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遙文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遙文廟位於平遙古城東南隅城隍廟街120號,始建於唐貞觀初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孔廟;文廟大成殿重建於金大定三年(1163年),是中國各孔廟中唯一的金代建築。文廟附紹山書院,晚清思想家徐繼畬曾任山長,教書達十年之久。

1997年平遙文廟連同平遙古城,平遙雙林寺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平遙文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平遙文廟大成殿擁有中國少見的獨立昂結構。

景區簡介

如果我們把平遙古城看作一個完整而豐富的生命體,那麼,平遙文廟就是她的靈魂;如果我們把平遙文廟看作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體,那麼,大成殿無疑是她的心臟部位。明倫堂,又稱彝倫堂,在大成殿後,是強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倫關係的殿堂,是向人們灌輸儒教倫理道德的講堂,是學官中的主要學習場所。文廟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內東南隅,雲路街北側,主體建築大成殿是全國現存文廟中罕見的宋金時期建築。

 

歷史沿革

平遙文廟位於平遙縣城內東南隅,始建於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1],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築。在1957年地震後,縣政府揭瓦維修時發現,殿脊樑下記有「維大金大定三年歲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跡。據《新唐書·禮樂五》載:「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貞觀)四年,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又對孔子的尊號、孔廟規格、祭孑禮制、配饗者名單等制定了統一規範,尊孔崇儒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峰。唐代把全國各縣按人口、稅賦、物產、地理位置等分為七個等級,即「赤、畿、望、緊、上、中、下」,平遙屬「望」,即第三等,其位置重要,自然應當率先奉詔修建孔廟。文廟原稱孔廟,原為春秋時期儒教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的家廟,故稱孔廟。從唐玄宗賜封孔子為「文宣王」以後,孔廟就被改稱「文宣王廟」,並詔令全國各州縣依制隆重奉祀。明代因與武廟(關帝廟)對應,改稱「文廟」。在滄桑歲月中,平遙文廟曾經歷過三移其址的風雨。據清光緒八年(1882年)《平遙縣誌》載:明崇禎九年(1636年),時任知縣王凝命上任祭拜孔廟後說,文廟隔街背對着「太子寺」,太子貴為儲君,而孔子再高貴也屬臣僚之列,臣廟居於君寺之前,有悖禮制,大不敬也!便強令互換,文廟改做太子寺。」其實,太子寺是一佛教寺院,因佛祖釋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太子而得名,與儒教之文廟純屬風馬牛不相及。這位王知縣是雲南昆明人,賜進士出身.可謂孔子的「高徒」,卻如此迂腐。縣士紳雖明知荒唐,卻畏其權勢,不敢與之爭,哭笑不得。「荒誕鄙俚最為不經,侮聖褻賢,不知其意之所在,相沿數十年,生儒抱恨不能更定。至康熙十四年知縣柏鄉魏裔愨至,詢得其由,按圖考察,慨然興作,祥具各憲,仍以故寺為寺,而建新廟於舊所,闔邑稱快。」(《平遙縣誌-學校志》)這樣,至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才由知縣魏裔愨(直隸柏鄉縣舉人)移改。平遙的一件「糊塗官辦糊塗事」的千古奇案,自此方得了結。

而據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汾州府志》載[2]:「平遙縣儒學,舊在縣治東。嘉靖八年(1529年),巡按穆公准呈,以前太子寺更之。」又據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汾州府志》載:「崇禎九年,知縣王凝命,復以文廟與太子寺互更。國朝康熙十四年,知縣魏裔愨,按嘉靖八年以後移改。」說明在明嘉靖八年前,現在文廟址上本為佛教的太子寺,其北面的太子寺(已毀),才是最早的平遙文廟舊址。因而現存金大定三年重修的「大成殿」,最早應當也是佛教殿宇,其後牆上現存的後壁中門檁及門形仍存,似為佛教寺院的「中殿」格式,也是歷史上「文廟三遷」的痕跡。

視頻

平遙文廟  相關視頻

平遙古韻-文廟 
文物保護在平遙-文廟

參考文獻

  1. 山西晉中平遙文廟,炎黃風俗網,2018-01-18
  2. 平遙文廟:最完整的儒文體系建築群 ,搜狐,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