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贾平凹先生的(吃面)情愫(周晓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贾平凹先生的(吃面)情愫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贾平凹先生的(吃面)情愫》中国当代作家周晓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贾平凹先生的(吃面)情愫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现特选发曾令琪、周晓霞即将出版的近30万字学术新著《贾平凹散文解读》一书中对贾先生散文《吃面》的赏析,以飨读者。

《吃面》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写作于2004年10月4日,后收入《贾平凹经典》等书中。客观地说,这篇散文在贾先生众多的散文中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此文情真意切,于淡淡的叙述之中,有一种淡淡的人生之沧桑;于淡淡的沧桑之中,又充满一种淡淡的惯看秋月春风的从容。全文也就800余字,但不紧不慢的娓娓叙说,其中也有小设疑、小高潮、小答疑,让我们阅读全文,也跟着“头上冒汗”,很是享受。

全文仅仅5段,且先看第一段:    陕西多面食,耀县有一种,叫盐汤面,以盐为重,用十几种大料熬成调合汤,不下菜,不用醋,辣子放汪,再漂几片豆腐,吃起来特别有味。盐汤面是耀县人的早饭,一下了炕,口就寡,需要吃这种面,要是不吃,一天身上就没力气。在县城里的早晨,县政府的人和背街小巷的人都往正街去,正街上隔百十米就有一家面铺,都不装饰,里边摆三张两张桌子,门口支了案板和大环锅,热气白花花的像生了云雾,掌柜的一边吹气一边捞面,也不吆喝,特别长的木筷子在碗沿上一敲,就递了过去。排着长队的人,前头的接了碗走开,后头的跟上再接碗。也都不说话,一人一个大海碗了,蹴在街面上吃,吃得一声价儿响。吃毕了,碗也就地放了,掌柜的婆娘来收碗,顺手把一张餐纸给了吃客,吃客就擦嘴,说:“滋润!”

开篇,作者即以一句话点出“陕西多面食,耀县有一种,叫盐汤面”。由陕西而耀县,有由大到小、由空阔到具体之感。起笔点题,可谓开门见山。这是贾先生惯用的笔法。比如,“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七月十七日,是你十八岁生日,去旧迎新,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贾平凹:《读书示小妹十八岁生日》)这篇散文也不例外。

贾平凹先生指导曾令琪、周晓霞师徒《贾平凹散文解读》一书的创作。

然后,贾先生对耀县盐汤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地点在哪里,民俗之由来,命名之依据。其中,“辣子放汪,再漂几片豆腐”,一个“汪”字(似乎有耀县人为人豪爽、口味特重的影子),一个“漂”字(似乎暗示耀县人进食的动作),将盐汤面的红、白二色,静态、动态之美,形象地予以展示,充满一种画面感。而话似乎还没有说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者赓即转入对盐汤面的制作过程、烹饪场面、进食现场的一个叙述与描绘。闭上眼,似乎“正街”上三张两张的桌子,门口那长长的案板和大环锅,还在我们的眼前晃悠;而“热气白花花的像生了云雾”,“一边吹气一边捞面,也不吆喝”的掌柜,正在用特别长的木筷子敲击着大海碗的碗口呢!一大碗色香味声齐备的耀县盐汤面,真令我们垂涎欲滴!

这一段,将耀县人吃盐汤面的风俗,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目前,为下文写自己与耀县盐汤面的“因缘”,进行了厚厚的铺垫。既然铺垫如此之足,那么,第二段开始以两个自然段的篇幅,对耀县的盐汤面进行一番回忆、评价,那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情景十多年前我见过。那时候,我在县城北的桃曲坡水库写《废都》,耀县的朋友说请我吃改样饭,我从库上下来吃了一次,从此就害上了瘾。在桃曲坡水库待了四十天,总共下库去吃过六次,水库到县城七八里路,要下一面塬坡,我都是步行去的,吃上两碗。一次返回走到半坡,肚子又饥了,再去县城吃,一天里吃了两次。

后来回到西安,离耀县远了,就再没吃过盐汤面。西安的大饭店多,豪华的宴席也赴了不少,但那都是应酬,要敬酒,要说话,吃得头上不出汗。吃饭头上不出汗,那就没有吃好。每每赴这种宴席时,我就想起了盐汤面。    从结构上而言,上一段的第一句“这情景十多年前我见过”,似乎既在总结上文,也在引出下文(作用上更多地倾向于“启下”),马上转入自己对盐汤面的“历史印象”。这两段,上一段写自己十多年前与耀县盐汤面结下的不解之缘,下一段写“后来回到西安”与盐汤面的“渐行渐远”,趁机将自己的一个观点摆出来——吃饭头上不出汗,那就没有吃好。婉转地告诉读者,离开耀县之后,那种“要敬酒,要说话,吃得头上不出汗”的应酬,让作者几乎失去了吃饭的享受。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两相对比之中,提升了耀县盐汤面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这里,作者前一段写了自己对耀县盐汤面的“痴迷”(“从此就害上了瘾”“一天里吃了两次”),后一段写自己厌烦应酬,常常想起盐汤面。据我们所知,贾平凹先生确实是一个“面迷”。我们第一次到西安拜见他的时候,他就领着我们去街头寻找岐山臊子面。他还告诉我们,他当年在四川绵阳养病的时候,很钟情绵羊的米粉和小面。

贾平凹先生选读《贾平凹散文解读》书稿。

尤需提及的是,贾平凹先生与耀县盐汤面之所以结缘,是因为十多年前“我在县城北的桃曲坡水库写《废都》”。《废都》一出,誉者如云,毁者如雨,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造成的轰动,中国与世界现当代文学史是罕见的。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废都》出版之后,遭禁十七年,贾平凹先生心中那一份难以言说的情感,全都融进笔下对耀县那一碗盐汤面的情愫之中了。对此,贾平凹先生说:“喜欢我作品的人说好得不得了,不喜欢的人骂得一塌糊涂。……1994年和1995年,谁提《废都》都不行,提了就要写检查。陕西的报纸,提到我名字的检讨报社就不知写了多少次,到处都是批判。”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无奈,人生常常就是这样的不可捉摸。难怪,只要一想起耀县的盐汤面,贾平凹先生就情不能已。写到这里,作者还意犹未尽,于是,在时隔多年之后,他“创造机会”,主动提出:“咱到耀县吃盐汤面吧!”

今年夏天,我终于对一位有小车的朋友说:咱到耀县吃盐汤面吧!洗了车,加了油,两个小时后到了耀县,当年吃过的那些面铺竟然还在,依旧是没装修,门口支着案板和环锅。我一路上都在酝酿着一定要吃两碗,结果一碗就吃饱了,出了一头汗。吃完后往回走,情绪非常好,街道上有人拉了一架子车玫瑰,车停下来我买了一枝。朋友说:“我以为你是贵人哩,原来命贱。”我说:“咋啦?”他说:“跑这么远,过路费都花了五十元,就吃一碗面呀?”我说:“有这种贱吗,开着车跑几小时花五十元过路费十几元油费就要吃一碗啊!”

于是,和朋友一道,洗车,加油,拿出专门的时间,去到耀县。“当年吃过的那些面铺竟然还在,依旧是没装修,门口支着案板和环锅。”这些,触景生情,无疑都在验证着当年的记忆,印证着当年的“痴迷”,也让作者“出了一头汗”,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快感与美感。这一段中,作者与朋友的对话,一点也不显得多余。内容上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情感上则流露出作者的怀旧心理,表现出特殊年月的特殊情怀。

那面很便宜,一元钱一碗,现在涨价了,一碗是一元五角钱。

最后这一个自然段,将非常大众化、世俗化、特色化的耀县盐汤面的价格,以揭秘的方式,直接写出其价格便宜得超乎常人的想象,更加地印证了耀县盐汤面的“实诚”不欺。这个结尾,语言上干净简洁,内容上揭秘兜底,风格上幽默风趣。在商品经济与商品人际日渐“发达”的2004年(作者写作该文的时间),真可谓风俗之美,众口共谈,韵味无穷,引人深思。[1]

作者简介

周晓霞,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