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甲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甲龙属
图片来自livescience

甲龙属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僵硬的蜥蜴”)是甲龙科恐龙的一个,当中只有一,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

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地质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约6800万到6550万年前[1],甲龙分布在整个美国和墨西哥地区,在这些地区甲龙较为常见。

虽然没有发现完整的甲龙骨骼化石,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其他甲龙科也有同样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驱及巨型的尾巴棒槌,但甲龙却是这个内最大型的物种。它的装甲甚多、但是体重只有2吨到4吨,非常轻量级,并且身高比同类型恐龙低、方便用甲壳保护自己柔软的腹部。

古生物学

与大部份现代的陆地动物相比,完全成长的甲龙仍是非常大型的动物。已知最大型的头颅骨有64.5公分长、74.5公分宽。一些科学家估计其身长约为8到9公尺。另一个针对甲龙的重建,提出一个较小的体型估计值,约6.25公尺长、1.5公尺宽、及1.7公尺高。甲龙的重量估计超过6,000公斤[2]。它的体型扁平而宽。甲龙是四足行走,后肢较前肢为长。虽然科学家对它脚掌的形状仍不清楚,但参考其他甲龙科恐龙,可能会是有五趾。头颅骨扁平呈三角形,宽度大于长度。甲龙是植食性动物(实际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动物),有著树叶形状的小型牙齿,适合切碎植物。与其他甲龙类相比,甲龙的牙齿/体型比例相当小[3]。甲龙并不像同期的角龙科鸭嘴龙科恐龙有著磨碎用牙齿,可见它甚少咀嚼食物。头颅骨及身体其他部份的骨头是愈合的,以加强其力量。

装甲

甲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装甲,包含了坚实的结节及甲板,嵌入在皮肤上。在鳄鱼犰狳及一些蜥蜴上亦可以发现类似的装甲。装甲之上覆盖著坚硬的角质。这些皮内成骨(Osteoderms)是按照大小来排列,从宽而平的甲板到小而圆的结节。甲板在它的颈部、背部及臀部以横列整齐排列,而小型的结节则保护大型甲板之间的空隙。较小的甲板则在四肢及尾巴。与较为古代的包头龙比较,甲龙的甲板在质地上较为平滑,并没有像同时代的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般有棱脊。在尾巴的两侧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坚硬及圆形的鳞片保护头颅骨的顶部,而四只大型的角则在后方向外伸出。

尾巴棒槌

甲龙著名的尾巴棒槌是由几块大型皮内成骨组成,与最末几节尾椎愈合而成。尾槌是非常重的,以最末7节尾椎支撑,彼此愈合形成一支坚硬的棒子。连接这些尾椎的厚肌腱亦在化石化过程被保存下来,这些肌腱是部份骨质的,不易弯曲,可以将力量传至尾巴。尾巴棒槌就是一个主动的保护武器,可以对施袭者的骨头造成重击。在2009年的一个研究显示,在结构上,甲龙科的尾槌是可以挥动的,大型尾槌可以对肉体、骨头造成严重伤害,但中、小型的尾槌所造成的伤害有限。目前仍无法解释,尾槌是用在物种内的打斗行为、抵抗掠食动物、或是两者兼有 。亦有研究指出这个尾巴可以作为头部的伪装,但这个建议却倍受批评。

生活环境

大面甲龙生存在6800万到6550万年前,属于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存在的恐龙之一。模式标本是从美国蒙大拿州海尔河组被发现,而其他标本则于怀俄明州兰斯组加拿大艾伯塔省的Scollard地层被发现,这些都是在白垩纪末期时代的地层。

白垩纪时,兰斯组、海尔河组及Scollard地层位在分隔东西北美洲白垩纪海路西岸。它们是一个宽广的海岸平原,由海路伸延向西,直至新形成的洛矶山脉。这些地层大部份是由沙岩泥岩所组成,形成泛滥平原的环境。

海尔河组是这些地层最多被研究的。当时,海尔河组是亚热带地区,有著潮湿及温暖的气候。很多植物品种得以生存,主要是被子植物,较小的是松科蕨类苏铁科。丰富的树叶化石在这地区的多个地方都可以找到,显示这地区曾经是由小树组成的森林。甲龙与以下恐龙生存于相同环境:角龙科三角龙牛角龙棱齿龙类奇异龙鸭嘴龙科埃德蒙顿龙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厚头龙类厚头龙兽脚类似鸟龙伤齿龙暴龙[4]

在这些地层中,甲龙的化石,与埃德蒙顿龙三角龙相比是较为稀少。另一种结节龙科的埃德蒙顿甲龙也在这些地层中被发现。但是甲龙及埃德蒙顿甲龙在地理学上及生态学上是分隔的。甲龙有著宽的口鼻部,进食时可能无选择性,故此其生活环境应该被限制在远离海岸的高原地区;而埃德蒙顿甲龙有著较窄的口鼻部,可见是进食时具有选择性,应该生活于较低接近海岸的地区。

分类

甲龙是甲龙科模式属。甲龙科属于甲龙亚目,当中包括了结节龙科。甲龙的起源备受争议,有几个分析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在甲龙科内的实际位置却未有定案。甲龙及包头龙常常被认为是姊妹分类单元。但是,其他分析发现甲龙与包头龙是在不同的演化位置[5][6]。需要更多的发现及研究才可以澄清这个情况。

参考文献

  1. (英文)Arbour, V. M.; Burns, M. E.; and Sissons, R. L. A redescription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 Dyoplosaurus acutosquameus Parks, 1924 (Ornithischia: Ankylosauria) and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4): 1117–1135. doi:10.1671/039.029.0405. 
  2. (英文)Coombs, Walter P. Theoretical Aspects of Cursorial Adaptations in Dinosaur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December 1978, 53: 393–418. 
  3. (英文)Carpenter, Kevin. The Armored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255. ISBN 0253339642. 
  4. (英文)Phillip Bigelow. Cretaceous "Hell Creek Faunal Facies; Late Maastrichtian. [2007-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24日). 
  5. (英文)Carpenter, K. 2001.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nkylosauria. In: Carpenter, K. (Ed.).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454–483.
  6. (英文)Hill, R.V., Witmer, L.M., & Norell, M.A. 2003. A new specimen of Pinacosaurus grangeri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ontogeny and phylogeny of ankylosaur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395: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