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創中國草牧業高質量專業科技服務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科創中國草牧業高質量專業科技服務團「科創中國」草牧業高質量專業科技服務團,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示精神,落實《「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的總體部署展開,中國草學會牽頭,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組建專家團隊[1]深入地方調研,充分發揮產學研服務各領域各類創新主體的作用,以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為主要方向,重點發展現代草產業和草食畜牧業,加快推進草畜轉化,形成草畜一體化,構建草、牧、畜一體體系,着力研究解決制約草牧業發展「卡脖子」技術瓶頸,不斷提升草牧業發展的的科技實力。

相關資訊

見證草牧業科技實力漸強,全國草學學科高峰論壇舉行

時值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成立60周年,8月27日,全國草業科學院所長聯盟大會暨全國草學學科高峰論壇同步舉行,而草原所的發展史也見證了我國草牧業科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過程的歷史過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所長林克劍作了題為《中國草業科技創新60年》的報告。六十年來草原所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顯著的進步,形成了涵蓋草原草業領域全產業鏈的學科體系,產生第一位草學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凝練形成了「躬耕一線,追趕創新」李博院士精神,有國家、省部等科技支撐、學術交流、協同合作平台54個,構建了覆蓋我國主要類型草原、農牧交錯區的平台支撐網絡。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表示,草業科學不僅關係國計民生,更關係人類命運。同時,草原研究所應發揮草業科技國家隊的平台優勢,注重品種優化,繼續大力推進草原所優勢的鄉土草種資源的挖掘與開發工作,在草牧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全國草業科學院所長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表示,草種業的健康發展是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保障。我國已初步建立完整的草種業生產技術體系,經過40多年的發展,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繼成立了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並建立了覆蓋全國不同生態區域的品種區域試驗網。今後草原所要引領全國各草業高校與科研院所,加強草類植物育種工作,完善種子質量管理體系,還要加大草種業的科技創新[2]力度,打破草種瓶頸,向草業要蛋白,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稱,草原所成立60周年以來,為農牧業發展、農村牧區繁榮、農牧民增收富裕提供了科技支撐,特別是在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利用與牧草新品種培育、草原生物與非生物災害、草原牧區經濟政策、草原機械裝備創製、牧草產品栽培與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長足成效。

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李金祥提出,當前草原畜牧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草原所60周年所慶也迎來重大機遇,要為持續提升草原畜牧產品自給率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李金祥表示,新時期新階段,農村牧區的主要工作就是鄉村牧區振興,推動農業和畜牧業結構同步調整、質量同步提升、效益同步增長。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宋中山稱,草原所作為唯一的國家級草學專業研究所,要推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的科學化水平、保障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高效實施、草原生態生產功能提升等重大國家及行業戰略需求,參與草原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為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李飛研究員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家高校與科研院所,揭示了大氣水汽壓差增加導致全球陸地生態系統水分利用效率飽和現象,為指導全球及我國生態安全建設提供新思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這是草原所60年發展當中的一大步,也是中國草業科技騰飛的一大步。這標誌着中國草業從跟跑向着領跑的角色轉變,也是草業大國向草業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著名植物生態學家、草原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博先生的銅像落成儀式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新報告廳舉行。李博院士為我國草業科學的發展、草原研究以及少數民族人才的培養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教育思想和治學風範也為草原所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 團隊意識培養的意義 ,行知部落,2020-10-08
  2. 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參考網,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