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史洪死土木之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御史洪死土木之难》是一首明朝诗词,诗词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明朝的诗词成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明代的诗学发展也对中国文学史[1]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意义。
“ |
平城敌骑纷腾薄,大驾亲征向沙漠。 汉家将军令不专,四十万人俱不还。 百官扈从争赴死,玉佩金章者谁子。 道傍白骨无人收,中有豸冠张御史。 张公直笔横秋霜,平生铁石为肝肠。 长躯七尺弃如屣,赤日下照双瞳光。 山间野狐犹陆梁,愿为厉鬼随君王。 君王入朝臣耻雪,骁帅戕躯强敌灭。 群公坐飨升平年,恨不生持子卿节。 公今有子登金门,九原再拜君王恩。 十年兵甲不复试,两世箕裘今尚存。 相逢若问公家世,莫话龙沙旧时事。 仰天不独悲贤豪,一曲哀歌几行泪。 |
” |
— [明代]李东阳 |
明朝诗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享国276年,历经17个皇帝。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发展相当繁荣,无论诗人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了前代。明代人喜欢集社,诗歌流派众多,除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流派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外,还有许多地域性的小流派。明代的诗歌在不断发展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明代的诗学文献记录了明代诗歌的成就和特点,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价值观念。在清朝初期,诗人们对明朝的诗学进行了深入反思,试图在继承和发扬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诗歌理念和表达方式。清初诗人们批评了明朝诗学过于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倾向,认为这导致了诗歌创作中真情实感的缺失。因此,他们呼吁回归诗歌的本质,注重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情感。此外,清初诗人们还提倡一种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主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的真实面貌,表达诗人内心的真情实感。这种回归自然、朴素简洁的诗歌理念对后来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参考文献
- ↑ 【公基常识】我国古代文学流派 ,搜狐,2024-02-27
- ↑ 高中语文 | 知识积累分类汇总古代文学诗歌流派,搜狐,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