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毒蠅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毒蠅傘。原圖鏈接

毒蠅傘(學名:Amanita muscaria)又稱毒蠅鵝膏菌,為一種含神經性毒害的擔子菌門真菌,分類上為鵝膏菌科鵝膏菌屬的物種。它是典型的毒菇,外型亮眼鮮麗有白色菌褶與斑點,蕈傘顏色通常是深紅色,在大眾文化中廣泛地出現。

簡述

毒蠅傘鮮艷的大紅色菌傘,表面點綴著許多純白小點,有菌環與菌托的純白菌柄,純白菌褶,這最經典的、獨一無二的野菇形象曾經出現在許多圖畫、裝飾品、動漫畫兒童繪本當中。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份,主要毒素是毒蠅(muscarine),人類食用後會有上腹痛道症狀,還有精神錯亂、冒冷跳減慢、呼吸困難與假死等症狀。

成份與命名

命名

之所以叫「毒蠅傘」,有一種解釋是:在很久以前,歐洲人認為把毒蠅傘弄碎撒到牛奶裡,可作為殺蟲劑殺死蒼蠅一類的害蟲。毒蠅傘所含活性化學物質中,1,3-diolein(1,3-甘油二油酸酯)能吸引蒼蠅,而Ibotenic acid(鵝膏蕈氨酸)和Tricholomic acid(口蘑酸)卻能殺死蒼蠅。也有人認為,毒蠅傘的名字其實來源於它所具有的精神致幻作用,因為在西方中世紀,人們相信蒼蠅等蟲子會鑽進人的袋從而造成精神錯亂或使人能溝通神靈。

毒蠅傘Amanita muscaria的Musca在拉丁文裡就是蒼蠅的意思,顧名思義,有人將切碎的毒蠅傘泡在牛奶碗裡招引蒼蠅,當蒼蠅在此歇腳時就會中毒,掉在牛奶裡淹死。這種生長於北半球溫帶闊葉林的菇類是鵝膏屬(Amanita)的一員,它叫做毒蠅傘(Amanita muscaria),也叫毒鵝膏或蛤蟆菌。

殺蟲劑的成分

毒蠅傘主要著名在於它的幻覺毒性,其精神刺激作用的成分則是蠅蕈素。毒蠅傘英文俗名字首「fly-」不只表示昆蟲,更代表吃進毒蠅傘後會導致精神錯亂。在英文中,毒蠅傘的俗名被認為可能起因於歐洲居民將它使用於殺蟲劑,噴灑在牛奶裡面。這種殺蟲劑的成分就是所知的鵝膏菌氨酸。

分佈

全球性物種

毒蠅傘是一種世界性的廣布物種,在中國也有分布,與多種針葉樹和落葉樹形成外生菌根形式的共生關係。典型的毒蠅傘具有紅色的菌蓋,在子實體發育過程中外菌幕在菌蓋表面殘留的白色的鱗片,菌柄基部膨大成球狀菌托,菌托表面有菌幕殘留下的環狀鱗片就像盤了一串珠子,菌柄上則有內菌幕殘留形成的白色菌環。

毒蠅傘分類上為鵝膏菌科鵝膏菌屬的物種。鮮麗的外表人們普遍認知有毒性,因此致死的案例極端少見,不過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這些地區,經大量水煮熟過後,成為廣泛使用的食材。生長環境遍及北半球溫帶和極地地區,且也無意間拓展到南半球,在松林裡與松樹植物共生,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性物種。毒蠅傘會和落葉型植物與結毬果的植物形成菌根。

遺傳學研究

現今,各種不同顏色蕈傘的毒蠅傘亞種已被辨認出來,包含棕色的regalis(被認為是獨立的物種)、黃橘色的flavivolata、guessowii和formosa、以及略帶桃色的persicina。依據毒蠅傘的遺傳學研究成果2006年和2008年出版,進行亞種支序的精密描繪,顯示出上述可能為分開繁殖的物種。

多個變種或亞種

毒蠅傘種下還包括其他多個變種或亞種,宏觀形態上除了菌蓋顏色和鱗片顏色稍有不同外,基本沒有其他太明顯的區別。毒蠅傘這樣的形態特徵與鵝膏菌屬可食用的橙蓋鵝膏(A. caesarea)和紅黃鵝膏(A. hemibapha)從菌蓋到菌托都可以區分出明顯的不同。

文化

毒蠅傘在歐洲擁有悠久的歷史。它最初由分類學之父林奈描述發表在他的巨著《植物種質》中,它的學名種加詞來源於拉丁語中表示「蒼蠅」的單詞musca,因而毒蠅傘在英語裡也被稱為「Fly Agaric」「Bug Agaric」。[1]

不過若僅低劑量的服食毒蠅傘,則能產生幻覺,對神經有興奮作用,古代北歐的海盜曾把毒蠅傘泡成,上戰場前喝了變得威猛無比;當然也有人將它當作迷幻藥服食。在日本長野縣等地,毒蠅傘被稱為紅天狗茸,採摘之後以滾燙的汆燙過毒蠅傘,就可以除去毒性,處理過的菇類可以做成非常美味的料理,在餐廳可以賣個好價錢,食用後不會引起中毒。[2]

中世紀的迷信

中世紀的迷信,西伯利亞地區居民用來作為產生如靈魂出竅的幻覺感受的宗教性,但不可考。美國銀行業者與業餘民族真菌學家羅伯特·高登·華生提出,毒蠅傘事實上就是印度宗教經典《梨俱吠陀》中提到的蘇摩酒;即使此理論被人類學家所駁斥,但是在1968年第1次出版這個理論時,得到了普遍認同。

在西伯利亞居民使用毒蠅傘於傳統用途這件事情上,曾經有許多推測,認為毒蠅傘的毒素,在全西伯利亞皆用於引起幻覺上,但因這類傳說太久遠,而無法得到完整考證。美國銀行業者與業餘民族真菌學家羅伯特•高登•華生提出,毒蠅傘事實上就是印度宗教經典《梨俱吠陀》中提到的蘇摩酒;即使此理論被人類學家所駁斥,但1968年首次出版這個理論時,卻得到了普遍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