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門路 (臺南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東門路

圖片來自housetube

東門路,為臺灣臺南市聯外道路的交通大動脈,為臺南市銜接直達中山高仁德交流道之聯絡道路,以及通往仁德歸仁關廟交通要道。東門路屬於市道182號的一部份,呈西北-東南向。因經過臺灣府城東門而名。西起東門圓環,東連仁德區中山路,長約3.15公里,共分三段,臺南市道路編號24

歷史

起源

17世紀,臺灣荷治時期,荷蘭於台南沿海建立臺灣街及普羅民遮街,成為當時臺灣島上漢人主要聚落之一。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入臺灣,改普羅民遮為明京,設承天府。將府城依十字街為軸線分為四坊,由市街中心向東延伸的大街和其周圍區域稱為東安坊,其一部份為今日東門路的前身。

自荷治時期始,由臺灣街、普羅民遮街所發展的市街一直是臺灣島最具規模的漢人聚落,有很長一段時間台灣各地與大陸的交易必須透過府城的港口,而府城東門內外的東門大街和大東門外街,因處於進出城的要地,成為商業交易的市集。由東門出城,東行可至關帝廟(今關廟)羅漢門(今內門)等地。

嘉慶年間,在東門城外的大東門外街已成為糖廍、棧房的集中地。清道光15年(1835年),台灣府城重修城郭,增建東外城,將大東門外街一部分納入城內,設永康門、東郭門、仁和門,在過去崙仔頂(今東門圓環)到大東門這一段路叫東門街或東門大街,於同治、光緒年間細分為祝三多街、彌陀寺街、聖公廟街。

日治時期

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歷經市區改正,祝三多街、東門大街及東門外街改直拓寬,合稱東門町,鐵路以西為一丁目,以東為二丁目,今東榮街以東為三丁目,大東門以東為四丁目。

出市街東南續行,經射擊場、虎尾寮至魁斗山、崁脚庄,至羗市街,與今日東門路路線大致符合。當時城外尚未成為市區,政區大致以道路為界,以北為永康下里,以南為仁和里。

1920年,廢廳置州之後,原城外的虎尾寮、竹篙厝、後甲等地先後併入成為臺南市東區市域,聚落沿著台南關廟道向外延伸。指定道路上興築了通往關廟的手押台車軌道,糖業闢建了通往車路墘製糖工場的運蔗輕便軌道。

日治初期有一條輕便車道,沿東門路而建,東至關廟,西至縱貫鐵路再北行,經西竹圍街,山仔頂為驛站,昭和三年出版的《臺南南部圖》[1],也標記著東門路上的手押台車軌道。

在1911、1929、1941年的擬定的都市計畫中,現今東門路分屬四等九號與三等二十五號道路。四等九號道路包括戰後的新南街(後整併入府前路)、府前路及東門路,三等二十五號道路則為後來的富強路。

二次大戰後

戰後,東門町改稱東門路,裕農路以東路段則稱為富強路。1948年原先的運蔗鐵路始辦客運,設臺南車站於富強路,詳見關廟線

當時城外大部分區域均為農田,之後較靠近縣市界的竹篙厝、虎尾寮劃為大片的工業區,富強路兩旁為工業區景象。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仁德交流道通車,東門路成為高速公路通往臺南市區的連絡幹道,又,1980年代臺南市外環道中華東路闢建。同時期,竹篙厝規劃為四期重劃區,之後十餘年,周圍土地快速發展,東區人口遽增,與市區連成一片。

現狀

東門路沿線土地為主要商業使用,道路附近的街廓則是人口稠密的住宅區。道路於裕農路以西,路寬18公尺;裕農路以東,路寬24公尺,做為台南都會區主要的聯外道路,道路容量略顯不足,尖峰時段擁塞情形嚴重[2]。目前只有六條大台南公車興南客運路線行駛東門路。

分段

東門路共分三段:

建築

由西向東

  • 東門圓環
  • 東門陸橋
  • 東門大人廟:東門路一段17號東門圓環旁,主祀朱、池、李三千歲的道教廟宇,康熙年間興建。
  • 固園舊址
  • 祝三多廟:東門路一段63號,台南八協境之一,為主祀福德正神的道教廟宇,祝三多之意乃祈福地方境眾「福、祿、壽」三多,初建於1717年,1843年遷至現址。
  • 台南神學院:東門路一段117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876年創設的神學院,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西式教育學府,碩博士七個班,學院部三個學系。
  • 臺南彌陀寺:東門路一段133號,創建於明末永曆年間鄭經以承天府未有名剎而憾,遂在東安坊興建、奉祀釋迦牟尼佛,號稱是台灣第一所佛教寺院,迄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起源於臺南城的東安坊,1876年創設台南大學(今名台南神學院),1885年創設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中學,1887年成立新樓女學校(今長榮女中)。1903年臺南大學校舍建於東門路現址。長老教會所發行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台灣歷史第一份報紙,以閩南語白話字印製報刊,百年來累積大量文獻,內容涵跨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民情風俗等消息。現在的長老教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位於東門路一段187號。
  • 臺灣府城大東門:位於東門路、勝利路口,建於乾隆元年(1736年),門樓為重擔歇山二層樓形式,城門呈東西向,中開圓拱門。城樓長年受風雨侵蝕,早已頹圯。1975年重建為現貌。
  • 皇后大道大樓:東門路二段2號,東門路與長榮路交叉路口。商業辦公大樓。
  • 衛生局
  • 許嵩煙故居:東門路二段95號,為日治時期的巴洛克風格二層樓建築。
  • 東郭門舊址
  • 臺南龍山寺:東門路二段134巷27號,建於清雍正年間,主祀觀世音菩薩,原本位於東城門正西南隅(現今糧食局的東側),1927年受市區改正影響,遷到現址,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龍山寺。
  • 原東門派出所:富德街23號。日治時期設置,在當時的東門路舊路線上,前方原為東門外城東郭門,控制臺南通往仁德、太子廟的路口。
  • 皇第大樓:東門路二段297號,東門路與裕豐街口。
  • 賜伯寶座大廈:東門路三段13號,為1990年代初期興建的地上23層集合住宅。
  • 滋味珍食品公司:東門路三段,臺灣知名黑橋牌肉類加工品企業於1973年創立時的工廠。1979年遷移至安平工業區。
  • 太子東都大樓:東門路三段293號,1996年興建的大型集合住宅,又名太子鎮。[3]

參考文獻

  1. 存档副本. [200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0的引用提供文字
  3. 太子建設網站,個案介紹,存档副本. [200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