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暖暖双生土地公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暖暖双生土地公庙
图片来自klcg

暖暖双生土地公庙,位于台湾基隆市暖暖区暖西里、基隆河流域东势坑溪和西势坑溪交汇口,为当地两座土地祠的合称。

历史沿革

福兴宫

此庙为嘉庆年间一位迁至西势溪坑开垦定居的陈姓先民所建,原在暖暖净水场内的小山丘上,作为西势溪下游的水尾土地公。庙内有两块咸丰九年(1859年)的石牌,分别写著“福德庇西势”、“正神祐北方”。

1902年净水场启用,遂迁到东势坑溪和西势坑溪交汇处的双龙潭旁。

福德宫

清治时期,西势坑溪上游原有许多住家和农田。人民建立此庙作此溪上游的水头土地公,更上游则有一座名为“福安宫”的石材土地公庙。

据基隆文史协进会总干事王国纬表示,1923年为兴建西势水库,集体迁村,施工第二年当储水就快淹到福德宫时,工程发生很多意外事故,日本人遂听当地人建议,把福德宫移到福兴宫旁边。之后居民视福德宫土地公改辖管东势坑溪。

至于位在拦砂坝旁的福安宫则未迁,因居民迁出,香火中断,长久遗忘在荒烟蔓草中。

两庙共存

两庙今位在暖暖净水厂前、双龙桥上,共用门牌,同一管理委员会管理,辖区以两溪划分。合称有“双土地公庙”、“双龙庙”、“双龙土地公庙”、“水源地双生土地公庙”。

1973年,地方人士林国、周新发等人募款重建,面积各约五坪。大家乐盛行时,据当地暖西里里长李铭村回忆,福德宫土地公神像都曾遭人掷到溪底,后来才找回。公益彩券发行后,神像也曾失踪。2003年时,庙方人员发现屋顶、墙壁龟裂渗水严重加以整修,遂把两庙檐连在一起,让两庙正式融而为一。市府为配合营建署城乡风貌计画,在此庙周遭规划栈道、意象空间等休闲设施。

今地址为水源路36巷37之1号。

信仰活动

福兴宫土地公神像眼睛微微向下俯视,被认为可保土地上安居乐业;福德宫土地公神像眼神凝视正前方,相传可保出外事业顺利,工作平安。

信徒祭祀时会准备两份供品,因此香火鼎盛。水公司第一区管理处主管亦来此这祭祀,以求基隆远离干旱。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