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潮州三山國王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潮州三山國王廟位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而廟中的忠主宮,係由廣東潮州府揭陽縣先人隨鄭成功來臺時,所持香火奉祀發展而來。最先是在清朝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經潮州各方耆老仕紳合議建廟,並雕刻金身祀奉,因此三山國王廟是屏東潮州鎮最古老的廟宇。廟內供奉的是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之巾山國王、明山國王、獨山國王,廟的右邊則供奉土地公、左邊供奉註生娘娘,這在台灣是極為少見的供奉方式。【三山國王】發源於中國廣東、粵東地區之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成為粵東、東南亞、香港及台灣民間信仰之一,為潮州人、客家人移民之精神信仰。 [1]

歷史沿革

60年代三山國王廟慶典之老照片照片來自財團法人潮州三山國王廟臉書

潮州三山國王廟,位於潮州鎮同榮里,宮名「忠主宮」,主祀三山國王,同榮里位置較鎮內中央,台灣光復後取同享繁榮之意定名為「同榮里」,一般大都稱為「舊街」,今為潮州鎮最繁榮的商業區域。潮州三山國王廟祭祀三山國王緣由,相傳明末清初先民隨鄭成功來台,身帶廣東潮州霖田三山國王香火,祈求保佑平安順事,根據三山國王廟沿革簡介,遠自清乾隆年間以建立,由於潮州定居先民大都來自廣東客家,因而成為潮州庄的信仰中心。日據時期(民國二十九年),因日本實施皇民化政策,潮州三山國王廟被拆毁,幸三山國王金身由光華里邱祥先生將神像偷偷遷走藏匿,方能得以留傳香火,直至民國三十九年正式返回現今廟址安奉,利用僅剩六坪大的禪房作為神殿,民國四十九年眾信徒提議重新興建新廟,以宏三山國王之神威和功績,潮州庄信仰中心要興建對地方而言是件大事,賴各地善信與鎮民踴躍鳩資,經四年時間終於在民國五十三年(西元一九六四年、歲次甲辰年)完成並舉行安座儀式,民國六十九年與七十一年再重新修繕,廟前右側太歲殿與財神宮,原為慈峰宮舊廟體,由三山國王廟購得,遂於九十四年十月動土整建,九十八年六月完成。[2]

特色介紹

潮州三山國王廟照片來自潮州鎮公所

潮州三山國王廟忠主宮,廟貌為華南重簷歇山型式,建築格局為兩進兩殿三門,步入正殿主祀的是主神獨山喬國王、巾山連國王、明山趙國王,陪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關聖帝君、華光大帝、印將軍、劍將軍,龕下祭祀天虎將軍,左龕奉祀註生娘娘、右龕奉祀福德正神、文武判爺,左廂奉祀五營將軍府與辦公室,右廂為儲藏室,今三山國王廟在右側前方整建太歲殿與財神宮。 潮州三山國王廟從清乾隆年間至今,神威赫濯深受信眾敬仰,每年固定舉行諸神聖慶誕活動,亦不定期舉行三山國王平安繞境祭典,為地方善信解災除厄、降福賜祥,善信們與地方仕紳特於正門門楹讚書:「忠節永流芳廟宇堂皇安海島、主仁龕敬奉神恩浩蕩庇潮民」。[3]


獨特的「雞爺」信仰

獨特的「雞爺」信仰照片來自自由時報

雞爺信仰是四春三山國王廟獨特之處,過去廟裡以雞籠象徵性祭拜,民國六十七年廟宇重建時,廟方特別雕塑了「雞爺」神像,並以五穀雜糧奉祀。廟方表示,根據文獻記載與考證,四春三山國王廟在清乾隆年間創建,迄今已有兩百二十餘年。台灣民間信仰中的「虎爺」,多為土地公等諸神的坐騎,一般供奉在神壇下方。但屏東潮州鎮四春里的三山國王廟神壇下方,卻奉祀著全台少見的「雞爺」,其神蹟軼事趣味橫生,當地民眾津津樂道。相傳有四戶先民到這裡開墾,因此四春里的舊地名就叫做「四塊厝」。先民安定後就在四塊厝的「下頭」集資建廟,早年農業社會必須早起務農,每逢黎明時分,村民就會聽到雞啼聲。林國順說,雞啼聲從村莊的「下頭」沿路啼叫到「東門頭」,但居民們起床後,卻只聞雞啼聲,不見雞隻身影,信徒們深信是三山國王駕前神祇顯靈,是「雞爺」在叫醒居民,告訴民眾「天亮了,該起床了!」否則會耽擱農事糧食不足。關於「雞爺」的傳說軼事不只一個,廟方說,每逢村莊遇有災難,村民也會聽到金雞的啼叫聲,從廟址啼叫到「東門頭」,告知村民避難,每次都應驗發生災難。為了感謝雞爺顯靈、守護地方,神壇下方的「雞爺」信仰流傳至今。[4]


視頻

【屏東潮州三山國王廟拜廟行程01】

【屏東潮州天師府 張府天師 創府十載三載圓香遶境~入潮州忠主宮三山國王廟】

【中華新報20200308 屏東潮州四春三山國王廟百年謁祖兩岸共同舉辦平安祈福消災法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