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善心(李华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真心.善心》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华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真心.善心
一一关于文艺批评的隨感
前不久,读巴金先生《随想录》(第一集),其中关于曹禺先生的话剧《王昭君》有一段评论:“我不想现在就谈曹禺。我只能说两三句话,我读了他最近完成的《王昭君》,想了许久,头两场写得多么好,多么深。孙美人这个人物使我想起许多事情。”仔细品评文章里的话,颇觉“语中三昧”。巴金肯定剧作的头两场和孙美人这个形象,而对主角王昭君和整个剧本的意见没有明说,似在“不想现在就谈曹禺”的无言之中。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说:“我最近写信给曹禺,信内有这样的话:“'你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多给我们留下一点东西,把你心灵中的宝贝全交出来,贡献给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多么语重心长啊!这完全是一片真心善意!完全是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而兴的感叹!
我们知道,曹禺的成名剧作《雷雨》(1933年),就是在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的。这种伯乐识马之情,自不待言。现在曹禺和巴金又都是一代名作家,两人的交情更是与日俱增。但巴金在评论曹禺新作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文心雕龙。知音篇》)。即使是老朋友、老感情,也不出于私利,而示以一片真情。既有热情的肯定,也有委婉的忠告,态度极其诚恳。我们的文艺批评多么需要这样的善良之心,多么需要这样的真心话啊!“真”,就是要面对实际,顾及事实,从作品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论。
同样是对《王昭君》这个剧本,有的评论家却大肆捧场,连声喝彩,甚至吹捧剧作家能做无米之炊,云云;有的评论家则说剧中所塑造的王昭君形象成了“王超人”;实际上,本剧本是“政策的图解”,并没有生命力;也显示出曹禺的创作“走进了死胡同……”作者写出的“是水平以下的失败之作。”近于全盘否定。这都是绝对化的批评。无论是“捧”或“骂”,我们都很难从中看出评论家的真心善意来。
其实,一部文艺作品,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难免的。而评论家由于个人艺术上的偏爱和喜好,论述中有一些偏于主观的倾向;或囿于艺术修养的局限性,在批评中产生某些不够准确的看法,这同样也是难免的。关键是要有真心和善意。这样,读者就会感到评论家是出于一片真心,讲的是真话,而非谎言;作者也会觉得评论家是与人为善的,是出于一片好意的,而不是打棍子,进行“棒杀”,不是恶语伤人,进行“酷评”。大凡真正优秀的文艺评论家,或文艺评奖的评委,对一部作品的公正、公平的评论,应当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南腔北调集.》)[1]
作者简介
李华章 ,湖南溆浦人,湖北宜昌市文联原主席、党组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