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铜梁匾额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铜梁匾额博物馆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图书馆大厦右侧。2010年10月开馆后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我们就是奔着“非遗”,慕名前去参观的!

基本简介

铜梁匾额博物馆内收藏着各类匾额有300多方,主要是以清代木匾额居多。匾额被称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如果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此类匾额不仅仅只有文化意义,而且还有艺术价值。铜梁匾额博物馆的匾额收集,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

朋友炼师十分熟悉人民仓库的故事,他先带我们去找到了平滩人民仓库,这是一座体量极大的粮食仓库!人民仓库是由张家大院改建而来。民国初年,铜梁平滩富绅张泽普用了多年时间在河畔修建了这座大院。能修建如此庞大的宅邸,在成分划分上必须是地主了。是否带“恶霸”二字,就不晓得,但宅子当然是要“一切权力归农会!”至于其他的就不需要知道了!

张家大院整个宅子归公后,张姓地主及孝子贤孙就全部扫地出门了。整座张家大院就变成当地的一处粮仓,取名叫人民仓库也叫人民粮仓。我们在铜梁境内见到不少粮仓,可见铜梁区真的是极其富饶的鱼米之乡

这座张家大院,前有照,宅子前头有好大的一池水塘,在早张家大院住得有人,有生气还好,一但改为粮食仓库,就显得比较潮湿了。政府一声令下,在平滩及铜梁境内,收集各类匾额,以充当粮仓内所需的一切隔板!于是乎,各家各户有匾额的统统收集送到人民仓库来。不论是药房的、大户人家的、私塾的、酒坊的、庙宇的、名人题的、官赐的……就这样,一大批各种木匾陆续汇集在张家大院。

收集的匾额全部用来做了粮食仓库的隔板,这一隔就是几十年。一直到1985年春,铜梁平滩人民仓库因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而彻底失去其功能。粮仓空空、瓦块松松、土墙危危、房梁脆脆。整个粮仓又被商品化了,在拆除粮仓时,人们发现了这么大量的匾额,顿时惊呆了!马上联系了文管所,文管所派工作人员前去人民仓库核实,登记,并上报到了重庆市文物局,市文物局也立马组织了专家对木匾进行鉴定定级工作。经核查,用于粮仓的仓顶和仓底隔板的匾额大概有500多方。由于多数匾额破损残缺严重,经过修复,保存完好并且字迹可辨的有364方。

谁会想到,当时政府粗暴的一声令下,四方八面收集用于粮仓的匾额,在粮仓一隔就是数十年,反而还躲过了土改、躲过了饥荒、躲过了文物贩子的觊觎、最可喜的是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倘若这些匾额仍在该在的地方悬挂着,红卫兵会怎样对待?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原来铜梁匾额博物馆是由五个版块组成即:祝寿类、社会类、庙宇类、功德类、教泽类。从书法上看,又分为篆、隶、魏碑、行、草、楷,各种书体俱全。据博物馆值班的小姐姐告之,目前展出的匾额只是其藏品一小部分,共八十八方匾额。

匾额摆放方式有悬匾,也有挂匾;匾额制作方式多为素匾、金字匾、满金匾、雕刻花边的金匾……

铜梁匾额博物馆所藏的匾额,时间跨度可以从清代乾隆至民国末年,大约纵横200多年。其中包括两块国家二级文物和107块国家三级文物。

铜梁匾额博物馆于2010年10月开馆,是铜梁区博物馆下属的匾额展厅。这里堪称是一个匾额“宝库”,从1985年开始到2007年,铜梁区文物[2]工作者陆续在铜梁境内其他地方征集到若干匾额,并修复展出部分。

视频

铜梁匾额博物馆 相关视频

500科举匾藏身科举匾额博物馆
重庆铜梁区:龙舞原乡,大美铜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