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男性女性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男性女性化

男性女性化,属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站在繁华喧闹的街头,人们常会看见女性化的男人,他们时髦,喜欢打扮,香粉 秀发、花绉领、耳环钻饰、羽帽彩履,凡是女人喜欢穿戴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放眼当今屏幕影视,同样是"眼线美男"的天下。他们长得俊美 俏丽,喜欢涂脂抹粉,极其注重外表。说话甜腻腻、开口娘娘腔[1]

历史记载

《商书·伊训》中对男性女性化的记载是很早的,它指出世有"三风十愆",说"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三风中有"乱风",而"乱风"中包括"四愆",其中的一愆是"比顽童",即宠幸女性化的男子。 在《战国策·秦策》中又有这么一段记载:晋献公欲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苟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志。"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而《周书》中说的是"美男破志,美女破居,武之毁也",其意思是"美男"和"美女"都可能成为国破家亡的祸根。从《战国策》中晋伐虞的记载看来,进献美男,引诱虞君,女性化男子起到色情间谍的作用了。孔子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第六》)。墨子说:"王公大人未知以尚贤使能为政,无故贫富。面目姣好则使之。夫无故富贵,面目姣好则使之,岂必智且慧哉?王公有所爱其色,故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墨子·尚贤》)看来男性女性化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

《汉书·佞幸列传》记载:"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高祖时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为了获得帝王的宠幸,男性女性化竟蔚然成风。[1]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涂脂抹粉,注意修饰,他们以女性化作为审美追求,涌现出了潘安、卫玠、潘子高等一大批闻名后世的美男子。[2]

明清时期,男风继续盛行。官员士大夫乐于狎戏优伶,而这些优伶都是一些女性化的男子。在《弁而钗》、《宜春香质》、《龙阳逸史》《品花宝鉴》等文学作品中,生动刻画了男性女性化的社会现象。

表现方式

男性进入青春期以后,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在雄激素的作用下,逐渐具备男性特有的第二性征:胡子长长、喉结隆起、声音低沉、皮肤粗糙。如果外在的因素打乱了男性的激素分泌,使男性体内雌激素过多,有可能使男性的第二性征不明显,甚至变得女性化。

在农业时代,"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对男女有明确的规定。如今,社会分工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日渐缩小,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去许多只有女性才从事的工作,许多男性也参与其中,小到家政保姆、缝纫裁剪,大到护理接生、空中服务。

形成原因

女性化环境

学校教育的过度"女性化"

目前在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教师,由此使学校对学生性格的导向也呈女性化。无论是评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的性格为标准,诸如:听话、顺从、认真、仔细、举止规范等。这些特征都明显地带有阴柔性,与男子阳刚性形象相去甚远。众所周知,男孩的基本特征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行为粗犷、不拘小节、富有攻击性。然而在绝大多数学校中,男生的上述行为、性格是被严格禁止的。譬如,在课间休息时,男生喜欢追逐打闹;在课堂上,男生容易多动;等等,这些都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制止。久而久之,原本富有活力的男孩,在种种规范的限制下,逐渐被纳入了女性化性格的模式之中,男孩所固有的自由天性受到"压制"。 父教普遍缺失 家庭"严母慈父"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于长江曾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父道观念的变迁。"弱化",是他给出的关键词。

于长江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因为以父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的存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起到了一个示范权威的作用。"养不教,父之过"的观念也让父亲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到了现代社会,孩子或许比父亲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父亲的社会化权威形象也就逐渐弱化,由此也带来父子(女)关系的弱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从一个侧面显示父教缺失带来的严峻性:在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甚至排在了网友之后。

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副教授阳泽告诉记者:"事实上,父亲对于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泽对"父亲"的内涵这样解读:父亲作为男性,会把男性气质传递给孩子;作为亲人,会把深沉和宽厚的情感传递给孩子;作为权威,会把服从、尊重、地位等意识传递给孩子;作为教育者,会交给孩子规则、秩序、理性的观念和能力;作为工作者,会把责任的、竞争的、压力的、坚持的文化和精神传递给孩子;作为生活者,会把玩乐、放松、冒险、多彩生活等经验和感悟传递给孩子。

而父教缺失带来的隐忧不容忽视。根据国家贫困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没有父亲教育的男生,比有父亲教育的男生逃学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犯罪的可能性大两倍,长大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增加3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也高出3倍。对于儿子来说,如果父亲长期缺位,男孩学习到的大多来自母亲,会让男孩女性化、胆小、不敢承担责任。[3]

在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对孩子采取"三高"教养方式,即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母亲对待孩子,学习上严厉要求,生活上过分宠爱。父亲往往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放任不管,又得不到妻子的尊重。这样,男孩容易养成温顺、胆小、退缩、依赖等女性化性格,这几乎已成为当今男孩的通病。男孩所表现出的胆怯、懦弱,则与阳刚之气、男性化性格背道而驰。[4]

社会风气

在如今这个温情时代,男性越来越少有机会来表现他们的威武强悍,他们并不需要彪悍的体形,更无须举手投足都显示出"块"状肌肉。比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韩国男性,已经很少有机会参加战争或从事大量重体力劳动,生活的富足和优越,让男性越来越追求细节上的高质量,从而淡化了男性与女性间明显的性格差异。

现代社会男女的互补性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差异也越来越小,导致审美标准模糊化,这就是男子"中性化"的根源所在。在历史上,男女的分工很明确,彼此存在互补性,而按当时的男女分工,一方所缺失的正是对另一方的审美标准,比如男性缺柔弱但却成为美女的标准之一,女性所缺的刚硬则是对男人的要求。

流行文化

选秀文化盛行,阴盛阳衰,导致性别混乱。

作家韩寒:"'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

越来越多的父母:对自己男孩的性取向感到感到担心。在性别形成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在缺乏正确榜样的情况下,许多男孩直接把这些所谓"好男儿"作为模仿的榜样,直接复制他们的外部特征,因而阳刚不再,阴柔有余。

不仅如此,随着极端女权主义的泛滥,各类媒体似乎都在有意或无意的扭曲男性的阳刚之气,过度宠溺男孩的问题,忽视男性面临的问题,正如美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娜·霍夫·萨默斯所说,女权主义正在酝酿一场"反对男孩的战争" 。

环境激素

根据一项研究,人类和野生动物所暴露的环境中的新化学品种类超过10万种。欧盟也承认,其中99%的化学物品没有经过充分监管。许多化学物品被科学家视为"环境激素",它们会严重干扰内分泌系统。这其中就包括邻苯二甲酸盐(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儿童玩具中)、在家具和电子产品上使用的阻燃剂、虽然被禁用但是仍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和环境中的多氯联苯(PCB)以及多种杀虫剂和除草剂。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动辄就"进补"--殊不知,这些补品均或多或少含有雌性激素成分;另一方面,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者为了提高产量,缩短生长期,往往给养殖品投食雌激素,或在饲料添加剂中掺入雌激素。如果人进食了这些养殖品,就会使得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

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下楼有电梯、出入以车代步,很多体力活也逐渐由机器替代。也就是说,现代人四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结果,肌肉越来越少而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多。而脂肪组织具有将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能力,使得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

应试教育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对我们的男孩和女孩都同样是一种伤害。不过相对而言,女孩要比男孩要能够适应一些,也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男孩们在我们这个几乎是为女孩设计的教育体制面前,一开始就处于完全的劣势,一开始就不是女孩的对手,男孩们不得不设法去适应有利于女孩的游戏模式,学会像女孩一样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得分。

如果是非常典型的男孩,则更难适应这个制度,他们会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成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失败者被淘汰出去。而那些愿意放弃自己部分天性的男生,则可以在冷酷的应试丛林中生存下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是造就我们成为一个阴盛阳衰社会的最大功臣。

一言以蔽之:媒体等把持着娱乐、理论、舆论等社会机构导向作用,包括哲学家、西方时尚运动带来的一股新潮流:都指向一个方向。更有甚者,说这是阴谋,是争夺权力的较量超出了一般的讨论范畴。

由于儒家思想就是读书取士,科举文化,几千年完全都是一个模子刻印出来的。后来科举文化又影响全世界。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必须承担孩子们的教育职责并对教育的后果负责,至于母亲,主要是关心孩子们的生活问题,并取得孩子的信赖和心理平衡,这就是古人的"养""教"分开,阴阳互动,其实是极为科学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个性问题的协调很好。

可中国父亲们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中退却,母亲们则站了出来,负责孩子从生活直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少不得逼孩子们面对应试教育。特别明显的表现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于是,中国传统中"严父慈母"的阴阳平衡被打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