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钿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钿妆
图片来自pixnet

花钿读为堂练切(普通话:tián、粤音:tin4),读为亭年切(普通话:diàn、粤音:din6)为簪子类首饰、又称花子面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化妆方式,后传至日本朝鲜,是女子施于额头、眉心、两鬓的一种妆饰,也即花钿妆

花钿由金、银、贝、纸或其他材料雕镂、裁剪成薄片,有花、鸟、蝴蝶等各种形状。颜色则以红、黄、绿为多。与此类似的面靥妆靥则是由胭脂涂成。但两者有时会混用,指于面上绘上图案的面妆[1]

以材料和颜色不同而又有别称,如金箔制作的为金钿,翠绿色羽毛制作的为翠钿,黄色材料制成的则为花黄。粘花的主要材料是呵胶鱼鳔胶

各地情况

中国

先秦时期,妇女在脸上黏贴饰物或描绘装饰图案的风俗,即后世所称之花钿妆。这种化妆方式在西周已经出现,初期称为点的。长沙战国楚墓中的彩绘女俑脸上就点有梯形状的三排圆点,河南信阳出土的楚墓彩绘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绘有圆点,是早期花子的基本形状。

汉代时这种在脸上绘画图案面妆很很流行,湖北江陵汉墓就出土了绘有圆点妆饰的木俑,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出土的汉代女俑也有施于眉额中间的圆形妆饰。这类妆饰于魏晋南北朝仍然可见,据晋人王嘉的《拾遗记》所载,东吴废太子孙和有一次误伤宠妾邓夫人之脸颊,太医说要以白、杂琥珀屑所制之药膏涂抹,但找不到白獭髓,就用白獭骨代替。但药膏的琥珀太多,使邓夫人脸上留下赤点,却显得她更美丽。于是欲受宠之嫔御、婢妾纷纷仿效,成为一时风尚。。武昌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墓出土的女陶俑则有圆形施于眉额正中。魏晋南北朝时花子的形状丰富起来,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妇女及儿童的额头上都绘有卷草形图样,鬓角处绘竖线形图样。

隋代,不但妇女会在脸上贴花子,连男性文官也会贴五色花子。无论如何,花钿在隋唐已经是常见的女性妆容。唐至五代十国是花子的全盛时期,《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唐朝女子化妆顺序为“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 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在民间也很流行,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里的韦固的妻子就以花钿遮掩额上的伤疤。随著花子的盛行,唐至五代十国出现很多不同材质、形状的花子,唐代墓室壁画中的女性不少都以花子妆饰脸部。晚唐时更发展至鼎盛,并延续至五代,敦煌壁画中的晚唐至五代贵族妇女供养人画像就有不少是满面花子。五代十国的诗词也有不少描述到妇女脸上的花子,如顾夐的《荷叶杯》有“小髻簇花钿,腰如细柳脸如莲。”,后蜀欧阳炯《女冠子》词曰“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宋朝历代皇后翟衣像上仍然可以看到花钿的踪迹。淳化年间出现了黑光纸剪成的团靥和鱼腮骨做成的“鱼媚子”,贵妇则用珍珠作装饰,即“珍珠花钿妆”。到南宋时因为社会风气趋于保守而渐渐衰落。元代妇女虽然仍有用花子饰面,但一般只在额部中央装饰一个极简单的花靥,不再是满面花靥。明代妇女在重大场合或节庆之日仍有装饰花靥,称为面花,《明史·舆服二》载永乐三年定皇后礼服包括珠翠面花,即以珍珠点翠制成的面花,一套五件,一件贴于额部,另两件分别贴于两靥,两件分别贴于左右眉梢末端近发际处。《金瓶梅》第三十二回就提到李桂姐脸上贴著三个翠面花儿,翠面花儿就是点翠面花 。其中贴于两眉间的面花又称为眉间俏清代以后,妇女面饰花靥绝迹,只见于小孩眉心所点的小红点,具有辟邪之意。

近年汉服复兴运动兴起,有些人穿著汉服时会在以花子妆饰脸部

参考文献

  1. 于倩、卢秀文.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 敦煌研究. 2006, 5: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