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佩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佩章 | |
---|---|
出生 | 1926.9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鈞瓷泰斗 |
知名於 | 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美國國家藝術研究院終身榮譽院士 中國北方名窯釉彩研究 改革開放後鈞瓷發展的推動 |
知名作品 | 《中國鈞瓷藝術》、《中國鈞窯探源》 |
晉佩章【1926.9--2008.6】,河南省禹州火龍鄉晉村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國家藝術研究院終身榮譽院士、河南文史館館員。
對古代鈞窯有着深入的研究,不僅著書立說,還勇於躬身實踐,創作出許多蜚聲海內的經典鈞瓷作品,他在鈞瓷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中發揮了承前啟後的歷史性作用,被譽為"鈞瓷泰斗","鈞瓷名片"、"中國現當代鈞瓷文史、藝術與科學集大成者"、"國寶" 。
生於1926年9月,1948年10月參加工作,入中原大學學習。1949年3月參軍,1962年5月轉業。歷任禹州鈞瓷一、二廠供銷股長,實驗室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8年創辦"劉山窯藝實驗室",專門從事北方名窯的研究和名瓷的仿製工作。其作品古樸典雅,窯變美妙,被故宮博物院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央文史研究館等機構收藏陳列。曾參加在美國紐約東西方藝術家交流協會舉辦的藝術展。在潛心鑽研、率先完成宋早期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與仿製的同時,將鈞瓷的起源向前推進200多年。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鈞瓷論文20餘篇,出版鈞瓷專著有《中國鈞瓷藝術》、《中國鈞窯探源》、《中國鈞窯釉彩》、《鈞瓷史話》、《話說鈞窯》、《鈞瓷志》(參加編撰)等。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
生平
晉佩章生於1926年9月,1948年10月參加工作,入中原軍政大學學習。1949年3月參軍,戎馬前半生,南下參加淮海戰役與渡江戰役,並隨部轉戰西南至重慶,後奉調赴朝鮮戰場,回國後留在北京軍區,從事地圖測繪工作,轉業前所在部隊為河北藁城。1962年5月轉業一入瓷區,筆耕冶陶後半生,任禹州鈞瓷二廠供銷股股長,後被調至禹州市鈞瓷一廠任供銷股主任。70年代兩次離開神垕,被調任禹縣科委和縣供銷社,又在其爭取下回到瓷區,任禹州鈞瓷一實驗室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7年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鈞瓷史上第一本專著《鈞窯史話》。離休後,於1988年創辦"劉山窯藝實驗室",專門從事北方名窯的研究和名瓷的仿製工作。2002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中國鈞瓷藝術》,2003年獲"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是河南第一位,也是當時唯一的一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晉佩章生於中醫之家。祖諱奉仙,為時之名醫, 鄉野有傳曰"神仙一把抓",曾坐堂禹州,避戰禍時遊方行醫於嵩洛間,壽80餘。父諱土明,亦隨父行醫,晉佩章三歲父親時去世。長兄憲章,後參軍,供職中央軍駐西安部隊。二姐玉梅,後嫁於太和任家。
晉佩章幼讀私塾,幼名德功,後被先生改為佩章。因侵華日軍兵犯中原,便隨母親輾轉西向投奔長兄,後遊學陝西甘肅。抗戰結束後,回到禹州就讀高中。受革命思潮影響。48年投奔報考時在寶豐的中原軍政大學,即受中共收編國立河南大學之部分。之後,從軍,服役於炮兵部隊,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前後隨部隊轉戰西南至重慶,後受調至北京軍區從事地圖測繪,曾於朝鮮戰爭時以戰地記者身份赴朝。
主要成就
晉佩章先生從上世紀60年代起至今50多年來,將其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中國的鈞瓷事業。被尊稱為:"鈞瓷泰斗",為鈞瓷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1980年-2000年,20多年來,晉佩章先生不顧年事已高,身在瓷區精心鑽研,率先完成了"宋早期各種深淺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和仿製工作。同時,他潛心鑽研、率先完成宋早期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與仿製的同時,將鈞瓷的起源向前推進200多年。
晉佩章先生在著書立說,研究鈞瓷理論的同時,還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於他對鈞瓷的理解,加之技藝精湛,他製作的鈞瓷造型端莊,線條流暢,釉色飽滿,釉質渾厚,古樸典雅,窯變藝術妙,成為現代收藏家們的新寵。2006年11月,由他親手設計製作的柴燒鈞瓷珍品"鋪耳尊",在北京的一次拍賣會上,以18萬元的天價拍出,創下了現代單件鈞瓷的最高價紀錄。
晉佩章先生的鈞瓷作品風格古樸典雅,窯變藝術美妙,每每求新優於常趣,使追慕者難肖其狀,難進其神 。他為香港回歸燒制的鳳尾瓶莊重大方釉色玄妙,為業內人士廣泛稱道。 他創作的大量鈞瓷作品,有的被國內、國外博物館收藏;有的被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和知名人士;並率先將鈞瓷製品打出國門。使他的鈞瓷作品不斷在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引起了轟動,晉佩章大師本人被外國朋友稱為:"中國鈞瓷活的歷史",使中國無與倫比的鈞瓷藝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和讚揚。晉佩章大師以其在鈞瓷界極高的威望和其親手製作工藝精湛的鈞瓷製品,不斷的引來了國內外眾多收藏家和鈞瓷愛好者的競相收藏,人們都以擁有一件晉佩章大師親手制 作的鈞瓷製品為最大興事。
他的名作《 藍雪 》,藍色的魚石紋與白色的菟絲縷交錯流動,形成的畫面好像一片片藍色的雪花飄飄灑灑,飛瀉直下,猶如到了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令人稱奇叫絕 。又如他燒制的天青釉雞心盤,下面象一座山,山的右上方有一點雞血紅,象一輪太陽冉冉升起,此盤名叫"富士霞光",在香港曾拍出天價300萬元人民幣,現收藏在日本天皇宮 。
其作品古樸典雅,窯變美妙,被中國收藏家協會和中央文史研究館收藏。曾參加在美國紐約東西方藝術家交流協會舉辦的藝術展。
2008年元月8日,晉佩章先生和兒子晉曉童創作的柴燒鈞瓷象頭尊、方尊、觀音瓶、太平尊、葵花尊、諧寶尊等6件珍品,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創下國家博物館一次收藏單一瓷種件數最多的紀錄。
晉佩章先生在鈞瓷藝術領域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肯定,受到了國內外藝術機構的高度重視,2003年他被評為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文史館館員,中國古陶瓷協會會員,而且還是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公布的第一位獲"終身成就獎"的藝術家。美國國家藝術研究院"終身榮譽院士"。
作品賞析
晉佩章作品 原圖鏈接
出版著作
晉佩章大師對鈞瓷的發展歷史有獨到的研究,著有《中國鈞瓷藝術》、《中國鈞窯探源》、《中國鈞窯釉彩》、《鈞瓷史話》、《話說鈞窯》、《鈞瓷志》(參與編撰工作)、《晉佩章作品選》等關於鈞瓷的各種著作等。在國內外發表的鈞瓷論文達30多篇共計60多萬字,為弘揚鈞瓷藝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人物評價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張玉驫評價道:我對晉佩章大師一生的理解就是'爐火不滅,筆耕不綴。'他用畢生的精力,記錄了鈞瓷近50年的發展歷史,他把神垕鎮的各種傳說、標本、史料廣泛進行收集,然後進行分析、整理、研究,並著書出版,對鈞瓷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陶瓷玻璃協會會長王愛純女士說:晉大師不僅技藝獨特,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人品和藝德,他沒有門戶之見,悉心授徒,毫不保留,無私奉獻。我給他總結了六句話:晉老先生一生情,窯火常伴鈞魂夢,歷來無私多奉獻,不為榮華不為名,寒舍立下萬言著,留下珍寶萬代傳。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志先生對晉佩章先生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晉大師為人忠厚,平易近人,與同行交流毫不保留,為記錄鈞瓷、宣傳鈞瓷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師雖已去,鈞瓷情未了。
個人生活
晉佩章先生與其妻趙玉梅育有一子二女。
2007年6月,晉佩章先生被查出患有肺癌,他深知自己時間不多了,就在他簡陋的住室內,他拖着病重的身體,夜以繼日,筆耕不綴。他向前來看望他的領導和鈞瓷界的大師說,他還要再寫兩本書,才對他摯愛一生的鈞瓷藝術有所交代。
然而,病魔在無情地摧殘着他的身體,終於,在5月初,晉佩章先生再次發病,躺在床上仍念念不忘自己最後寫的書稿,叮囑兒子晉曉童,無論如何也要把書修訂完,儘快出書。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後,晉佩章先生看着電視常常淚流滿面,經常和老伴談起災區群眾的困難。5月15日,神垕鎮舉行了捐款儀式,他讓老伴取出5000元捐給了災區。
不久,河南省陶瓷玻璃協會也發動了全省的藝術家捐款捐物,晉佩章先生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讓兒子把價值170多萬元煤燒鈞瓷太平尊捐了出去。此時,晉先生意猶未盡,他還想為災區的群眾做些什麼。不久,他又將自己親手製作的6件鈞瓷珍品捐出來,委託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拍賣後,將得款全部捐給災區。
2008年6月8日晚,晉佩章大師病逝於讓他魂牽夢縈的神垕古鎮,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