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鰹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腹鰹鳥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Sula leucogaster 目/科/屬 鰹鳥/鰹鳥/鰹鳥 遷徏狀態 海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81-92cm/1300-2250g |
白腹鰹鳥,雌雄同型。虹膜灰黃色。嘴乳黃色。腳黃綠色。
- 嘴基及眼周裸皮淡藍色。除了腹及翼下白色外,其餘大致咖啡色。頭及尾羽色相對深。
- 飛行時,白色腹及翼下和咖啡色對比強烈。
- 亞成鳥腹及翼下密佈褐色斑紋,隨年齡漸長會逐漸轉白色。
棲地&習性
大洋性海鳥。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比其他鰹鳥更喜歡深水。
群棲性,常小群在海上活動,飛行靈活,擅潛水,平時會在海面上滑翔,用俯衝方式捕食。在近岸海域覓食,偶而會進入內陸水域。
繁殖
季節在某些領域:例如,大堡礁,澳大利亞,養殖記錄十月至十二月和三月,七月。臺灣海域於北方三島有固定繁殖。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在海上通常無聲。在繁殖期低出低沉響亮、漸漸變大的「突突突突」聲。
外觀相似性
藍臉鰹鳥糼鳥似本種,但頸及上背白,形成白頸環,翼下有一深褐色橫紋。色嘴黃白,頭、頸、胸及背為深褐色。
紅腳鰹鳥嘴灰藍色,嘴基粉紅色,尾羽白色,腳鮮紅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S. l. leucogaster (Boddaert, 1783) –墨西哥S海灣,加勒比海和熱帶大西洋中的島嶼。
- S. l. plotus (J. R. Forster, 1844) – 紅海和熱帶印度洋(主要為W部分),東至北澳大利亞和C太平洋。
- S. l. brewsteri Goss, 1888 – 熱帶太平洋地區東端(至少是加利福尼亞灣群島,也有TresMaríasIs和Clipperton I,也許還有其他)。
- S. l. etesiaca Thayer & Bangs, 1905 – 太平洋中美洲和南美洲西北部(南至哥倫比亞)的潮濕地區。[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brown booby,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