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纘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盧纘祥(1902-1957)字史雲,號夢蘭,明治36年(1903)10月生於臺北縣烏山,祖父盧海(員山堡大湖庄小粗坑人氏),祖籍福建省龍溪縣,六歲時隨父盧春發遷居宜蘭三星,後遷至頭城武營。明治42年(1909)11月,東家盧家請求盧父將纘祥過繼為螟蛉孫,並延請宿儒鄭騰輝為之正名。祖母陳阿定特設就正軒書院,廷聘吳祥煇、葉文樞、萬惠生等人,教授其漢學詩文達四年之久,也奠定了盧纘祥深厚的漢學基礎。
生平
大正6年(1917)盧纘祥於頭圍公學校畢業,由於專研漢學,為宜蘭地區著名漢詩詩人,因此文采頗負盛名。大正9年(1920),盧氏年18歲時,即經營榮 興商行。1921年出任頭圍信用組合理事。昭和2年(1927)當選頭圍信用購買組合理事兼組合長,任內積極整頓社務,使該社面目一新。之後忙於組合事務 ,對於公共事業、社會慈善事業都盡力參與,且經常捐助私人財產,極獲庄民信任。
盧纘祥也積極經營各項商務,大有表現,如1931年經營建豐商行米穀商,兼營農業倉庫、1933年兼營肥料購買事業及冠婚葬祭用具利用事業、1935年臺灣石 株式會社董事、1936年臺灣石粉株式會社社長,農倉部主任、1938年蘇澳糖業株式會社社長、1938年玉豐商事株式會社社長,蘭陽產業株式會社社長等。其 他如東光商行監查,都有盧纘祥的參與。
盧纘祥除了商業事務的經營外,同時亦積極參與地方政治,先後於1928年起,連續出任庄協議會員,(註2)並於1932年擔任協議會副議長,1935地方制度
改制時,盧纘祥成為民選庄協議員,後於1939年進一步被選為臺北州議員,至臺灣光復止共八屆,期間於1941年還曾擔任皇民奉公會州支部委員。
臺灣光復以後,盧纘祥除了積極投入地方議會與公職事務,同時也是宜蘭縣設縣的重要倡議者之一,對宜蘭之貢獻,非僅頭城一地而已。1945年,盧纘祥奉 派出任臺灣光復以後的首任頭圍鄉鄉長(時屬臺北縣轄),不僅回復興辦「頭城搶孤」,倡辦頭城中學並兼任校長,教育地方青年。後當選臺北縣參議會第 一屆副議長,1947年2月24日更代理臺北縣議長一職。民國40年(1951)宜蘭獨立設縣,再出任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
宜蘭縣志,政績卓著。民國43年(1954)獲聘為省府委員, 46年(1957)在省府預算會議上,因腦溢血而遽然去世,享年56歲。
著作
昭和2年(1927)與鎮內有志之士籌組「登瀛吟社」。著有《史雲吟草》傳世。
七言律詩
大里漁燈
煇煌萬點勝楓橋[1],往復波心影動搖。
試向拱蘭宮[6]外望,秋來夜夜似元宵。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曾笑雲編《東寧擊缽吟後集》。此詩為「登瀛吟社」的第三期徵詩詩題。「登瀛吟社」創立於昭和2年(1927),由頭城仕紳盧纘祥(史雲)等十八人創社,義取古時「十八學士登瀛洲」之義,創設該社。該社為發揚蘭縣名勝史蹟,曾廣向全島徵詩,昭和6年(1931)8月第3期即以蘭縣名勝「大里漁燈」為題。作者身為社長,亦以此為題,寫下此作。此詩首聯先言大里燈火勝過唐代詩人張繼詩篇〈楓橋夜泊〉中楓橋的夜景;頷聯寫海岸燈火景觀,東海岸、北關漁火點點;頸聯雖寫宜蘭勝景大溪落日、卯澳風光,然仍依稀燈影幢幢;尾聯則寫出燈火的主題,拱蘭宮的燈火通明,即便已是秋夜,仍可見元宵般的燈火。作者以「登瀛吟社」社長的身份寫下此詩,見證詩社的盛況,更寫出「大里漁燈」的光彩。
【延伸閱讀】
1. 烏竹芳〈蘭陽八景詩〉,《全臺詩》第肆冊。
2. 陳淑均〈蘭陽八景詩〉,《全臺詩》第肆冊。
3. 葉之筠〈噶瑪蘭竹枝詞〉,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
- ↑ 楓橋:楓橋是蘇州風景名勝,因張繼的〈楓橋夜泊〉而聞名於世。
- ↑ 東海岸:臺灣東部海岸。
- ↑ 北關潮:北關,頭城鎮梗枋附近,北通三貂嶺,南趨烏石港,為昔日全蘭咽喉。其下臨海洋,洪潮噴薄,蔚為壯觀。「北關海潮」為「蘭陽八景」之一。
- ↑ 大溪:位於宜蘭頭城,是宜蘭地區,相當重要的漁港。日治時期,大溪海岸,曾列為臺灣十二勝之一。「大溪漁燈」,亦曾列為蘭陽十八勝景之一。
- ↑ 卯澳:位於臺北縣貢寮鄉,是臺灣東北角著名的百年古老漁村。
- ↑ 拱蘭宮:在宜蘭大溪里仁澤社區,原在龜山島,咸豐四年(1854)創建,主祀天上聖母。民國65年(1976)遷至現址,為原先島民信仰中心。如今廟宇遙望一海之隔的龜山島,每年農曆6月15日舉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