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漳州林氏宗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漳州林氏宗祠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振成巷,是漳州七县林氏宗族合建的大宗祠,因林氏尊比干为始祖,故又称比干庙,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四方殿(大殿)和东侧回廊,为明代建筑。四方殿为抬梁与穿斗共存的木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具有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

学术价值

漳州林氏宗祠,位于漳州芗城区振成巷内,由漳州各县林氏先人捐资共建[1]。现留完整约400平方米正殿,几百年来历尽沧桑,风貌依旧,其建筑风格具有宋元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漳州比干庙应始建于宋代晚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

人文气息

先祖比干是我国有名的官府忠臣,深受国人敬仰。古代在漳州各朝文武官员,每逢清明时节都得亲临比干庙,感知其做人理念,追忆其丰功伟绩。漳州比干庙不仅长期供奉比干,还做为林氏族人赴考往来生员的接待处。文革前比干庙内仍高挂多块明清状元、探花的牌匾,林震、林钎、林士章均高挂其上。正殿两边厢房各有十几间书屋,各区林氏考生均可来此住宿读书作文。资料可查,明、清时期漳州林氏族人进宫殿试揭榜甚众,且大多继承先祖比干之人格气质。明嘉靖探花林士章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胸心宽阔,乐于助人,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深得皇上信任并赐给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牌坊一座,矗立于现漳州香港路,石牌匾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当朝东阁大学士林钎以“清恬异常,高风亮节”著名于世。明代〈〈云山居士集〉〉作者林偕春进士“立朝刚直,不阿权势,文章气节,为世崇重”。近现代大文豪林语堂1895年生于漳州,1919年往美国哈佛大学文科就读,获文学硕士,1921年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专攻语言学,获博士学位,1926年曾到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并参加鲁主办的“语丝社”。林语堂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著作〈〈剪拂集〉〉、〈〈京华烟云〉〉等被推荐为国际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是当今唯一的中国人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对他有较高的评价,现漳州建有林语堂故居纪念馆。自古以来,漳州林氏后裔文人辈出,漳州比干庙是古时漳州人民崇尚文化之风的一个窗口。

独特风格

漳州比干庙不仅有丰厚的家族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本身即是一座难得的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的家族古建文物。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南开大学历史建筑断代专家朱光亚教授等我国多位考古界泰斗、历史学家都曾考察过漳州比干庙,观其红瓦重檐歇山顶,粗大紧凑的梁架斗拱,上、下真昂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精致的镂雕木作,融早期南北派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代家族建筑[2],在我国已为数不多,专家们给予较高的评价。现今漳州比干庙不仅只是漳州林氏宗祠,而是祖先留给漳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其价值意义更加深远。

视频

漳州林氏宗祠 相关视频

林氏宗祠,气派
林氏宗祠专题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