年第9期至第12期連載了劉景元先生撰寫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實況重述》一文。文章根據1917年2月出版、中國巴拿馬賽會籌備局長兼監督陳淇主持編撰、鄭孝胥題簽的《我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紀實》一書整理而成,具有市要的史料價值。文中記載,巴拿馬賽會於1915年2月20日上午8時正式開幕。共有31個國家,20萬家展品生產廠和送樣單位參加,展品在農業、工業、食用、園藝等11個陳列館分別展出。開幕的第一天,參觀人次達20萬,整個展覽期間參觀人次達1900餘萬,是20世紀世界著名的國際博覽會之一。

巴拿馬賽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模空前的向世界展示經濟水平的歷史性盛會。中國赴美展品達10餘萬種,重1500餘噸,展品出自全國各地4172個出品人和單位。共獲獎章1218枚,為參展各國之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