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莆田市平海天主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莆田市平海天主教堂位于莆田秀屿区平海镇平海村朝阳山麓,东面是浩瀚无垠的东海,西面靠近平海镇政府所在地,南面与湄洲岛相对,北面紧靠朝阳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明代时期建筑卫城,称平海卫,早为兴化要塞,与外地交往频繁,传教事业源远流长。

历史沿革

平海天主教堂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苏玛索神甫到平海传教,并购地建堂。1949年解放后,教堂被驻军部队占用,直到1983年部队撤出,归还教会。

厦门教区黄子玉主教、江连谟神甫巡回传教。黄子玉主教还在平海天主教堂成功举办首期“82-84”教理培训班,招收学员22人,培养神甫和修女以及宣道预备人员。

建筑规模

1997年10月在教堂神甫的组织下召集爱国华侨教友及本地教友共同集资,拆除原来旧教堂建起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教堂,长40米,宽18米,一对哥特式的钟楼高28米。2004年又建起神甫楼、修女楼,以后还陆续建起圣心亭、弥额尔像、多功能培训厅。教堂总占地面积4843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2]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