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鸟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鸳鸯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
学名 Aix galericulata
界名 动物界
门名 脊索动物门
纲名 鸟纲
目名 雁形目
科名 雁鸭科
保育等级:第二类珍贵稀有野生动物[1]
俗名: 㶉𫛶或中国官鸭乌仁哈钦、五彩鸳鸯、匹鸟、邓木鸟[2]
目录
生态习性
留鸟、过境鸟。常成群活动,善于飞行,飞行时颈脚伸直。常栖息于湖泊草泽河口草原与农耕地带,大多筑巢于地面,亦有筑巢于树洞中,雏鸟为早熟性。出现于湖泊、溪流。主要食物为水生动、植物。海拔分布于0至1500公尺。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原居日本,在中国东北繁殖,华南地区越冬,可见于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各地。中西欧地区也有引进。[3]
目前本岛野外鸳鸯,分布在各地山区湖泊、水库和溪流。如海拔高度约670公尺的福山植物园,目前是野生鸳鸯繁殖的最低海拔,中部海拔最低的繁殖地位于930公尺的谷关水库,而南部目前的纪录应该在2,000多公尺的大鬼湖。
寒冬时节,鸳鸯偶尔会在河口湿地以及低地湖泊惊鸿一瞥。鸳鸯虽然栖息在海拔1,700~2,000公尺的七家湾溪,往下游飞最低也只到海拔约900公尺的谷关水库,但是在福山植物园、松罗湖、明池等北部低海拔山区繁殖的鸳鸯,也有可能在秋冬季迁降到河口一带。而雪霸国家公园目前是台湾鸳鸯数量最多的地方。
国家公园分布状况
金门国家公园
雪霸国家公园
太鲁阁国家公园
垦丁国家公园[4]
生活习性
鸳鸯于天快亮时,会从夜栖区进入水域,开始觅食、戏水、理羽等活动。正常情况下约在气候渐热的时候,慢慢地往阴凉处移动。若天气较冷或是阴天,则可能在草堆上或枯枝上晒太阳。
觅食方面,在水域以沉水性及漂浮性水生植物为主。在陆域部份以禾本科种子为主,但也观察到树下之落果、腐植层及砂土等。繁殖期间常可见到母鸭啄食水中的枯木,其水、木交界处附生之动、植物及矿物。
无论公、母在夏天时,都是以群聚的方式生活。到了秋天的时候,虽然公鸭的繁殖羽出来了,但争取配对期间仍是以群居的方式为主。冬天配对关系较稳定后,一对一对的独处时间则较常见。春天开始繁殖后,常可见到公鸭于巢箱上或附近守候,而未配对的公鸭则形成单身族群,继续过著群聚的日子。有的配对公鸭于母鸭在巢箱孵蛋时,偶尔会加入光棍俱乐部,与群聚的公鸭共处一段时间。[5]
鸳鸯觅食
鸳鸯觅食主要的时间集中在清晨和黄昏,觅食的方式会依照觅食的食物有所不同。所记录到鸳鸯的食物种类包括豆瓣菜、藻类、蛙类等,以植物占的比例较高。磐古蟾蜍和梭德氏赤蛙为鸳鸯的食物来源之一,磐古蟾蜍族群量于四至六月最大,梭德氏赤蛙的族群量八月最大,磐古蟾蜍体型约六至十二公分,梭德氏赤蛙体型约四至五公分。由于食物体型的差异,鸳鸯在处理磐古蟾蜍食物时,以甩来甩去的方式,并调整可吞食的角度以方便进食,而梭德氏赤蛙则是以直接吞食方式进食。[6]
特征:
鸳鸯体长41~49公分,雄性鸳鸯色彩极为艳丽,喙为鲜红色,端部具亮黄色嘴甲,额部和头顶中央为带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枕部红铜色的羽毛,后颈岸绿案子色的羽毛都很长,上体深色腰部和背部褐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光泽,下半身浅色,最具特色的是最后一枚三级飞羽特化,形成面积很大竖立于背部的帆状结构,为耀眼的橘红色,这是雄鸳鸯的显著特征。
雌鸳鸯为暗哑的灰色,也不具雄鸟的帆状三级飞羽,头部有鲜明的白色贯眼纹,喙灰色。
鸳鸯栖息于溪流、沼泽或湖泊等处,常见于阔叶树林环绕的沼泽及水草丛生的水面,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多小群活动。
鸳鸯为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各种草籽、作物种子、坚果等,动物性食物包括蚂蚁、蝗虫、甲虫、蜗牛、蜘蛛或小鱼虾等。[7]
文化寓言:
因为鸳鸯的生活习性多为成双成对结伴而行,所以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鸳鸯常被作为是恩爱夫妻和忠贞不渝的永恒爱情的象征。
繁殖: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春季经过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到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北部和中部繁殖;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越冬数量较大的集群为上海市崇明岛东侧及南侧的几个沙洲,其群量可达万只以上。部分鸳鸯也在贵州及云南等处繁殖。该鸟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8]
鸳鸯的交配过程,是当公、母鸭在水上逐渐相互靠近时,母鸭将头、颈及胸部平贴水面,而公鸭则一边喝水一边绕著母鸭,接著跳上母鸭背上,母鸭仅留下半个头在水面上,半浮半沉。公鸭扭动身体三至五秒后,公母鸭就分离,就此结束。但之后的公、母鸭分离后各自兴奋的拍翅、挺胸、戏水二至五次。或是继续激情的鸣叫,并潜水、浮起、潜水、浮起三到十次,才慢慢的平息。
繁殖期从4月到9月,多在水边乔木的树洞中营巢,巢由垫在树洞底部的干草搭建成皿状巢,巢内垫以亲鸟的绒羽。每窝产卵7-12枚,孵化期28-29日。[9]
濒危因素:
鸳鸯多在隐密的深山水域中繁殖,但台湾高山湖泊有限,鸳鸯适宜居住的地方更少,加上人为开发及非法捕猎,使鸳鸯的保育受到极大的挑战。
非法捕猎:
本物种常被人们捕捉或掏取幼鸟以作为野味,羽毛被用作装饰品。
栖息地破坏:
本物种的繁殖需要大树的天然树洞,由于人类活动符合鸳鸯繁殖营巢要求的树和树洞逐渐减少,对鸳鸯的繁殖构成严重的威胁。[10]
传统文化中的鸳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永远也少不了鸳鸯的存在,从先秦至唐宋,不少诗词都有鸳鸯的影子,《诗经·小雅·鸳鸯》就有用鸳鸯来描述爱情的诗句“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诗圣杜甫的绝句中,那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相信不少人都能背诵。宋代词人曹组的“苹洲花屿接江湖,头白成双得自如。春院有时描一对,日长沙尽绣工夫。”形容的正是形影不离的鸳鸯。在生活中,鸳鸯瓦,鸳鸯被,鸳鸯锅等名词也大量存在,可见鸳鸯在传统文化中的分量之大!
可是现实中的鸳鸯真的那么恩爱吗?实际上通过科学家的考察发现,鸳鸯平时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只有在配偶时期才表现出那种形影不离的恩爱画面。然而在繁殖后期产卵孵化的工作中,雄鸳鸯是从不过问的,抚养幼雏的任务完完全全由雌鸳鸯承担。雄鸳鸯只负责再去和另一只雌鸳鸯“恩爱”。
这是鸳鸯们的生活习性,但是雄鸳鸯确实是最美的水禽无疑,红色和蓝绿色的羽冠,白色的眉纹,金黄色的喉部,紫蓝色的胸颈,两侧黑白相间,嘴鲜红,脚鲜黄,翅膀帆羽橙黄色中又略带黑边,还上弯成一扇形,绝对一活脱脱的精美工艺品。而雌鸳鸯只有一身深褐色的羽毛,看起来朴实无华。
鸳鸯小知识:
鸳鸯除小部分外,大部分是候鸟,每年三月底到4月初北飞进行繁殖,9月底10月初又会南下越冬。鸳鸯一般将巢安在天然的树洞中,小鸳鸯一般在孵化一个月后出壳,大小与小鸡无异。他们全身披著黄褐色的绒羽,随著雌鸟在树洞附近的水田溪流中觅食。雏鸟生长速度极快,当年深秋便可随成鸟群一起南下过冬了。[11]
视频
鸳鸯教子跳巢
百看不厌的鸳鸯
2013鸳鸯Aix galericulata L.mp4