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鲣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蓝脸鲣鸟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Sula dactylatra 目/科/属 鲣鸟/鲣鸟/鲣鸟 迁徏状态 海鸟 普遍性 稀有 体长/体重 81-92cm/1300-2250g |
蓝脸鲣鸟,雌雄同型。虹膜黄色。嘴黄色,繁殖期粉红色。脚灰绿色。
- 嘴基及眼周裸皮蓝黑色。除了翼及尾羽黑色外,其馀大致白色。
- 飞行时,尾羽及飞羽黑色与体白对比强烈。
- 亚成鸟嘴偏污黄色,头及背呈暗褐色,翼下一道深褐色横纹会随年龄渐长而转白。
栖地&习性
大洋性海鸟。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比其他鲣鸟更喜欢深水。
常单独或小群在海上活动,飞行灵活,擅潜水,平时会在海面上滑翔。会停栖于海面漂流物上或于海面浮游。在海上觅食,用俯冲方式捕食。
繁殖
繁殖季节可能或多或少是连续性的。嵌套在岩石缝隙中。常结群于岛上或海边高耸崖石间营巢,营巢在洞中,岩石綘或离地数米高的树叉上,也有在地面的。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在海上通常无声。除了在繁殖地附近。成鸟发出刺耳的双音节“ ke-lek”。
外观相似性
白腹鲣鸟似本种幼鸟,但嘴黄白,头、颈、胸及背为深褐色。
红脚鲣鸟嘴灰蓝色,嘴基粉红色,尾羽白,脚鲜红色。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S. d. dactylatra Lesson, 1831 –在加勒比海和南美N海岸外(从S到E巴西)的岛屿上繁殖,在Ascension I(南大西洋)上,甚至可能仍在巴哈马繁殖。
- S. d. melanops Hartlaub, 1859 – S红海和W印度洋的岛屿。
- S. d. personata Gould, 1846 –繁殖于东南印度洋(科科斯基林岛,Christmas I和西北澳大利亚),以及在W&C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从菲律宾E穿过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N到夏威夷岛,S到珊瑚海,澳大利亚]东北部;在太平洋西(Alijos Rocks,ClariónI,San Benedicto,Clipperton I)和北智利(SanFélix,San Ambrosio)附近的岛屿上也有E Pacific。
- S. d. tasmani van Tets et al., 1988 – 在塔斯曼海北部繁殖(Lord Howe岛,诺福克岛和克马德斯群岛)。[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masked booby,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