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界首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界首是安徽省阜阳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南接临泉县、阜阳,东邻太和县,西北与河南省的沈丘、郸城两县交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界首地处沉积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拥有七七抗战纪念碑、两湾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

2021年6月,界首市入选“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排第79名。[1]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境北部属陈国,南部属沈子国。

春秋时期,鲁定公四年(前506年),蔡灭沈子国,境南部自沈入蔡;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楚灭陈,境北部自陈入楚。

战国时期,境北部由楚入魏,南部属楚。

秦,始行郡县二级制,境北部属新阳县,南部属寝县,统辖于颍川郡。后分立陈郡改属之。

西汉,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改新阳县为侯国,境北部属之,后复为县;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境中部置阳城侯国,旋废;南部仍属寝县(一作县)。同辖于汝南郡。

王莽篡汉,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汝南郡为汝土贲郡,改阳城为新安,改新阳为新明,改寝为闰治。

东汉,始行州郡县三级制,境北部属新阳侯国;南部属固始侯国,后国废为县;中部属汝阴县。同辖于豫州汝南郡。

三国魏,境北部属新阳县,南部属固始县,同辖于豫州汝南郡。

西晋,新阳县废。境北部属宋县,南部属固始县,同辖于豫州汝阴郡。惠帝分汝阴郡置新蔡郡,固始县改属之。

东晋,境北部属汝阴郡宋县,南部属新蔡郡固始县,同辖于豫州。

南朝宋、北魏,境北部属汝阴郡宋县,南部属新蔡郡固始县,同辖于豫州。

东魏,境北部属北扬州汝阴郡宋县,南部属豫州新蔡郡固始县。

北齐、北周,北部属颍州陈留郡陈留县,南部属豫州广宁郡褒信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为州,境北部属颍州陈留县(后更名颍阳县),南部属沈州鱼同阳县。大业三年(607年)罢州为郡,北部属汝阴郡颍阳县,南部属淮阳郡鱼同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武德初罢郡为州,天宝元年(1742年)罢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罢郡为州。境北部属汝阴县,南部属沈丘县,同隶属于颍州(汝阴郡)。

五代,先后为梁、唐、晋、汉、周领地,县境分属颍州汝阴县、沈丘县。

宋,开宝六年(973年)分汝阴北5乡置万寿县。境北部属万寿县(后改泰和县),南部属沈丘县,同辖于京西北路颍州(后改顺昌府)。始置界沟镇于现城区东北部,属万寿县。

金,境分属泰和县、沈丘县,同隶属于南京路颍州。

元,境分属泰和(后改太和)、沈丘县,同隶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颍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属汝宁府。

明,境北部属颍州太和县,南部属颍州,同隶属于南京凤阳府。城区西北部属河南布政使开封府陈州沈丘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境北部改属亳州太和县,十三年改颍州为颍州府,境北部改属安徽省颍州府太和县,境南部改属阜阳县,城区西北部属河南省陈州府沈丘县。

民国初,县境大部属安徽省淮泗道阜阳县、太和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阜阳专员公署,太和县、阜阳县皆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析阜阳县西部置临泉县,境南部遂划入临泉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城区西北部发展为皂庙镇,属河南省沈丘县,与界首镇、刘兴镇鼎立为界首三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界首、刘兴、皂庙3镇合并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年11月境北部属沈鹿淮县(界首县),12月南部属泉阳县。界首市、界首县同属豫皖苏边区行署二分区,泉阳县属四分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豫皖苏边区行署建制撤销,境北部属太和县,中部(现城区)属界首市,南部属临泉县。同辖于皖北行署阜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3年9月,撤界首市建界首县,划临泉县的洪庄、砖集、陶庙3区,太和县的光武区和税黄区的西部为界首县辖地。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8年11月,界首县与太和县合并为首太县,境南洪庄、砖集2区划入临泉县。翌年4月底,太和县、界首县分置,辖地仍沿原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至1985年未变。

1988年8月17日,撤销界首县,设立界首市。

1996年底,辖3个街道11个镇4个乡:西城街道、颍南街道、东城街道、光武镇芦村镇刘窑镇王集镇陶庙镇砖集镇顾集镇泉阳镇戴桥镇大黄镇田营镇、靳寨乡、任寨乡、舒庄乡、邴集乡。共有24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东城街道。

1997年,刘窑镇更名为新马集镇,镇政府驻新马集。调整后,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2004年底,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界首位东经115°15-115°32,北纬30°0-33°0。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国土面积667.3平方公里。地处淮北平原西北部。东与太和相邻,东南与阜阳市颍泉区接壤,南与临泉隔泉河相望,西连豫沈丘县,北依豫郸城县。

地形地貌

界首属沉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32.5至38.2米之间,相对高度5.7米,西北稍高于东南,自然坡降为七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平原地表并不平整,可分为北、中部黄泛平原区和南部河间平原区两部分。

水文

界首境内主要有颍河、泉河两大水系。颍河水系控制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7%;泉河水系控制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2%。余为茨谷河水系。颍河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由沈丘县刘湾村入境,流经县境中部,东至张庄出境入太和县,东南经阜阳、颍上,至沫河口与淮河成“T”字形相汇。泉河水系地势低洼,北高南低,河沟流向基本上南下入泉河。茨谷河水系的河沟境内有北八丈河、南八丈河、皇姑河、芦草沟、拉牵沟、东蒲沟等。

气候

界首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四季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等资源丰富。以候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界于10℃至22℃之间为春、秋季。常年是3月26日入春,持续56天;5月21日入夏,持续113天;9月11日入秋,持续61天;11月11日入冬,持续135天。故春短多风旱,夏长而湿热,秋凉且风爽,冬长而干寒。年平均气温14.7℃。夏季7月日平均气温27.7℃,冬季1月日平均气温0.6℃,年温差27.1℃。年无霜期平均为216天。[3]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截至2017年7月,界首市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除沿沟、河、路、村、滩地生长有各种杂草及水生植物属自然植被外,其余均为人工植被。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山芋为主,林木以暖温带落叶林为主,兼有少量松柏等常绿树,多分布于颍河、泉河沿岸和公路两侧及村庄周围。全市现有林地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4.8%,绿化率达到17.5%。

畜牧资源

截至2017年7月,界首是全国优质山羊、优质黄牛生产基地,是安徽省肉类主产区。黄牛、山羊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皮质细腻弹性好等特点,为国内外市场紧俏的畜产品之一。

水资源

截至2017年7月,根据界首市及邻区水文、雨量站的降雨、径流资料计算,界首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619.59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67.62立方米/年,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5.19%,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2.4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375.63立方米/亩,属淮北地区主要缺水县市之一。[4]

经济

综述

2018年生产总值(GDP)2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1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526元(折合5466美元),比上年增加412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1:62.7:25.2,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8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8923公顷,比上年扩大147公顷,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1900公顷,扩大3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31公顷,减少1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62公顷,减少2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773公顷,扩大274公顷。

2018年粮食产量391295吨,比上年下降9780吨,下降2.4%。油料产量2532吨,下降4.2%。棉花产量277吨,下降7.3%。

2018年末全市生猪存栏8.8万头,比上年增长0.2%;全年生猪出栏22.3万头,增长3.5%。全年肉类总产量37496吨,增长3.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6255吨,增长3.3%。禽蛋产量12990吨,增长2.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0.0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9797辆,比上年增长1.5%;大型收割机1752辆,比上年增长8.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35万吨,下降3.5%。农村用电量33291万千瓦时,增长13.2%。

第二产业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8.7亿元,增长1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9家,比上年净增17家。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5个工业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长。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8.3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6.7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4.6%,金属制品业增长8.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增长10.68%,塑料制品增长26.06%,鞋增长41.3%,电力电缆增长11.7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0.29%。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5个工业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长。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8.3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6.7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4.6%,金属制品业增长8.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3%。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增长10.68%,塑料制品增长26.06%,鞋增长41.3%,电力电缆增长11.7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0.29%。

第三产业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0%;其中,房地产投资23.6亿元,同比增长-9.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8%。

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6195万元,比上年下降9.7%。商品房销售面积684260万平方米,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额415766万元,增长32.1%。商品房施工面积245.5万平方米,增长21.8%;竣工面积33万平方米,增长207.9%。

2018年全市主要建设项目有:界首市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界首市园林绿化施工、管养一体化项目、界首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界首市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项目、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废旧铅蓄电池高效绿色处理暨综合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界首市城乡建设有限公司界首市东城棚户区(徐寨和站前路安置点)改造工程项目、界首市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项目、康命源(安徽)塑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塑料管材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翰墨文化影视基地项目、界首市林业生态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抗肿瘤生物硒蛋、白制剂系列新药及年产6亿片利塞膦酸钠二类新药产业化项目、安徽银河皮革有限公司军用服装生产项目、安徽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性能HDPE改性颗粒、15万吨再生高性能HDPE波纹管项目等。

贸易、外经

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商业企业达99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5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涉GDP核算的四大行业销售额分别如下:批发业销售额1050836万元,增长16.5%;零售业销售额967160万元,增长14.8%;住宿业营业额12740万元,增长28.8%;餐饮业营业额231088万元,增长18.3%。

2018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1158 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进口356 万美元,下降-72.1%;出口10626万美元,增长28.9%。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8年财政收入375413 万元,比上年增长21.1%。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4%,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合计221916万元,增长35.8%。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12.6%,个人所得税增长-75.8%,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31.2%。

2018年财政支出608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教育支出95719万元,同比增长36.4%;文化体育与传媒5513万元,增长118.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59628万元,增长15.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1529万元,增长-8.4%。

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1132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64377万元,增长15.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87061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存贷比达60.1%。

2018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7332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27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9941万元。全年赔款及给付35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262万元,人身险赔付26071万元。[5]

社会事业

邮电事业

2018年邮电业务总量45835万元,下降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536万元,增长17.8%;电信业务总量7545万元,增长7.5%;移动业务总量20754万元,增长1.1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0.7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73部。

城乡建管

2017年,界首市成功创建省文明市(县)、省森林城市。以规划指导创建,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成功入选全国城市设计试点。以基础提升促进创建,拆违拆旧231万平方米,推进曹田沟、S308、界亳河片区建设,新建道路17条,“白改黑”道路21条,同步推动管线入地,开工安置区2个。以绿化提升助力创建,改造建设广场、公园、游园11个,基本完成森林公园、曹田沟等大型园林景观建设。以精品工程提升创建,获“黄山杯”1个,实现省级优质工程零突破。获评阜阳市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7个、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5个。以“六个全市域”工程为骨架,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启动编制空间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以沙颍河景观示范段建设带动全市域水系治理,新建小水闸10座,扩挖塘坝75处,清淤河沟92条。以S328、S237启动全市域快速通道建设,在建国省干线4条,总里程83.2公里。以“八个万亩”工程推进全市域森林园林建设,新增造林、绿地2.15万亩。以公园游园为起点打造全市域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慢行绿道10.4公里。以土地复垦推动全市域村庄整治,完成土地整治3000亩。以美丽乡村整市推进PPP项目启动全市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15个中心村、7个集镇建成区,全面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年度任务。以乡风文明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四会一约”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承办阜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启动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三大革命”,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获批省乡风文明培树专项资金直补市(县),获评省文明村镇3个、省文明社区3个、省文明单位6家,王集镇李彬庄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民生事业

2017年,投入资金3.5亿元,推动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有效开展,实施扶贫项目138个,完善扶贫政策19项,组织帮扶干部7781人投入扶贫一线,实施“百企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开展“进村入户抓末端”“我的扶贫·脱贫故事”“进访惠聚”等活动,夯实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健全脱贫攻坚工作议事机制,督查、调度、问责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明显改善。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民生支出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0%。新增就业11793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598套,棚户区改造1436套,农村危房改造4395户。解决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在全省率先实行“三保合一”,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发放各类社会福利资金1478万元、救助资金1.46亿元。持续推进“五保老人幸福家园”活动,公办养老院管理水平皖北领先。

教育科技

2018年年末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 所,专任教师12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786人。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285人,在校生31348人。小学109所,小学专任教师2446人,小学在校生5802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8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11689万元,比上年增长28.4%。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604件,同比增长5.25%,专利授权量901件,同比增长74.27%。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5.8万元,增长30.5%。

文卫体育

2018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年末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

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10个(含诊所、卫生室),其中医院7所、卫生院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监督1所。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数328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7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2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防疫人员20人。乡村卫生室14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91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为69.83万人。

2018年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体育选手参加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获得1枚金牌,参加全国U18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1枚金牌,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获得1枚银牌,参加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5个第一,参加省十四运获得11金1银。安徽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100名。新增1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达73543980元。[8]

人民生活

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10 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12 元,比上年增长9.0%。

社会保障

201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308人,失业保险人数32731人,农村养老保险人数410350人,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33065人。

2018年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6家,拥有床位1445张,拥有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794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07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057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3853人。

环境资源

2018年末全市林木绿化率24.76%,拥有城市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站42个。

安全生产

2018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560起,死亡14人。其中交通事故2344起,死亡14人;火灾事故216起,死亡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

平安建设

2017年,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健全市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化解机制。排查矛盾纠纷4560件,成功调解4390件。落实接访、约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化解信访积案186件。开展“铸安”行动,排查整改隐患4017处。扎实推进“2017平安使命”系列行动,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通过验收。

前景规划

未来界首市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品质慢城、乐居界首”“双创高地、产业新城”定位,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抓手,以新一轮“四城同创”为目标,大力弘扬“创”精神、传承“闯”文化,用好“界”资源,做好“首”文化,着力打响循环经济全国品牌、工业经济全省品牌、城市建设阜阳品牌,深入推进“六个全市域”工程,加速全市域路相通、水相连、林成网、慢道成景、乡村美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构建城乡一体骨架体系,着力打造“中原水乡、生态福地”,为实现“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重振界首雄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6]

交通运输

201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129万元,比上年增长8.8%。

2018年完成客运量40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旅客周转量30105万人公里,下降9.1%;货运量3323万吨,比上年增长15.2%;货物周转量843420万吨公里,增长16.9%。[8]

风景名胜

大黄庙

据现存中殿大梁上文字记载,最后一次重修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闰四月初二日。参加此次重修的总会首李符时,主持僧源绪。现仅存中殿三间,娃娃殿三间,建于台基之上,柱础粗大,柱上加梁枋、斗拱,庙顶覆盖五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光彩夺目。1985年10月23日,经界首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寺

琉璃寺位于界首市田营镇李能村,始建于隋,兴于唐朝,现存为在原址重新修建。琉璃寺前身叫留龙寺,留龙寺前身叫五福寺,据传说,李世民就生在五福寺。隋唐时期,琉璃寺占地面积3000亩,大小寺庙30多座,僧人千人之多。琉璃寺主敬药师如来佛,当时庙寺香火袅袅,烟云映日,灵气十足,是隋唐时期中国的大型寺庙之一。药师如来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发紫色琉璃光,故称东方琉璃世界。他与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共为佛教三世佛,又称佛教三尊。

七七抗战纪念碑

七七抗战纪念碑位于界首市沙颍河北岸裕民桥引桥东侧,并在主碑四周修建纪念广场,种植青松翠柏,昭示抗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七抗战纪念碑”碑名为张爱萍上将亲题。

两湾湿地公园

两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界首市代桥镇境内,生态优良,人文厚重。这里曾是南宋名将刘琦抗击金兀术的主战场,也是刘邓大军挥军南下、纵横中原的安营之地,有众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流传。每逢春夏之交,湿地两岸白鹭翩飞,芦苇青青,水天一色,渔舟唱晚,是都市人远离尘嚣的养心佳处。

翰墨文化园

翰墨文化园位处皖、豫边界,占地7.85公顷,总投资1.6亿元,为界首市的重点旅游项目。该园区是一个集文化、旅游、高科技农业、商贸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文化产业园。共建设1.6万平米的文化坛(万佛坛)、2000平米的农村传统文化展馆、翰墨文化展厅、文化活动广场、少儿游乐场、老年娱乐活动中心、青少年爱国教育活动基地、绿色餐厅等项目。

万亩森林公园

万亩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325.85万平方米,将打造入口服务区、特色植物观赏区、城市田园休闲区、湿地生态区、乡土植物观赏区、休闲养生区等六大景观区。以景观花海、生态湿地和精品苗木园等创造出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特色植物观光的生态休闲森林公园。

颍南植物园

国家3A级景区颍南植物园,位于界首市颍南街道,占地约32.8公顷。植物园设计以展示植物风采为特色,从植物配置、空间塑造、游憩活动、水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规划,满足各类人群的游憩、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园内共布置四大功能区,即山林体验区、漫步休闲区、运动游戏区和水上娱乐区,是一个以植物景观为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公园。

莲蒲湖湿地公园

莲蒲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南洛高速公路北侧,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厚重。湿地率为65.91%,花卉品种达400多种,园内白鹭齐飞,自然风光赏心悦目,是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采摘、住宿、农家乐为一体的理想去处。

油坊街木楼

油坊街木楼,位于市区西城街道信义社区油坊街北首,是在2007年界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保存完整的优秀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严谨,楼内有木栏小廊、木楼梯、木格门窗,一人合抱的杉木大梁上雕刻有卷云、花卉等纹饰,整体与民国时期苏沪地区的民居风格较为一致。[7]

荣誉记录

2021年5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界首作为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9]6月,界首市入选“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排第79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