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毒蝇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毒蝇伞。原图链接

毒蝇伞(学名:Amanita muscaria)又称毒蝇鹅膏菌,为一种含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分类上为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物种。它是典型的毒菇,外型亮眼鲜丽有白色菌褶与斑点,蕈伞颜色通常是深红色,在大众文化中广泛地出现。

简述

毒蝇伞鲜艳的大红色菌伞,表面点缀著许多纯白小点,有菌环与菌托的纯白菌柄,纯白菌褶,这最经典的、独一无二的野菇形象曾经出现在许多图画、装饰品、动漫画儿童绘本当中。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份,主要毒素是毒蝇(muscarine),人类食用后会有上腹痛道症状,还有精神错乱、冒冷跳减慢、呼吸困难与假死等症状。

成份与命名

命名

之所以叫“毒蝇伞”,有一种解释是:在很久以前,欧洲人认为把毒蝇伞弄碎撒到牛奶里,可作为杀虫剂杀死苍蝇一类的害虫。毒蝇伞所含活性化学物质中,1,3-diolein(1,3-甘油二油酸酯)能吸引苍蝇,而Ibotenic acid(鹅膏蕈氨酸)和Tricholomic acid(口蘑酸)却能杀死苍蝇。也有人认为,毒蝇伞的名字其实来源于它所具有的精神致幻作用,因为在西方中世纪,人们相信苍蝇等虫子会钻进人的袋从而造成精神错乱或使人能沟通神灵。

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的Musca在拉丁文里就是苍蝇的意思,顾名思义,有人将切碎的毒蝇伞泡在牛奶碗里招引苍蝇,当苍蝇在此歇脚时就会中毒,掉在牛奶里淹死。这种生长于北半球温带阔叶林的菇类是鹅膏属(Amanita)的一员,它叫做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也叫毒鹅膏或蛤蟆菌。

杀虫剂的成分

毒蝇伞主要著名在于它的幻觉毒性,其精神刺激作用的成分则是蝇蕈素。毒蝇伞英文俗名字首“fly-”不只表示昆虫,更代表吃进毒蝇伞后会导致精神错乱。在英文中,毒蝇伞的俗名被认为可能起因于欧洲居民将它使用于杀虫剂,喷洒在牛奶里面。这种杀虫剂的成分就是所知的鹅膏菌氨酸。

分布

全球性物种

毒蝇伞是一种世界性的广布物种,在中国也有分布,与多种针叶树和落叶树形成外生菌根形式的共生关系。典型的毒蝇伞具有红色的菌盖,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外菌幕在菌盖表面残留的白色的鳞片,菌柄基部膨大成球状菌托,菌托表面有菌幕残留下的环状鳞片就像盘了一串珠子,菌柄上则有内菌幕残留形成的白色菌环。

毒蝇伞分类上为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物种。鲜丽的外表人们普遍认知有毒性,因此致死的案例极端少见,不过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这些地区,经大量水煮熟过后,成为广泛使用的食材。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且也无意间拓展到南半球,在松林里与松树植物共生,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性物种。毒蝇伞会和落叶型植物与结球果的植物形成菌根。

遗传学研究

现今,各种不同颜色蕈伞的毒蝇伞亚种已被辨认出来,包含棕色的regalis(被认为是独立的物种)、黄橘色的flavivolata、guessowii和formosa、以及略带桃色的persicina。依据毒蝇伞的遗传学研究成果2006年和2008年出版,进行亚种支序的精密描绘,显示出上述可能为分开繁殖的物种。

多个变种或亚种

毒蝇伞种下还包括其他多个变种或亚种,宏观形态上除了菌盖颜色和鳞片颜色稍有不同外,基本没有其他太明显的区别。毒蝇伞这样的形态特征与鹅膏菌属可食用的橙盖鹅膏(A. caesarea)和红黄鹅膏(A. hemibapha)从菌盖到菌托都可以区分出明显的不同。

文化

毒蝇伞在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最初由分类学之父林奈描述发表在他的巨著《植物种质》中,它的学名种加词来源于拉丁语中表示“苍蝇”的单词musca,因而毒蝇伞在英语里也被称为“Fly Agaric”“Bug Agaric”。[1]

不过若仅低剂量的服食毒蝇伞,则能产生幻觉,对神经有兴奋作用,古代北欧的海盗曾把毒蝇伞泡成,上战场前喝了变得威猛无比;当然也有人将它当作迷幻药服食。在日本长野县等地,毒蝇伞被称为红天狗茸,采摘之后以滚烫的汆烫过毒蝇伞,就可以除去毒性,处理过的菇类可以做成非常美味的料理,在餐厅可以卖个好价钱,食用后不会引起中毒。[2]

中世纪的迷信

中世纪的迷信,西伯利亚地区居民用来作为产生如灵魂出窍的幻觉感受的宗教性,但不可考。美国银行业者与业馀民族真菌学家罗伯特·高登·华生提出,毒蝇伞事实上就是印度宗教经典《梨俱吠陀》中提到的苏摩酒;即使此理论被人类学家所驳斥,但是在1968年第1次出版这个理论时,得到了普遍认同。

在西伯利亚居民使用毒蝇伞于传统用途这件事情上,曾经有许多推测,认为毒蝇伞的毒素,在全西伯利亚皆用于引起幻觉上,但因这类传说太久远,而无法得到完整考证。美国银行业者与业馀民族真菌学家罗伯特•高登•华生提出,毒蝇伞事实上就是印度宗教经典《梨俱吠陀》中提到的苏摩酒;即使此理论被人类学家所驳斥,但1968年首次出版这个理论时,却得到了普遍认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