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郑如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如兰台湾话:Tēⁿ Jû-lân;1835年10月-1911年7月),香谷芝田,是一位生于台湾新竹水田庄的地方仕绅[1][2]

生平

家族

他的父亲淡水厅附生郑用锦,母亲是张枣娘;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3]他的伯父郑用锡,他的祖父郑崇和,其家族为新竹北门郑氏家族。[4]

有长子郑拱辰(1860-1923),次子郑神宝螟蛉子)。[5]历史学家郑钦仁(1936-)为其曾孙。[6]

早年生活

他的父亲在他幼年时即过世;此后,他由母亲独力抚养长大。他在成长过程中努力求学,并孝顺服侍母亲。[3][1]

同治五年(1866年),他经当局考核批准后开始为母亲兴建节孝牌坊

他曾受提学道丁日健拔擢而得以入泮,并在入泮后获选优等并成为补增广生;但是,他在参加数次秋季乡试后一直未能如愿考取。[7]

政治生涯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七月,他因为办理团练事务有功,由增生授候选主事,赏戴花翎,后来又加道衔,旌表孝友。[3][1]

日本政府入主台湾后,当局因其财力与声望而加以重视。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郑如兰逝世,享年七十七岁。[7]

家庭生活

他的元配恩贡生陈缉熙的长女;她在十八岁时嫁予郑如兰。[7]

文学生活

郑如兰爱好吟咏诗词;他为北郭园诗社“吟社”创立者,并一生致力于其活动。[4]

著作

参见

连结

参考来源

  1. 1.0 1.1 1.2 1.3 台湾记忆 Taiwan Memory--国家图书馆. memory.ncl.edu.tw. [2017-04-05] (Chinese (Taiwan)). 
  2. Sturgeon, Donald. 新竹县志初稿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org. [2017-04-05] (Chinese (Taiwan)). 
  3. 3.0 3.1 3.2 3.3 卓克华 (2010年). 《竹堑妈祖与寺庙》. 扬智. pp. 257页. ISBN 978-957-818-943-0.
  4. 4.0 4.1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电子报. www.th.gov.tw. [2017-04-05]. 
  5. 明治41年12月19日郑如兰立再遗嘱书. 台湾史档案馆资源系统. [2017-04-05]. 
  6. 吴密察:〈学术与政治之间—郑钦仁教授〉,《台湾国际研究季刊》7卷4期(2011年12月),页25-48。
  7. 7.0 7.1 7.2 人物志. www.hcccb.gov.tw.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