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定新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定新河,海河流域永定河下游入河河道。位于天津市区的北部,起于屈家店闸,东南流,经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在北塘镇入渤海。全长61.9公里,1970年到1971年开挖。北运河、潮白新河等汇入后再与蓟运河汇流由北塘入渤海。途中还有新开河——金钟河、北京排污河等汇入。 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北部水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的共同入海河道。对天津市的防洪安全十分重要。[1]

干流概况

永定新河,位于天津市北部,是专为排泄永定河洪水直接入海的尾闾,属泥质潮汐河道,上自屈家店水利枢纽分洪闸起,经天津市北郊区(北辰区)、宁河区、东郊区(东丽区)和滨海新区(原塘沽区),纳北京排污河、金钟河、潮白河、蓟运河后于北塘入海,长61.9公里(有资料说66公里),其中屈家店至大张庄枢纽段14.5公里,为两河三堤,南为1932年开挖的新引河,北为1970年开挖的永定新河。南堤为主堤,形成天津市北部防洪的主要屏障。 永定新河西,是海河流域北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的共同入海尾闾河道,控制着北四河8.3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关系着京津冀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

水文特征

永定新河,属泥质潮汐河道,是人工河道,上游由屈家店水利枢纽控制,设计流量14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故下口设计流量为4640立方米每秒。

主要支流

北运河,上源有潮河、白河、温榆河。北京市通县北关闸以下称北运河。南流至天津市北郊区屈家店与永定河汇合,又东南流入市区,至大红桥有西来的子牙河汇入,至金钢桥附近与南运河汇合而成海河干流,全长140公里。由于北运河在屈家店枢纽分洪入永定新河,所以也算新河支流。

潮白河,潮白河位于蓟运河以西,北运河以东,上游有白河、潮河两支,潮河发源于丰宁县,白河发源于沽源县,两支至密云汇流后,始称潮白河。原汇入北运河入海,1950年增辟潮白新河,并疏浚了东引河,从此潮白河洪水除少量由牛牧屯引河分入北运河外,绝大部分洪水均由潮白新河下泄至天津市宝坻区八台港入黄庄洼,里自沽洼滞蓄,其中少量洪水可经导流引河、七里海、曾口河、东引河于北塘入海。

永定河中泓故道,原是永定河泛区内的行洪河道,1939年永定河改流北遥堤后,停止行洪。后经治理,成为永清、安次、武清县及北郊区的排沥河道。西起安武县界在郑楼村北入境,东经六道口村南、汊沽港、渔坝口村北,至北郊区入永定新河。全长19.4公里。

杨村机场排河,西起杨村镇,经下朱庄乡小高庄、小于庄、藕店至聂庄子乡盖模村东南进入北郊区,抵永定新河左堤扬水站。该河1954年开挖,后经1956、1965年两次疏浚而成。全长23.2公里,境内长10公里,河底宽14米,流量30立方米/秒。

北京排污河,是排放北京城市污水及东南郊、大兴县、通县南部的沥水河道。1969年,于武清县里老村北四桥1公里处的市界为分界线,以北由北京市负责治理,以南由河北省负责完成。在通县榆林庄建拦河闸,将汇入北运河的凉水河污水导入漷县水库,经凤港减河,港沟河、凤河、龙凤新河、筐儿港引河、导水沟、抗旱河等汇入永定新河,全长89公里,天津市境内73.7公里。全水系汇水面积1401平方公里,与北运河相交处修建龙凤新河节制闸及穿北运河倒虹吸。北京排污河工程为分段设计,港沟河底宽15米,排污流量50米3/秒,排沥设计流量325米3/秒,为十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流量455米3/秒,为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

金钟河,又称东河,开挖于明天顺二年(1458),原河上口始于天津金钢桥下游处的三岔河口,原流经路线是沿今锦衣街、金钟河路、金钟河大街穿王串场、民权门旁、南孙庄至欢坨村地界至北塘附近人蓟运河,然后随之入海。清光绪十九年(1893)辟天津至欢坨西南之新河,进行了金钟河上段改道工程,新河称为新开河。以下原河道仍称为金钟河,以上老河道变为故道称老金钟河。在根治海河时期开挖了永定新河、潮白新河、金钟河被截成三段,永定新河以下段落均成为废河故道,永和村防潮闸以上段仍与新开河连为一体运用,于其防潮闸下汇入永定新河。

在开挖永定新河的同时,又开挖了永金引河,永金引河自大张庄枢纽引水涵洞起,利用一段原淀南引河,穿北郊区津榆公路后开挖新河至欢坨扬水站东入金钟河,全长9.15公里,引水流量200米3/秒。金钟河原长48.8公里,自注入永定新河后,由欢坨村西南(南孙庄东北)起至防潮闸下为23.3公里,新开河为13.2公里,新开河、金钟河全长为36.5公里。金钟河设计流量400米3/秒,1963年9月最大行洪量381米3/秒,现状最大过水能力100米3/秒。 北塘排污河,又称北排污河。承担排泄天津市区海河以东的赵沽里、张贵庄两大排水系统的污水、部分雨水和郊区农田沥水。1959年至1962年修建,起自赵沽里泵站出水口,往东经山岭子,至永和闸汇入永定新河,长32.7公里。污水最后经永定新河,入渤海。

工程背景

永定河,是海河北系中最大的一条河流。西汉以前统称治水;东汉至南北朝称㶟水;隋至宋叫桑干水、桑干河;金称卢沟河;元至明称卢沟河、浑河;明末至清初又叫无定河;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经皇帝赐名“永定”后,才始称永定河。

历史上的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中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河流。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素有“小黄河”、“浑河”之称。据史料统计,自金代开始至1949年的834年间,永定河下游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9次。其中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176年中,就发生决溢49次,平均3.6年1次。 永定河中下游治理,自金代起曾多次在北京石景山以下河段筑堤挡水,打坝分洪。到清康熙年间,经过一次大的人工改道治理,下游河道的两岸堤防系统已成形。但在18世纪前,对永定河的治理,都限于在下游防洪筑堤,堵复加固。从18世纪起,才有了筑坝拦洪、建闸分洪的设想和尝试。直到1949年前,永定河的洪水灾害还很严重,堤防漫溢、决口仍时有发生。仅1912年~1949年的37年中,在卢沟桥以下就发生大的决口7次,受灾面积多达2000多平方公里。其中1917年和1939年的两次大水(也有大清河相应洪水加入)还淹了天津市,造成京津交通断绝,海河航道淤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永定河的治理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49年11月水利部召开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审议由华北水利工程局拟定的《整治永定河及流域开发计划草案提纲》。以后,又根据1953年、1957年、1966年和1986年分别编制的《永定河流域规划》、《海河流域规划草案》、《海河流域防洪规划(草案)》、《海河流域补充规划(草案)》的要求和安排,对永定河的洪水灾害进行综合治理,兴建防洪工程,包括上游建设水库,中下游建闸等措施。作为其中一项工程,为扩大下游行洪河道及入海尾闾,开挖永定新河,使永定河洪水直通入海,河道设计行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

工程建设

河道工程

永定新河工程由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设计,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组织施工。工程于1970年10月开工,河北省天津、唐山、沧州、保定、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8个地区的“根治海河”民工参加开挖。1971年7月竣工。共用4487.9万个工日,挖土方6932.6万立方米,投资5594万元。其上段按50年一遇设计,设计流量为1400立方米每秒,按100年一遇校核,校核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海口段增至5763立方米每秒。由于海潮携带大量泥沙上溯,致使上段严重淤积,据1981年测量,原竣工河底高程以上总淤积泥沙1163万立方米,淤积长为屈家店以下39.5公里(以下渐变为冲刷段)。1984年再次测量,总淤积量增至1487万立方米,淤长为屈家店以下49公里。淤积上限基本稳定在2.0米高程左右。

屈家店以下17公里行洪深槽基本淤平,17~27公里段正处于淤积过程中。永定新河北槽芦苇丛生,尤以17公里以上段最为密集,形成阻水屏障。由于过流断面缩小,糙率加大,使泄量降低。经计算,在原设计水位条件下,泄量为610立方米每秒,比设计流量降低56%。如通过设计流量,屈家店闸下水位将升高到7.39米,超过设计水位1.84米。其防洪标准已达不到50年一遇。

枢纽工程

屈家店水利枢纽-永定新河进洪闸,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屈家店附近,枢纽工程包括北运河节制闸、船闸、南进洪闸(新引河闸)和北进洪闸(永定新河闸),担负着泄洪、排污、供水、灌溉和防潮任务。为给永定河开辟入海尾闾,宣泄较大洪水,保证上游地区及天津市安全,1969年于新引河进洪闸左侧修建永定新河进洪闸。设计闸上水位6.1米,泄洪流量1020立方米每秒;校核闸上水位6.3米,泄洪流量1600立方米每秒。闭闸挡水时,闸上水位4.5米,闸下无水。属三级建筑物,按抗御7级地震设防。自建成以来,最大过闸流量499立方米每秒(1977年7月27日),最大逆流过闸流量55.5立方米每秒(1974年)。

大张庄闸,位于天津市北郊区大张庄村附近,新引河入永定新河处。该闸始建于1970年,该闸主要任务是汛期分泄永定新河洪水,设计流量380米3/秒,相应闸上水位4.86米(黄海高程,下同),闸下水位4.81米。校核流量515米3/秒,相应闸上水位5.43米,闸下水位5.38米。后于1983年随引滦工程建设利用,新引河反向输水,将引滦水送至屈家店涵洞入北运河,进海河。

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内大型泄洪河道唯一未建海口防潮闸的河道。据1984年测量资料,屈家店以下43公里以内的河段,总淤积量1487万立方米,降低了泄洪能力。 永定新河防潮闸,位于新河河口,20孔,泄洪能力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标准,闸下新建一座650米长的渔船码头。可以将海潮带来的沉沙挡在河口之外,使永定新河上游和潮白新河的洪水安全下泄入海,确保海河流域北四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防洪防潮安全。

滞洪工程

淀北分洪区,在天津市北郊区、武清区境内,位于北运河以东,杨北公路、运东干渠以南,排污河以西,永定新河左堤以北,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设计蓄滞洪水位4.15米(黄海、下同),蓄洪量3.861亿立方米。1928年12月14日,整理海河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研究开辟海河放淤区,确定三角淀正东圈l围一片洼地作为放淤区,即淀北放淤区,以沉淀永定河泥沙,避免淤积海河,沉淀后的清水泄入金钟河而入海。建国后,海河放淤区经过整修,恢复其功能。

汛期并承担北运河、永定河分洪任务。1971年永定新河开挖后,为保证永定河安全运行,确保天津市安全度汛,淀北仍为超标洪水的蓄滞洪区。运用原则:当卢沟桥以上发生五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经永定河泛区调蓄后,屈家店闸流量大于1800米3/秒,且威胁天津市区时,在屈家店闸上郎园或永定新河左堤破堤向淀北分洪。

运用原则:当卢沟桥以上发生五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经永定河泛区调蓄后,屈家店闸流量大于1800米3/秒,且威胁天津市区时,在屈家店闸上郎园或永定新河左堤破堤向淀北分洪。

西七里海蓄滞洪区,是永定新河的临时蓄滞洪区。在宁河区、塘沽区和北京清河农场境内,位于永定新河左堤以东、津榆公路和青龙湾故道右堤以南、潮白新河右堤以西,总面积192.25平方公里,设计蓄洪量3.497亿立方米。1971年,开挖潮白新河,从七里海穿过,把七里海分成东西两部分,潮白新河以东部分称东七里海,以西部分即西七里海。1971年6月开挖永定新河,1987年至1992年在编制《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中划定西七里海为临时蓄滞洪区。

运用原则:由于永定新河1992年清淤至桩号28+192处,设计行洪能力为1100米3/秒,在下游疏通前,如遇超此标准洪水,采取向西七里海分洪的临时措施。

后期治理

永定新河右堤作为本市城市防洪圈北部防线,对27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防洪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自1971年开挖后,由于河口未建挡潮闸,河道长期受潮水控制,泥沙不断淤积河道,永定新河的行洪能力由原来的1400~4620立方米/秒降至现状的600~1500立方米/秒,导致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洪水基本失去入海出路。一旦上游发生较大洪水,分洪淹没面积达到1160平方公里,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鉴于此,在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市委、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2007年11月,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10.11亿元在永定新河河口修建防潮闸一座。建设主要内容包括20孔按泄洪能力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标准,闸下新建一座650米长的渔船码头等。通过全体参建施工人员近四年的努力,该工程于2011年5月建成通水。[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