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酸刺 |
酸刺是地球上最老的植物之一,酸刺树是胡颓子科酸刺属的一个亚种,是古老河岸的落叶树种。被国内外专家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营养保健品和药用植物,并称之为可再生的“金矿”。酸刺树千姿百态,形态优美,树叶翠绿,五月开花,六月结果,到深秋时节,绿叶间缀满金黄色的小果子。由于树形奇特,画家们称之为“国画树”;因其生长特性,诗人们又称之为“神话树。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酸刺
拉丁学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科:胡颓子科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别称:沙棘、醋柳、黑刺、戚阿艾
界:植物界
属:酸刺属
植物简介
酸刺是地球上最老的植物之一,酸刺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酸刺树是胡颓子科酸刺属的一个亚种,是古老河岸的落叶树种。被国内外专家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营养保健品和药用植物,并称之为可再生的“金矿”。酸刺树互生或轮生,雌雄异株。成熟的酸刺果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P等大量微量元素,因此在世界上有“维生素之王”的美誉,而维生素C具有增强肌肤免疫力、瘦身健美等功效,酸刺树千姿百态,形态优美,树叶翠绿,五月开花,六月结果,到深秋时节,绿叶间缀满金黄色的小果子。由于树形奇特,画家们称之为“国画树”;因其生长特性,诗人们又称之为“神话树。
酸刺又叫沙棘(学名)、醋柳(山西)、黑刺(青海)、戚阿艾(维族名),胡颓子科沙棘属的灌木或小乔木,适应能力强,繁殖容易,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已成为营造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
形态特征
酸刺为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米,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性或线状披针形,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球形,橙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河边、高山、草原。
性状描述
采制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果实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毫米。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地域分布
它的地理分布很广,在东经2°~123°北纬27°~69°之间,跨欧亚两洲温带地区,分为六个种和十二个亚种。
酸刺在我国水平分布的范围很大,从气候干燥寒冷的新疆、内蒙古到炎热多雨的云南、贵州、四川;从河北、山西的土石山区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各省的黄士高原,乃至青藏高原的高寒山地及河谷都有酸刺的分布。
酸刺在我国各地区的垂直分布。华北山地在海拔800米以上,黄土高原地区在3200米以下,青藏高原在3500~4500米之间多分布有酸刺灌丛。酸刺分布的范围虽然很大,但最适宜酸刺生长的是那些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5~14℃,无霜期110~210天的梁峁顶部、阴坡山地和河谷地带。在这些地方适宜与酸刺混交造林的树种有杨树、柳树、刺槐、山杏、榆树、油松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