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开封基督教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开封基督教会(教堂)原图链接来自 携程旅行网 的图片

开封基督教会最早是由澳大利亚传教士包崇德(Robert Powell,1872-1914)二十世纪清光绪27年(1901)传进的内地会;接着是循理会(1907)、浸礼会(1908)和圣公会(1910)。这些教会以后发展到开封地区、豫西、豫东和皖西北等广大地区,和豫东南、豫南的内地会,豫南、豫西的信义会,豫北的长老会,构成全省最有力量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六大宗派”。

开封是当年河南省会,是省内基督教传入较晚的城市,是晚清时期全国最后一个容纳基督教的省会城市。基督教在开封已有一百零几年的历史,历经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期。开封的今天,基督教在全地区已经是信徒最多的宗教。教内流传一句话,叫做“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有信主人”,形容基督教在大开封分布之广泛。

发展历程

开封基督教第一个教会,是设在大纸坊街路北的内地会。包崇德光绪27年(1901)在这里设立开封第一个宣教站。光绪29年(1903)英国传教士毕裴然给朱兴振(承圣)等二人施洗,加上山西移居来的信徒梁先生,三人组成开封最早的教会,梁先生负责教主日学初级班,算是开封最早的中国传道人。朱振兴是开封第一个基督徒。翌年毕裴然又施洗八人进入教会,还有三、四位从外地移居来的信徒,他们选出执事会,开封教会有了最早的组织机构。随着信徒的增多,直到民国元年(1912)中外信徒捐款建成可容七、八百人的正规礼拜堂。大纸坊街内地会,有了一定数量的(受洗)信徒、执事会、中国职业传道人、正规礼拜堂,建成开封第一个教会。

北美循理会来中国建立第一个教会,是美国女传教士李安东清光绪31年(1905)开始建立的荥泽教会。荥泽,位于郑州西北三十五华里黄河南岸的小县城,面对华北大平原数不尽的村庄,又占据沿大河上下传教的优势。循理会中国教区第二任会长安培生,光绪33年(1907)把租到手的开封鼓楼街院落转让给后来的浸礼会,在宋门关外边沿购地建教会办神道学,面向祥符东、陈留、兰封广阔地区发展信徒。在农产富饶人杰地灵驰名的金杞县,美国传教士梅立德清宣统元年(1909),接过内地会创办的宣教站建立起杞县循理教会。在美国同情黑奴和穷人著称的循理会,有意在中国中原着重发展农村教会。他们前前后后向河南(也是中国)派遣了六十名传教士。为了传教目的,他们不辞辛苦深入偏僻农村,甚至不怕土匪绑票、瘟疫威胁生命。有10位传教士死在传教岗位线上。他们应该是致力于农村教会教牧工作者的榜样。后来荥泽(郑州)、开封、杞县三角鼎立教会形成循理会河南教区的三个分教区。

美国南浸信会十九世纪中叶,在中国沿海省市已开始建立华南教区、华东教区和华北教区。美国传教士施爱理受戴德生传教思想影响,要为南浸信会扩大势力范围,在中国内地省市新建立一片教会,名字叫华内浸礼会。他与陆德恩深入内地从南至北考察,发现湖南、湖北已被其他教派捷足先登,地处中原的河南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华内浸礼会决计选择河南落地发展。郑州的未来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清光绪30年(1904)陆德恩留在郑州首先尝试建立第一个教会和医院。施爱理坐镇郑州四年时光,深入观察河南与省会开封。施爱理三进开封。第一次进入开封是随南浸信会领袖观光,第二次是从郑州步行150华里进去调研。开封系中国古代七朝首都,并有中国东京之美称。占据开封可以解决南浸信会未能进入北京、南京首都级城市之憾;开封没有像样的官府学校,虽然已有内地、循理两个教会,但“尚未启动大的教会教育设施”,华内浸礼会可以在内地最大的中心城市,大规模办教育大蓝图建教会。清光绪末年(1908)施爱理第三次是夫妇带着用人搬家进驻开封,开始建立鼓楼街城市教会。民国4年(1915)开始建设红洋楼大院与文化。极致宣统2年(1910)、民国6年(1915),分别“收编”安徽亳州自由浸礼会和归德(商丘)独立英格兰浸礼会。由郑州、开封、归德(商丘)、亳州四个小区构成的华内浸礼会初见端倪,形成南浸信会华南教区与华北教区的连接点。

圣公会也称为安立甘会或英国国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教派--圣公宗。与信义宗[1]、归正宗同属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始并作为当时英国的国教,由英国国王担任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与天主教一样相信使徒遗传,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阶级的圣职,主教(会督)Bishop,牧师(会长)Priest和会吏Deacon。

圣公会是和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样不崇拜偶像、不陈列耶稣受难像以外,使用的《圣经》(不适用于大中华地区)、教职人员服装、宗教仪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样,圣公会教会并不自认为属于新教(Protestant),认为自己也是大公教会(即天主教),称教宗为“罗马主教”,不过教宗认为只要不承认教宗至高无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属于新教[2]

河南圣公会创会主教英属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原来在福建圣公会已有多年传教经历。清宣统2年(1910)受命,随即选聘一批福建青年传道人,来开封开辟教区,依靠他们创办阅览室、学校、孤儿院、医院,建立行宫角布道所(教会)。怀履光设计在开封建造主教院区、事业园区、犹太文化园、救济园区、园林区。清宣统末年(1911)开始,在行宫角布道所附近购买多处宅基地建造主教院区。民国8年(1919)至民国13年(1924)建成基督教标志型建筑“圣三一座堂”。民国元年(1912)开始,在南关医院前街两侧建造事业园区,内含圣安德烈学校、圣玛利亚女校、保生堂孤儿院、圣保罗医院(初期)、托儿所,还有青年会柯家楼(民国36年转售圣公会),至民国22年(1933)建成真理礼拜堂。其他三个园区,民国6年(1917)买进北教经胡同犹太人后裔宅地;民国22年(1933)华洋义赈会购进包府坑街房地产,西关堌门千余亩土地;民国16年(1927)买入西门外堌门千余亩沙地准备造林,这些项目只是有个雏形而后草草了事。

开封基督教新教发展的第二块里程碑,是开封自立教会的出现与绵延发展。

1.由于受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冲击、基督教会自立化运动的影响,以及民族自尊心之驱动,开封出现第一个从有差会背景教会分离出来的自立教会。

民国9年(1920)开封一些教会信徒,主要是大纸坊街内地会信徒,首先脱离原教会在游府街成立自立会,信徒最多时达百余人。得到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时期的支持,将游府街名字改为自立街,因而增大了它的影响。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封自立教会处于发展势头。

民国14年(1925),中国信徒创立于北京的真耶稣教会传进开封。三十年代在顺城东街开始建立教会。信徒起初二十余人,后发展到百余人。真耶稣教会开封分会在县乡发展到7个区会7个祈祷所。

还有从浸礼会分离出来的两个自立教会。一个叫自立浸礼会,民国20年(1931)创建于开封北门大街,是开封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立教会,发展到东西南北等9个支会,遍及开封县、通许、兰封、封丘、滑县、获嘉、延津、原阳等八县地界;另一个是跟随济汴中学愤然离开红洋楼的基督徒师生捐款,在法院街修建的进恩礼拜堂,能容纳300人。

基督徒聚会处(小群),民国23年(1934)在三个信徒家中各自成立了聚会处,教务工作统由一人负责。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南关中山路、城内西大街第二次建立教会。

3.开封沦陷,日本兵关闭有英、美差会背景教会大门,出现激起中国人自立教会的新形势。

起源于山东泰安马庄的耶稣家庭,民国27年(1938)在开封北郊郭楼建立家庭。以后,冯兰馨等人将家庭迁到城内辘轳湾,成员达30余人。

民国28年(1939),北平远东宣教会圣书学院一神学毕业生,来到开封辘轳湾建立一个教会,起名叫中国耶稣教会。民国32年(1943),教会迁到午朝门内路西自办诊所内,改名叫中华基督教会。

民国31年(1942),胡彼得(1903~1976)、董恩莲夫妇在曹门关三教堂(三关庙)街21号,自己买房建立中国基督教会。解放前夕,曹门关民房与教堂一起被国民党军队焚毁,教会迁至市内明伦街65号。办会经费主要靠胡氏夫妇以及王洁爱、王洁云等姐妹捐助。信徒最多时达五、六十名。

4.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946)沈丹九(1885--1974)医生,辞去信义会牧师职务,在开封延庆观后鸡神庙街35号,自己出资购买院落建造楼房创立中国基督教福音堂。信徒多时50余人,少时20余人。1946年参加开封市基督教联合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沈丹九1955年当选开封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

这些教会摆脱差会控制,实行自立自养自传,实现了中国人自办教会的愿望。自立教会就其宗教势力、经济能力来说比较薄弱,在基督教界未能起到决定作用,但对有差会背景的传入教会的刺激和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新中国基督教新教要求生存与发展,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这一总的方针指引下,开封教会与全国教会一道已经走进第三个阶段。

参考文献

  1. 信义宗,新浪博客,2008-04-01
  2. 新教六大派别,个人图书馆,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