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板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板面
图片来自翁翁旅食空间

板面[1]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内最常见的面食料理之一,一般在茶餐室美食中心巴刹路边摊都可见其踪迹。

这道面食的最大的特色是小贩现点现做,小贩事先将面粉和成面团,在顾客点餐后,才将面团放入制面机,以切成条状。切好的面条用开水烫熟后,淋上猪大骨高汤,并在面条上摆放肉燥、木耳丝、薯仔菜、炸江鱼仔、葱花等,再上菜给顾客。因使用相同原料的因素,部分贩售板面的店家,也会同时贩售面粉粿,一道将面团捏成扁平小块,放入开水内煮熟的面食,为福建人的传统面食料理。

由来

板面为传统的客家面食之一,早期称为“刀麻切”,在客家话中“刀麻”意味大刀,早期制面机尚未大量使用期间,厨师都是用玻璃空瓶将面团辗平,再用大刀将面团切成条状,因此得此名,在客家人聚集的彭亨州(Pahang)内的各城镇与新村是一道非常常见的面食。

板面这名词是在80年代初才首次出现在吉隆坡的食肆,据称是一家名为天涯客的面摊,将家乡的面食料理引入,生怕使用广东话吉隆坡华人社区不懂“刀麻切”,而自创板面这名词,在接下来的廿多年光景,“板面”这词已取代“刀麻切”,成为马来西亚人对这道面食的称呼。

面粉粿则是以往福建家庭内常煮的面食,简单地以面粉和成面团,接下来搁置一旁,等醒面足够后,再将面团捏成扁平的小块装,抛进由江鱼仔熬制的高汤内煮熟,之后在放入青菜及撒上已炸好的江鱼仔与油葱酥

因为与板面的面团做法相同,只是前者是用手将面团捏成不规则的扁平状,而后者是将面团辗平后,再使用手工或制面机切成条汤,其汤料的材料也几乎雷同,因此市面上大部分贩售板面的店家都会同时推出板面,久而久之两者便融为一体,形成闽客料理在南洋融为一体的例子之一。

安徽板面是起源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板面,在京津冀地区流行。

辣椒板面

在2005年起,吉隆坡及市郊的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突然崛起了一股板面潮,许多专卖店纷纷在市郊的商业区林立,为了在众多板面店家内脱颖而出,许多店家也开始推出不同口味的板面或面粉粿,除了原本的猪大骨或江鱼仔高汤口味外,也发展出咖哩麻辣肉骨茶红麹、中药、沙拉等各种口味,其中配合吉隆坡华人喜爱吃干捞(干拌)及重口味的胃口,市面开始大量出现辣椒板面

所谓辣椒板面就是将煮熟的板面,加入酱油、黑酱油、香油等拌匀,再上肉燥、薯仔菜木耳温泉蛋上桌,在桌上已放置一碗已爆炒过的虾米辣椒干,顾客随著自己的喜好添加辣椒干,再径自将各种的配料拌匀,吃法类似台湾的干面。


参考文献

  1. 手工板面制作方法,blogcove,2019年11月8日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