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酸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酸刺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酸刺是地球上最老的植物之一,酸刺樹是胡頹子科酸刺屬的一個亞種,是古老河岸的落葉樹種。被國內外專家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營養保健品和藥用植物,並稱之為可再生的「金礦」。酸刺樹千姿百態,形態優美,樹葉翠綠,五月開花,六月結果,到深秋時節,綠葉間綴滿金黃色的小果子。由於樹形奇特,畫家們稱之為「國畫樹」;因其生長特性,詩人們又稱之為「神話樹。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酸刺

拉丁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科:胡頹子科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別稱:沙棘、醋柳、黑刺、戚阿艾

界:植物界

屬:酸刺屬

植物簡介

酸刺是地球上最老的植物之一,酸刺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稱。酸刺樹是胡頹子科酸刺屬的一個亞種,是古老河岸的落葉樹種。被國內外專家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營養保健品和藥用植物,並稱之為可再生的「金礦」。酸刺樹互生或輪生,雌雄異株。成熟的酸刺果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P等大量微量元素,因此在世界上有「維生素之王」的美譽,而維生素C具有增強肌膚免疫力、瘦身健美等功效,酸刺樹千姿百態,形態優美,樹葉翠綠,五月開花,六月結果,到深秋時節,綠葉間綴滿金黃色的小果子。由於樹形奇特,畫家們稱之為「國畫樹」;因其生長特性,詩人們又稱之為「神話樹。

酸刺又叫沙棘(學名)、醋柳(山西)、黑刺(青海)、戚阿艾(維族名),胡頹子科沙棘屬的灌木或小喬木,適應能力強,繁殖容易,生長迅速,經濟價值高,在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已成為營造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樹種。

形態特徵

酸刺為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米,具粗壯棘刺。枝幼時密被褐銹色鱗片。葉互生,線性或線狀披針形,兩端鈍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鱗片;葉柄極短。花先葉開放,雌雄異株;短總狀花序腋生於頭年枝上;花小,淡黃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狀,頂端2裂。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近球形,橙黃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於河邊、高山、草原。

性狀描述

採制10~11月採摘成熟果實,曬乾。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毫米。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頂端有殘存花柱。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一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地域分布

它的地理分布很廣,在東經2°~123°北緯27°~69°之間,跨歐亞兩洲溫帶地區,分為六個種和十二個亞種。

酸刺在我國水平分布的範圍很大,從氣候乾燥寒冷的新疆、內蒙古到炎熱多雨的雲南、貴州、四川;從河北、山西的土石山區到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各省的黃士高原,乃至青藏高原的高寒山地及河谷都有酸刺的分布。

酸刺在我國各地區的垂直分布。華北山地在海拔800米以上,黃土高原地區在3200米以下,青藏高原在3500~4500米之間多分布有酸刺灌叢。酸刺分布的範圍雖然很大,但最適宜酸刺生長的是那些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5~14℃,無霜期110~210天的梁峁頂部、陰坡山地和河谷地帶。在這些地方適宜與酸刺混交造林的樹種有楊樹柳樹刺槐山杏榆樹油松等。[1]

參考文獻

  1. 酸刺知網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