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點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點翠
圖片來自大家壇


點翠,是中國傳統貴金屬加工技藝。即用翠鳥羽毛鑲嵌於金屬底座上,製成首飾工藝品,如扇子屏風[1]。以點翠製作的首飾最為常見,又稱點翠頭面。並非所有翠鳥羽毛都可用,通常使用白胸翠鳥,以及少量藍翡翠的羽毛。中國大陸更為常見的普通翠鳥並不用於點翠製作。

此項技藝興盛於明清時期,於乾隆朝達到高峰。民國初年,由上層社會流行於民間。但隨着翠鳥數量的減少,至1933年中國最後一家點翠工場關閉[2]。中國現行法律下,藍耳翠鳥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胸翡翠和藍翡翠雖不屬國家級保護動物,但在部分省份仍受到保護。

淺藍色藍寶石-三龍二鳳冠
圖片來自搜狐

明萬曆孝靖皇后鳳冠所用的是點翠嵌珍珠寶石工藝。冠裡用漆竹絲做成圓框,邊緣鑲金口圈一周。由內至外分別為點翠雲紋層、點翠鳳鳥層、珠花層、金龍簪珠結和博鬢五個部分。該件鳳冠在點翠裝飾的基礎上立插三支金龍簪,垂墜珍珠結,珠結上有珍珠圍鑲的寶石。冠體滿佈點翠如意祥雲紋,冠身中段塑造左右各一的珠翠鳳鳥,鳳背滿飾珍珠,口銜珍珠寶石墜。

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入藏故宮博物院的 重要文物。該鳳冠於1958年在北京昌平區定陵出土,出土報告編號X14:22,定名為「三龍二鳳冠」,屬孝 靖皇后。此冠在修復後通高31.7cm,上寬34cm,外口徑19cm,內口徑17cm,博鬢長23cm、寬5cm,總 重2165g‹1› 。三龍二鳳冠是定陵出土的四頂鳳冠之一,其餘三頂分別為十二龍九鳳冠(X15:6)、九龍九鳳冠 (X1:2)、六龍三鳳冠(X2:19)。 鳳冠為后妃的禮帽,是非常重要的明代宮廷冠飾文物,所嵌寶石能夠展現萬曆宮廷所用彩色寶石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 責任編輯: 王琳雁. 點翠 失傳的中國傳統工藝. 中國網,來源:視覺動物. 2014-02-07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 (簡體中文). 
  2. 作者:田燕,責編:鍾哲、馮芸清. 傳統工藝點翠:殘忍的華美(圖). 人民網,來源:新華日報. 2014-03-28 [2016-03-28]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