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海南东寨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南东寨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图链接来自 凤凰网 的图片

海南东寨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称东寨港红树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又名东争港,古称东斋港。位于中国海南海口美兰区延锋东寨港内。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六条河流。海岸线由于400年前发生地震而导致曲折多弯[1],包括许多海湾和潮水沟渠。位于南部海岸的红树林则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历史沿革

1605年,发生琼州大地震,沉没了72个村庄,陆陷成海,形成了东寨港。

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00年,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开建,2004年晋升为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站,是国内唯一以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湿地生态站。

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示范保护区。

保护对象

综述

该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区内生物多样性。

植物

红树植物19科3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科23种,半红树植物9科12种(其中真红树白骨壤和半红树许树同属马鞭草科),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7%,其中海南海桑、水椰、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瓶花木、玉蕊、杨叶肖槿和银叶树等11种为中国红树林珍稀濒危植物。

动物

栖息的鸟类有194种,其中鸟类珍稀物种包括黑脸琵鹭、白腹鹞白头鹞斑头鸺鹠、橙胸绿鸠、鹗、褐翅鸦鹃、黑翅鸢、黑鸢、红隼、黄嘴白鹭、灰雁、领角鸮、绿嘴地鹃、普通𫛭、小鸦鹃、游隼和原鸡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保护区最常见的鸟类有池鹭、小白鹭、大白鹭、牛背鹭、夜鹭、苍鹭、绿鹭、绿翅鸭、红脚鹬、青脚鹬、丝光椋鸟、棕背伯劳、铁嘴沙鸻和蒙古沙鸻等。鱼类有103 种,主要有鲷鱼、鲻鱼、中华乌塘鳢(土鱼)、中华豆齿鳗(土龙)和鲈鱼等。螃蟹主要有锯缘青蟹、沼潮蟹和相手蟹等;虾类主要有斑节对虾、口虾姑和鲜明鼓虾等。软体动物115种,主要有莱彩螺、紫游螺、斑肋滨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红树蚬、棒锥螺、瘤背石磺、毛蚶、泥蚶、海月、近江牡蛎、僧帽牡蛎、团聚牡蛎、胖紫蛤、缢蛏、长竹蛏、文蛤、红肉河蓝蛤和珠带拟蟹螺等。

重点对象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中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东寨港及其附近的海滩上尚保存有面积较大、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且红树林树种之多,为中国之最,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中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港就有19种[2]。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该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1)木榄群落,(2)海莲群落,(3)角果木群落,(4)白骨壤群落,(5)秋茄群落,(6)红海榄群落,(7)水椰群落,(8)卤蕨群落,(9)桐花树群落,(10)榄李群落,(11)红海榄+角果木群落,(12)角果木+桐花群落,(13)海桑+秋茄群落。

东寨港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视频

海南东寨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视频

东寨港红树林宣传片
第一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参考文献

  1.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18-11-15
  2. 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海南日报数字报刊,20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