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拉斯加头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拉斯加头龙的名字是以一个美国的地名而命名的。阿拉斯加头龙的学名叫做Alaskacephale,它是一种厚头龙科的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大约是在8000万年前——7400万年前的时候,地球上就已经出现这种恐龙了。那么,为什么阿拉斯加头龙的名字,是由美国的地名任命的呢?它又有什么特征呢?

简介

阿拉斯加头龙是由罗伯特·苏利文(Robert Sullivan)在2006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属名是以发现地阿拉斯加州为名,种名则是纪念古生物学家罗兰·甘洛夫(Roland Gangloff)。目前只有发现一个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左鳞状骨,上有一排多角形的瘤块。从鳞状骨的大小可推测阿拉斯加头龙的体型,约为厚头的一半大小,是下垂倾头龙(Prenocephale prenes)的四分之三大,并与埃德蒙顿倾头龙、短体倾头龙体型相当。

在2005年,罗兰·甘洛夫等人将这个鳞状骨列为厚头龙科的未命名物种,可能就是厚头龙。甘洛夫等人认为该鳞状骨有者与方骨的接合处,当时只有厚头龙具有这特征。在2006年,苏利文指出阿拉斯加头龙与厚头龙的接合处,其实是破裂的痕迹,不能用此特征将它们归类于同一动物

形态特征

如同所有角龙科头骨和口吻大,所以看起来近似三角形的头上。鼻梁上坐着一个短的角,角向后弯曲的另外两个位于眼睛上方。如同所有角龙科是该nackenschild从棚顶和顶形成,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短而宽。后面是后上部宽,后缘稍心形钢板,使他看起来很容易。像所有的角龙科常用植物性食物,这是串联排列的牙齿,通过基本的齿磨损后更换。重量的基础上(55.4厘米,股骨长度,估计同比增长公斤)

物种学史

在1938年,大弯国家公园有三个恐龙骨床开始开挖,WilliamStrain在该地发现了角龙类的化石。在1989年,Lehman研究这些化石,并命名为马里斯科尔开角龙(Chasmosaurusmariscalensis),但当时没有发现可供判断的成年颅骨。Lehman从发现处的沉积物判断,认为这种恐龙可能生

存于沼泽。在1991年,保罗·塞里诺(PaulSereno)率领的挖掘团队,在大弯国家公园发现了更多的相关化石。在2006年,Lucas、Sullivan、与Hunt将它们建立为新物种,马里斯科尔阿古哈角龙(A.mariscalensis)。

名称由来

恐龙,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1]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认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2]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

视频

阿拉斯加头龙 相关视频

恐龙是怎样演化的
中国专家发现白垩纪之后的恐龙化石,恐龙有可能是在南方灭绝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