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纳米比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纳米比亚地理位置  
来源网站CIA
纳米比亚位置 
来源网站CIA  

纳米比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Namibia),首都温荷克(Windhoek),位于非洲南部,与安哥拉尚比亚辛巴威波札那南非接壤,西面为大西洋。面积约8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3万。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南非语(Afrikaans)、德语奥万博语赫雷罗语等方言。通用货币为纳米比亚元((Namibia Dollar, NAD)。 [1][2][3]

  • 被沙漠包夹的国家!
  • 世界自然遗产-海边的沙漠!
  • 于1990年独立,是最晚独立的非洲国家。
  • 纳米比亚宪法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宪法之一。
  • 战略矿藏丰富,有“战略金属储备库”的美名。
  • 世界前五大铀矿出口国之一。

国家象征

纳米比亚国旗 
来源网站flagpedia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旗帜 
来源网站fotw
纳米比亚国徽  
来源网站revolvy

国旗

纳米比亚国旗于1990年3月21日起采用。红色象征人民、英雄主义和建立平等未来的决心;白色代表和平、团结、统一;绿色象征植被和农业资源;蓝色象天空、大西洋、海洋资源和雨水;左上角放射12道光芒的金色太阳象征生命和活力;另一说法为国旗蓝、红、绿用色源于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outh West Africa People's Organisation, SWAPO)的旗帜,象征奥万博人(Ovambo)。[1][2][4][5][6]

国徽

徽章采用与国旗相同的设计,上方为非洲鱼鹰(Haliaeetus vocifer)站立于饰有六个黄色钻石的头环上,鱼鹰象征领袖的远见;头环象征国家的传统;钻石则彰显其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两侧为剑羚(Oryx)代表勇气、优雅、自豪。下方黄色沙丘隔间代表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前方为该沙漠特有的植物百岁兰强韧的生命力代表坚忍不拔的意志;下方缎带为国家的座右铭“团结、自由、正义”。[7][8][6]

历史沿革

推菲尔泉岩画
(Twyfelfontein or /Ui-//aes) 
来源网站UNESCO

早期历史与部族冲突 

约15,000年前于达马拉兰(Damaraland)已有人类活动并于推菲尔泉(Twyfelfontein or /Ui-//aes)岩石上绘画(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约于公元前科伊科伊人(Khoi-khoi)穿过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进入纳米比亚。9世纪时达马拉人(Damara)迁徙并定居于纳米比亚。班图语系的赫雷罗人(Herero)约于16世纪从东非大湖地区南下,穿过安哥拉到达尚比亚,并于1550年左右抵达库内纳河(Cunene River or Kunene River),并向南方的纳米比亚发展。

约18世纪中叶,赫雷罗人势力范围已扩大到卡奥科兰(Kaokoland 今库内内区Kunene Region)一带,并向南拓展至斯瓦科普河(Swakop River)。18世纪末叶由琼克·阿夫里坎纳(Jonker Afrikaner)领导的Oorlam族(科伊科伊人的分支)打断赫雷罗人的扩张行动并拥有纳米比亚中部的主导权,并成为介于北部赫雷罗人与南部纳马人(Nama people,旧称Namaqua为科伊科伊人的分支)间的缓冲。1861年随著琼克·阿夫里坎纳的死亡留下纳米比亚中部地区的权力真空,赫雷罗人与纳马人相互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9][10][11][12]

欧洲航海家与殖民者

由迪亚哥‧康树立之十字架
图中为花岗岩制的复制品
真品于德国殖民时代被移往欧洲
来源网站citizen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者

在15世纪,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开辟了纳米比亚沿海和好望角周围的航线。最早记载踏上纳米比亚土地的是葡萄牙迪亚哥‧康(Diogo Cão)于1485年在骷髅海岸(Skeleton Coast)的开普克罗斯(Cape Cross)稍事停留,并竖起了石灰岩制成的十字架。1487年巴塞洛缪‧迪亚兹(Bartholomeu Diaz)到达鲸湾(又译沃尔维斯湾,华维斯湾, Walvis Bay)并向南到达现在的吕德里茨(Lüderitz)。但海岸紧邻荒芜的纳米比沙漠,让已占领安哥拉的葡萄牙人和开普殖民地荷兰人对纳米比亚兴趣不大。

1793年开普殖民地的荷兰人决定占领邻近地区唯一良好的深水港—鲸湾。不久法国入侵荷兰,这举动促使英国夺取开普殖民地及鲸湾的控制权。即便如此,欧洲人对纳米比亚内陆的了解却很少,直到19世纪中叶法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查尔斯‧约翰‧安德森(Karl Johan Andersson)等探险家、传教士雨果·哈恩(Hugo Hahn)和商人才逐渐开始向内陆探索。

于1870年在雨果·哈恩的斡旋下赫雷罗人与纳马人签属和平协议。在这段相对和平的时代传教士与商人等欧洲势力迅速的扩大于纳米比亚境内的影响力。纳马人与欧洲商人进行贸易并收取过路费、授予开发及狩猎的许可证。而赫雷罗人主要进行枪枝贸易,对他们而言,牛象征财富,因此繁殖更多的牛群比舶来品更具意义。这导致赫雷罗人实力比以前更强大,而纳马人的力量逐渐衰退。[10][11]

德属西南非

19世纪末欧洲列强展开“瓜分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的行动。1884年德国商人阿道夫·吕德里茨(Adolf Lüderitz)于西南沿海地区购买土地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镇吕德里茨(Lüderitz),不久便由德国政府收购并控制该地区。在1885年至1890年之间,德国透过煽动各部族间小规模的骚乱诱使各部落向得签定“保护”条约来达成殖民的目标,1890年德国正式占领纳米比亚全境,并命名为德属西南非(German South West Africa)。同年与英国签订黑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Heligoland–Zanzibar Treaty)并于确立了贝专纳保护国(Bechuanaland 现今波札那)与德属西南非的边界,德国旋即以当时总理列奥·冯·卡普里维(Leo von Caprivi)命名为卡普里维地带(Caprivi Strip)。德国本想自卡普里维地带东方的尚比西河(Zambezi River)水系连通德属东非(German East Africa, 今坦尚尼亚),但这如意算盘被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维多利亚瀑布(Victoria Falls)粉碎,急流导致船只无法通行。俾斯麦(Bismarck)讽刺这笔交易是“用裤子换钮扣”(trousers for a button)。[13][14][15]

种族灭绝(Genocide)与集中营 

赫雷罗与纳马大屠杀
(Herero and Namaqua genocide)

1890年至1900年代初期,在德国商人与探险家不断向赫雷罗与纳马人收购土地,加上1897年爆发牛瘟使的赫雷罗人不得不透过出售土地偿还债务。权力、财富的移转导致赫雷罗人、纳马人与德国人间的关系更加紧张。1904年由萨缪尔·玛哈雷罗(Samuel Maherero)领导赫雷罗人起义,最初成功占领了许多德国农场和小型哨站并切断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与温荷克之间的铁路。随后由亨德里克·维布伊(Hendrik Witbooi)领导的纳马人也起义反抗德国殖民。

德国方面则派出了曾镇压中国义和团而臭名昭著的洛萨·冯·特洛萨(Lothar von Trotha)取代相对保守温和的西奥多·洛伊特温(Theodor Leutwein),领导殖民军(称为Schutztruppe)。特洛萨颁布“灭绝令”(Vernichtungsbefehl),采取对赫雷罗人格杀勿论、于水源下毒、切断食物来源并赶入卡拉哈里沙漠中,并以此恐吓纳马人等其他部落停止反抗活动。虽然灭绝令传回德国本土后遭到撤销,但行动仍未停止,新政策则是将反抗者送入位于吕德里茨外海沙克岛(Shark Island)上的集中营,进行劳动、虐待及生物实验;据载约有3000颗赫雷罗人的头颅被运往柏林,供德国科学家研究非洲人是否为“次等人种”。随著玛哈雷罗率领幸存的赫雷罗人穿越奥马赫科(Omaheke)逃亡至贝专纳保护国与纳马的领导人维布伊的死亡,1908年纳马人与德国谈和,整起灭绝事件才就此落幕。约有80%的赫雷罗人和50%的纳马人死于1905~1908年间的“赫雷罗与纳马大屠杀”(Herero and Namaqua genocide)中,估计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左右。他们不是被德军杀死就是死于集中营的奴役恶劣的环境劳动至死或病死。

1909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人不断的移民于此并进行铁路的铺设与城镇的开发,而纳米比亚人逐渐边缘化,仅被作为劳力来源。1915年在英国的授意下,南非联邦的总理路易斯·博塔(Louis Botha)占领德属西南非,1919年国际联盟裁定由南非托管。[10][13][16][17][18][19][20][21]

南非治下 漫漫独立路

种族隔离制度初露端倪

在1922~1946年间,纵使有部分德国人离开但遭到德国政府查封的土地也未归还,取而代之的是纳米比亚中部的多数土地被分配给与来自南非的布尔人(Boer)移民并获得大笔补贴,并持续对纳米比亚人进行剥削。而当地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南非政府任命的行政长官,并且只有白人居住者拥有投票权。纳米比亚的原住民被限制于“Native Areas”的地区,多数位于卡拉哈里附近的布什曼兰(Bushmanland)、赫雷罗兰(Hereroland)与边境的达马拉兰、卡奥科兰,这里的土地贫脊、不适合耕种;其馀的黑人多数被限制在远离南非的北部地区,并作为开采矿产的劳动力。[22][23]

联合国与南非政府

联合国成立后不久便开始说服南非将西南非交由联合国托管。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非正式向联合国提出吞并西南非的意图,但联合国认为“西南非的居民尚未实现政治自治”并予以反对,但南非仍将西南非并入领土。1948年主张将西南非并吞并打算推行种族隔离(Apartheid)的南非国民党(Nasionale Party, NP)胜选,由丹尼尔·马兰(Daniel Malan)出任南非总理且开始实施种族隔离。针对南非的行动,联合国向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提出了质疑。国际法院裁定托管仍继续有效,但南非仍必须向联合国提出报告,但南非拒绝接受。直到1961年,联合国一直反对南非的行为并采取谴责南非政府的方式。1967年,联合国西南非洲理事会成立,随后更名为联合国纳米比亚理事会(United Nations Council for Namibia)并试图再次接管该地区的行政事务,但均以失败告终,然而南非政府则持续忽略联合国的决议,并于1969年将该地区改为直接管理。1970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声明南非是非法占领纳米比亚(第276号决议),并宣布终止南非托管任务(第283号决议)。1971年,国际法院提出南非占领西南非是非法的建议,但南非认为,它不受国际法院谘询意见的约束。[22][23]

独立运动的萌芽

1959年成立的奥万博兰人民大会(Ovamboland People's Organization, OPO),在1960年由托沃·亚·托沃(Toivo ya Toivo)与萨姆·努乔马(Sam Nujoma)将其整合为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WAPO),开始反抗南非殖民的武装斗争。1966年于奥万博兰发生大规模的冲突。1975年随著葡萄牙殖民的葡属东非(今莫三比克)、葡属西非(今安哥拉)相继独立,为SWAPO的游击队提供良好的后援,此后SWAPO多次发起游击战,并扩大于纳米比亚的政治支持度。

1981年由于全球的经济危机,纳米比亚出口的钻石、卡拉库尔绵羊、铜、铀等价格大跌,导致经济严重衰退。加上1970年代滥捕、干旱和恐怖主义史的牧场瘫痪、渔业衰退,越来越多白人开始离开纳米比亚。除了受到国际压力外,利润降低加上防御支出与补贴的增加,使南非政府负担加重。南非军队多次派兵袭击位于安哥拉的SWAPO基地,直到1983年,约多达2万名的南非士兵驻扎在纳米比亚,与SWAPO游击队作战。[22][23]

独立

1987年多数卷入战斗的地区逐渐表现出希望结束敌对行动的迹象。1988年在南非、联合国、诸多西方势力与SWAPO的谈判后,于12月签属和平协议。1989年南非同意依联合国决议进行公开选举。1990年3月21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德拉格拉(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南非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和纳米比亚的萨姆‧努乔马(Samuel Nujoma)的见证下,纳米比亚的国旗取代了南非国旗。

1994年南非归还鲸湾与企鹅群岛(Penguin Islands)予纳米比亚。[22][23][24]

地理环境

纳米比沙漠
来源网站unesco
纳米比沙海

地形气候

国土面积约82.4万平方公里。纳米比亚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1000~1500公尺,由北向南降低。于中部的奥奇瓦龙戈(Otjiwarongo)以南至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以北为丘陵地带,全境最佳的农田多集中于此。

东西两侧被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沙漠包夹:位于西部的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与东方的卡拉哈里沙漠。使纳米比亚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干旱的国家。

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虽分为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月),但四季的形态上并不同于海洋性气候。沙漠地区温差极大(昼夜、夏冬),降雨量及湿度低,但北部地区相对较为温和;造成差异的主因取决于海拔高度和季节。 夏季为主要的降雨季节,但北部的奥万博兰和卡普里维地区雨季较长,而越接近纳米布与卡拉哈里沙漠则越干燥,某些年这些沙漠地区都未有降雨纪录。[2][3][25][26]

海边的沙漠!

绵延1600公里,紧邻大西洋的纳米布沙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纳米比沙海(Namib Sand Sea)则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在内陆温暖干燥的风与本格拉寒流(Benguela Current)的交互作用下,寒冷的海水无法大量的蒸发,因此不会形成积雨云;冷、热空气相混和后产生的浓雾,造成许多船只于此地失事,又有“骷髅海岸”之称。 雾气一年四季皆会发生,由于没有高山的阻挡,水气最远可达内陆60公里处,这水雾为沙漠的动植物提供了可靠的水分来源,纳米布特有的百岁兰即是一例。而沙漠地表无法留住水分,在暴雨后,水分快速蒸发并过“毛细现象”(Capillary action)将地底的盐分带到地表,形成白霜般的盐壳地貌。[12][25][27][28]

自然资源

主要有奥兰治河(Orange River)、库内纳河与奥卡万戈河(Okavango River)流经。

矿藏丰富,主要有钻石天然气等,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

北部的艾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成立于1907年,是非洲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Namib-Naukluft National Park)则以自然景观为主。 [2][3]

行政区划

纳米比亚行政区 来源网站kiddle

纳米比亚共分14个行政区。[2]

经济

纳米比亚约2/3人口居住于农村地区,其中的2/3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小米等粮食作物,但囿于雨量稀少带来的干旱与贫瘠的土地,导致产量少且不稳定,无法达到粮食自给自足,半数以上的粮食仰赖进口。 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大宗,以卡拉库尔绵羊所生产的紫羔羊皮驰名世界,主要出口至南非和欧洲。渔业资源丰富,但近9成供出口。

矿藏以采集并加工出口为主,主要生产钻石、铀矿、锌、黄金、铜,为非洲前几大非燃料矿物出口国、南半球第二大铅生产国。 主要是钻石供应国之一的纳米比亚,随著冲积矿床的钻石产量下降,凸显了海洋钻石开采的重要性,但开采成本上升,加上俄罗斯中国钻石产量的增加,从而降低利润。 境内的罗辛铀矿是全球开采量最久的露天铀矿,产能位列全球第四,是目前产量最高的单一铀矿。

旅游业发达,旅游景点集中于北部和南部地区,北部的艾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与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Namib-Naukluft National Park)皆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丰富的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特色,加上注重生态保护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完闪,使得国际游客来访有递增趋势。

纳米比亚政府目前采取增加原料价值、国内制造,并开发侧重于物流、运输周边服务业的发展。[1][2][3][29][30][31]

社会

人口与宗教

纳米比亚人口约253万人。约50%属奥万博人,9%卡万戈人(Kavangos)、7%赫雷罗人、7%达拉马人、6.5%欧非混血、6%欧洲人、5%纳马人、桑人(San 又称萨恩人Saan;巴萨尔瓦人Basarwa;布希曼人Bushmen:意为丛林人,这带有贬意),另有卡普里维安人(Caprivian)、巴斯特人(Baster)、札那人(Tswana)、辛巴人(Himba)等。

基督教为主流信仰,约占8~9成,其他1~2成多信奉传统宗教。[2][32]

语言

英语虽是官方语言,但实际上通用语言为南非语和各族的方言。方言主要分为班图语系(Bantu)(奥万博、赫雷罗、卡万戈)和科伊桑语系(Khoisan)(纳马、桑人、辛巴人)。几乎所有的黑人都说一种以上的方言;白人通常以德语为主,英语和南非语也通用。 随著国际化的脚步,多数人民通晓2-3种语言。根据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人民主要使用的方言为:50%奥万博语(Oshiwambo)、11%纳马语/达拉马语(Nama/Damara)、10%南非语、9%卡万戈语(Kavango)、9%赫雷罗语(Otjiherero)。 多种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人种与部族的多样性。[2][33][34][35]

政治与外交

政治概述 

纳米比亚为三权分立并采行总统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5年,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部门由总统从国民议会代表中任命总理和内阁大臣。

采二院制,分别为:国民大会(National Assembly),功能类似英国的下议院,任期5年其中无投票权的席次由总统任命,其馀由普选产生;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为复核国民大会所通过之法案,任期5年,由14个行政区议会间接选出。 目前由前身为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WAPO)的纳米比亚人组党(SWAPO Party of Namibia)为国会最大党及执政党,其得到该国最大民族-奥万博族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广泛支持,并脱离最初以马克斯主义的指导思想。另有大众民主运动(Popular Democratic Movement, PDM 前身为特恩哈尔民主联盟 Democratic Turnhalle Alliance, DTA)为主要反对党、民主与进步集会(Rally for Democracy and Progress, RDP)、国家统一民主组织(National Unity Democratic Organisation, NUDO)等政党。

司法机构采三级三审,分别为: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及地方法院,另设有劳动法庭及社区法庭。

纳米比亚宪法于1989年由制宪会议草创并于1990年通过。该宪法被誉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宪法之一,是世界上少数将维护生态系统、过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防止外国的有毒废料、核废料循环再利用或倾倒与国内等明定于宪法中,以确保下一代的福祉。[1][2][3][36]

外交

目前为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联盟(AU)、大英国协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之成员。

主要受德国、瑞典挪威美国等国家援助,款项主要用于艾滋病防治、教育、农业和基础建设等领域。[2][3]

外交争端

纳米比亚原计画沿著安哥拉-纳米比亚边境的波帕瀑布(Popa Falls)建造水电大坝的计划,但会破坏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生态,而遭到当地居民、波札那及国际专家的反对。 与南非有奥兰治河边界的争议。 在波札那、纳米比亚、尚比亚和辛巴威等国境交会处仍存有争端。 [2]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纳米比亚共和国 Republic of Namibia. 中华民国外交部全球资讯网. 2018年3月 [2019-10-22] (中文).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AFRICA NAMIBIA. CIA. 2019-10-02 [2019-10-22] (英语). 
  3. 3.0 3.1 3.2 3.3 3.4 3.5 纳米比亚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9年8月 [2019-10-22] (中文). 
  4. Namibia. FOTW. 2014-06-21 [2019-11-07] (英语). 
  5. Namibia - political party flags. FOTW. 2017-11-11 [2019-11-07] (英语). 
  6. 6.0 6.1 National Symbols. Government of Namibia. [2019-11-19] (英语). 
  7. Coat of arms of Namibia. revolvy. [2019-11-07] (英语). 
  8. Namibian Coat of Arms. FOTW. 2017-11-11 [2019-11-07] (英语). 
  9. Pre-history.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08] (英语). 
  10. 10.0 10.1 10.2 Bantu colonisation.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08] (英语). 
  11. 11.0 11.1 European Colonisation.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语). 
  12. 12.0 12.1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19-11-07] (英语). 
  13. 13.0 13.1 Scramble for Africa.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07] (英语). 
  14. KEN JENNINGS. Namibia's Caprivi Strip Exists Because the Germans Forgot Victoria Falls. cntraveler. 2013-03-04 [2019-11-14] (英语). 
  15. 卡普里维地带:殖民时代人为划界的典型产物. 每日头条. 2019-10-31 [2019-11-14] (中文). 
  16. Namibia UNTAG. web.archive.org. [2019-11-07] (英语). 
  17. The 20th century.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语). 
  18. 20世纪一场被遗忘的种族灭绝 非关纳粹犹太,但凶手仍是德国人. 风传媒. 2016-12-30 [2019-11-11] (中文). 
  19. Namibia country profile: moving on from a difficult past. CNN. 2012-10-24 [2019-11-11] (英语). 
  20. "Das Röcheln der Sterbenden verhallte in der erhabenen Stille". Spiegel Online. 2004-08-13 [2019-11-14] (德语). 
  21. Wie die Hereros um Wiedergutmachung kämpfen. Spiegel Online. 2008-06-25 [2019-11-14] (德语). 
  22. 22.0 22.1 22.2 22.3 The final colonists.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语). 
  23. 23.0 23.1 23.2 23.3 Namibia.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2019-11-18] (英语). 
  24. Independence.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1] (英语). 
  25. 25.0 25.1 Climate.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7] (英语). 
  26. Geology.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7] (英语). 
  27. 这个世界上居然有“潮湿”的沙漠,可能吗?. 每日头条. 2018-07-16 [2019-11-17] (中文). 
  28. 揭秘“骷髅海岸”,行摄纳米布沙漠!. 每日头条. 2017-07-16 [2019-11-17] (中文). 
  29. 纳米比亚. 外交部领事事务局. 2018年3月 [2019-11-17] (中文). 
  30. 中核集团 接手世界第四大产能铀矿. 联合新闻网. 2019-07-26 [2019-11-18] (中文). 
  31. 纳米比亚探险之旅:生命如此亲近. 每日头条. 2018-01-22 [2019-11-19] (中文). 
  32. The People of Namibia. Travel News Namibia. [2019-11-19] (英语). 
  33. Languages Spoken. Government of Namibia. [2019-11-19] (英语). 
  34. Languages.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9] (英语). 
  35. Languages. Namibia Travel Guide. [2019-11-19] (英语). 
  36. constitution. Government of Namibia. [2019-11-1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