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維吾爾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維吾爾語簡稱維語,是一種突厥語族語言。為大多數維吾爾族的母語,有1000萬到1500萬使用者[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定的官方語言之一。維吾爾語的使用者主要集中於中國新疆,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也有維吾爾語分布,其他許多國家亦有維吾爾語移民社區。作為新疆的官方語言和新疆各少數民族通行語言,維吾爾語被廣泛的應用在廣播、電視和出版物等各個領域中。

維吾爾語屬於突厥語族葛邏祿語支,和烏茲別克語一樣由古察合台語演變而來,因此與烏茲別克語十分接近,烏茲別克語一些方言能夠與維吾爾語直接互通,但標準烏茲別克語與標準維吾爾語也互有不同。和多數突厥語族語言一樣,維吾爾語是一種黏着語,遵循元音和諧律,缺乏名詞類別與名詞性的變化,語序為主賓動語序。除了其他突厥語族語言的影響外,維吾爾語在歷史上一直受到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影響,近代以來又借入了大量的俄羅斯語和現代漢語詞彙。

維吾爾語有多種書寫系統。在維吾爾語形成之前,突厥語使用粟特文、突厥字母以及回鶻字母書寫。喀喇汗國時期改用阿拉伯字母書寫,形成了跨方言的書面語哈卡尼亞語,察合台汗國時期使用察合台文書寫。20世紀中期維吾爾語進行了文字改革,形成了今天使用的維吾爾文,即老維文。與大多數阿拉伯字母書寫系統不同,老維文能精確的表示所有的音素而不省略任何元音,因此是一種全音素文字,而阿拉伯文、波斯文則屬於輔音音素文字。維吾爾語還有一套西里爾文字(稱作西里爾維文)和兩套拉丁化拼寫方案(稱作新維文和拉丁維文),這些文字使用於不同的地域和領域,但均不如老維文使用廣泛。其中老維文和新維文均有32個字符。

歷史

維吾爾語主要使用地是今塔里木盆地一帶,此地的原住民是說吐火羅語的吐火羅人以及說伊朗語的塞種人,而維吾爾語和多數突厥語一樣是古突厥語的後代。公元6世紀,原居於阿爾金山一帶的突厥民族興起,建立突厥汗國並征服塔里木盆地,說突厥語的突厥民族進入塔里木盆地。公元9世紀,原居住於蒙古高原的回鶻人被黠嘎斯人擊敗,被迫撤出蒙古高原。戰敗的回鶻人征服了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羅諸國並大量移居此地,吐火羅人逐漸被回鶻人同化,改說突厥語族的回鶻語,而新疆東部的吐火羅語大約在此時滅亡。大約同時,喀喇汗國建立。喀喇汗國信奉伊斯蘭教,此時的突厥語引入了大量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借詞,並改用阿拉伯—波斯字母書寫,形成了超方言的書面語──哈卡尼亞語,1004年,喀喇汗國攻滅了于闐國,不久後完成了對塞種于闐的同化,此時整個塔里木盆地都改說突厥語族語言。1222年,察合台汗國建立,居於統治階層的蒙古人改信伊斯蘭教並迅速突厥化,以哈卡尼亞語為基礎形成了察合台語。察合台語的書面語言察合台文被中亞各突厥民族用作通用的書面語[2]。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察合台語口語中逐漸分道揚鑣,西側的一支發展成為烏茲別克語,東側的一支則逐漸演化成即今天的維吾爾語。

「維吾爾」一詞與「回鶻」「畏吾兒」同源,在突厥語言中,「維吾爾」、「畏吾兒」、「回紇」與「回鶻」是同一個詞。然而用維吾爾語(即回鶻語)來稱呼維吾爾人的語言並不很準確,歷史比較語言學證據顯示今天的維吾爾語事實上是古葛邏祿語而不是回鶻語的後裔,西部裕固族使用的西部裕固語才是古回鶻語的直系後裔。歷史上,喀喇汗王朝的居民並不把自己的語言稱作「回鶻語」或「維吾爾語」,他們稱自己的語言為「喀什語」或「突厥語」,當時「回鶻語」被用來表述非穆斯林的突厥人如高昌回鶻人的語言,但中國的學者仍然以「維吾爾語」稱呼喀喇汗時期的哈卡尼亞語作品。

視頻

維吾爾語 相關視頻

維吾爾語字母學習
維吾爾語會話(學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