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席慕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席慕蓉
席慕蓉
出生 1943年10月15日
重庆
逝世 2018年11月3日(2018-11-03)(55岁)
国籍 中国
别名 萧瑞
职业 散文家,诗人,画家,美术系教授
知名作品 《前尘·昨夜·此刻》、《七里香》、《有一首歌》、《心灵的探索》、《时光九篇》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父为察哈尔盟明安旗的拉席敦多克先生(汉名席振铎),母为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的巴音比力格女士(汉名乐竹芳)[1]。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曾获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及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在欧洲及国内举行过多次个人画展。画馀从事散文及诗的创作。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等四十馀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二○○二年受聘为蒙古大学名誉教授[2]

194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这是因为当时她从事军旅的父亲正在当地服务。席慕蓉的外婆是位能骑善射的王族公主,母亲是这个贵族家庭出身的小姐。不过,在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蒙古对于席慕蓉而言却是只在梦中出现的地方,这也形成了她成长后巨大的乡愁。席慕蓉从小喜欢画画。她的父亲在回忆女儿的童年往事时,曾经这么说:“她总是把钱都买了颜料,平日就穿了姐姐的旧衣裳到处去写生。深夜,我总是常起来呵责她赶快熄灯睡觉。”热爱绘画的席慕蓉在香港度过童年之后,举家搬迁来台,大学时代,她依照兴趣选择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就读,毕业后赴欧洲深造,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学业归国后,她一面在新竹师范大学美劳教育系任教,一面持续绘画,曾经在在国内外开过几十次个展,出过画集,也曾经获得不少重要的美术奖项[3]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词、吕学东作曲、姜丽娜演唱《故乡的歌》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奖。

创作简介

人生的际遇往往出乎意料,席慕蓉虽然自幼喜爱绘画,成长后也学习绘画专业,并且在大学教授绘画,但是,让她享誉全球华人世界的,却并不是她擅长的油画作品,而是她的诗作。

1981年7月,由台湾女出版家姚宜瑛主持的大地出版社出版了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这本诗集上市之后造成轰动,一年之内再版7次。诗集一向属于少数读者,绝大多数的诗集销路也都相当有限,因此,《七里香》的大受欢迎,让出版界极为惊讶。

1983年席慕蓉的第二本诗集《无怨的青春》推出,也立即畅销,一年之内再版6次。此外,她的散文集也极受读者欢迎。

1984年台湾当时最具有有代表性的南北两大书店──台南市的南一书店和台北市的金石堂书店,对台湾畅销书进行全面调查,并且公布了畅销书排行榜,席慕蓉的六本书全部上榜,其中并有3本名列前10名之内。因此有人把这一年称为:“席慕蓉年”。从这个称呼,完全可以了解她当时风靡台湾文坛的情况。

席慕蓉三十年的创作历程,精选不同年代的散文代表作,混合使用钢笔与画笔,从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到《写给幸福》、《写生者》的自我成长经验、家族书写,到《我的家在高原上》、《黄羊.玫瑰.飞鱼》、《大雁之歌》、《金色的马鞍》、《诺恩吉雅》的蒙古家乡情调,席慕蓉透过散文展现生命的高潮起伏,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台湾诗坛上,席慕蓉算是一个异数,她不属于任何诗社,只是因为喜好而写诗。她认为自己:对诗,从来没有强求过。也认为自己:写诗,只不过是为了坚持要记下那些生命里最美丽的细节。

她更曾经说过:“只不过写了几首简单的诗,刚好说出生命里一些简单的现象。”对于席慕蓉来说,最初提笔写诗不是为了什么经国之大业,只不过是想记下自己生命中无法或不忍遗忘的美丽细节。也正是因为怀抱著这样的态度写诗,她的语言不像一般现代诗那么高亢、奇绝,而是以一种像流水一般清澈的文字,书写出一个感性女子对于生命的体认和眷恋。而这样不晦涩的清新风貌,正是她受到广大读者倾心的主要原因。

文学风格

席慕蓉创作文类以诗为主,兼及论述、散文及传记、日记等。其诗用语清新、节奏流畅,以清朗真摰的独特风格,触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灵。萧萧曾说:“席慕蓉的诗是她自己拟设的世界,不会有炎夏酷冬,不会有狂风骤雨,就像她插画里飘扬的发丝,柔和的女体,还有那不尽的细点仿佛不尽的心意。”1981年7月《七里香》出版,紧接著《无怨的青春》、《迷途诗册》等诗集,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近年来,她常回到蒙古草原,影响所及,诗境转阔,呈现刚柔并济之美。她也勤写散文,从日常生活感悟到家国情怀,从台北的家到蒙古高原上的家,在写景与叙事间表现了她的情感深度[4]

视频

|alignment= 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莲的心事》席慕蓉

视频

|alignment= 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一棵开花的树

参考资料

  1. 席慕蓉年表. 圆神书活网
  2. 席慕蓉精选集. 博客来
  3. 席慕蓉. 作者简介
  4. 文学史-个人资料. 台湾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